武漢的平凡故事

01

2020年的春節,尚未聞到煙花爆竹的火藥味,卻在中國的心臟蔓延了一股聞不到的硝煙味道。

新型冠狀病毒的可怕,在一夜之間,讓武漢這座熱鬧的城乃至全國,都失去了往日的喧鬧和活潑,平日裡八車道都不夠堵的路,如今空蕩得如同效果圖一般,毫無生氣,毫無動靜。

遠離核心疫區的人們,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情:刷新聞,看數字。

我們不知道,留在武漢城裡的人們,有多少和我們一樣每天關注著數字,而又有多少在為住不了院的親人到處求救,還有多少在冒著生命危險全力以赴和病毒搶人。

武漢,就像風雨裡的一葉扁舟,承載著巨大的壓力,也載滿了平凡人的故事。

今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篇文章,主角是一名正在武漢城裡送外賣的微博博主,名叫老計。文章裡面說老計在這段時間裡,因為留在了武漢城裡,於是每天在送外賣的空閒,用手機拍下了很多真實的照片並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每日所見。

一篇一篇地讀著收錄過來的老計的短文,平凡的筆觸,再也不能真實的普通人的情感,和一張張再普通不過的圖片,卻讓我淚流滿面,視線不斷地模糊,用手擦掉後又迅速地模糊。

他說,“我看到了最真實的武漢”。

他說,“時間很短,變化很快”。(病毒的威脅,讓人們在一夜之間達成一致的行動)

他說,“依然恍惚有種不真實感,又彷彿在做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面對災難,我們都寧願相信我們所見到的、經歷的,只是一場噩夢,夢醒了,一切就好了!)

他說他們外賣員在這些日子裡接到了不少奇怪的訂單:有的只是希望有人說說話,有的是為了請他們幫忙抓住跑出去了的貓......

他說,送外賣的時候零食被人拿了、車沒電了,他推著車子走了三公里,換好了電池,蹲在路邊抽菸,後面樓上有人在喊“武漢加油!”於是他被煙燻了眼睛......

他送完外賣後,在手機上安慰自我隔離、懷疑自己、心理壓力很大的女生——“外頭沒那麼嚴重,你可能是感冒,年輕人不會有太大問題,”“看著這溫暖的陽光,想想這煙火十足的人世間,還有那麼多美食、美景。武漢不孤獨,你也不會孤獨”......

他說,“突然覺得好像也沒那麼難過,不管是日子,還是這一關。”

一切來自真實的悲憫,都是如此深達人心,喚動心靈深處的共鳴。

02

在武漢的外圍,在遠離武漢的很多地方,關於“武漢”的人和物已經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主題。因為疫情起源於武漢,又因為有人隱瞞武漢旅行史而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於是更多的人說“武漢”而色變。

然而,逆風而行的那一批批身影,視頻裡一個個從鏡頭前出現或者走過的醫務人員,帶著所有人的期望,卻唯獨忽略了家人眷戀的淚眼,義無反顧地馳往武漢和湖北各地。在病毒肆虐人間的時候,他們扛起了人類的安危,成為“戰士”,用血肉之軀迎戰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

還有一些退伍軍人、志願者,看到朋友圈裡的一聲呼喊,就衝出門去,幫忙運送物資,幫忙轉運病人親屬。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朋友轉發了一份緊急求助,內容是一名男子疑似病例,需要隔離,但是家裡有年邁的岳母和兩個年幼的孩子,急需有人幫忙把他們轉送到另外一個區去安置。

隨後不久,就看到這位朋友又發了新的圖文朋友圈,內容是一個朋友看到了他轉發的這條求助信息,於是迅速行動開車前往求助地點幫忙運送老人孩子。

截圖裡面發朋友圈的朋友問他“你不怕嗎?”

這位助人的朋友說,“怕啊,可是我是退伍軍人,也是志願者 ,這樣的事情我不去做,那誰去做呢?”

高尚是一種情感,它本來就很樸實,也一直都在有著一腔熱血的人身上,從未離開。

03

我每天都能看到朋友圈裡身在武漢的朋友們不同的發佈,有的每天都在祈禱平安,有的在積極面對生活,但是沒有恐慌,也沒有呼救。

網上的視頻裡,有因為家人住不進醫院而在高樓上敲鑼求救的,也有往小區里門把手上、電梯裡吐口水的心理扭曲的病患,而我的朋友圈裡,除了偶爾有轉發求助的信息,就是正面的各種文章和消息。

我們常常會被極端的、負面的事件吸引了注意,卻總是會忽略掉那些正面的、積極的點滴(也許平凡)。

我看到一個武漢朋友頻繁在曬她給家人做的美食,隔著屏幕,也能讓人看得垂涎欲滴。美食當前,彷彿也能讓人暫時忘記了其實她們一直困在武漢城裡——在那個地圖上被標註了紫紅色的疫區。

還有一位從事心理諮詢的朋友,她經過競選加入了公益基金會的“抗擊疫情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團隊。她說,“我是心理援助熱線志願者,我為有需要的你效力,為國家效力。我和同事們在線等你。”

從年前到年後,不時看到一位因為非病毒肺炎而住院了20天、經歷了這場病毒“戰役”的武漢朋友發的朋友圈,裡面有著旁人難以感受的心酸,然而她的自述卻一直給人積極而輕快的節奏感。她和父親因為發燒咳嗽而入院,家裡留下了不會做飯的母親和年紀尚小的女兒。從她朋友圈裡的對話截屏圖片裡,我看到了一個迅速成熟且讓人心疼的女孩——照顧姥姥、一個孩子承擔起家裡消毒、拖地、煮飯、做菜等等的家務活,還要網上學習和練琴。

生活總是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教人成長,看著她女兒做的飯菜,我在驚歎的同時眼睛也不禁迅速潮溼。然而,偶然和這位朋友的一次聊天,卻讓我發現其實是我低估了武漢人的強韌和樂觀。

我不是武漢人,我對這個城市也沒有歸屬感,然而每當看著武漢人發出來的為武漢加油吶喊的聲音,我就難免眼睛潮溼——

我曾經熟悉的家長,拍下空無一人的街頭美景,附上文字——“很愛很愛這座城市”。看著那些依然熟悉的街道,和那些如此繁華美麗的樓宇、風景,我的淚腺也莫名就被她那簡短的一行字戳中。

還有她們紛紛接力轉發的“呼喊”:“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


正如湖北廣播電視臺壟上頻道製作的武漢最新城市宣傳片那深情表述的:

“武漢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你看,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種愛,都刻進武漢的心臟。”

“他們不顧生命地來保護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

“別怕,再等一等。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等去武大看櫻花的人比花還多......武漢,我們等你!也請你們,等等武漢!”

“武漢莫慌,我們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