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除夕團圓與分離都只在瞬間

工作以後我安家重慶萬州,爸媽很少過來住,唯一的親生姐姐也住在老家鄉下,全家上下9口人,人數雖不多,卻很少有機會一起過年,算一算得有十好幾年沒有一起過了。都說2020年是一個感覺特別吉祥的年頭,因為2020似乎就意味著“愛您,愛您”。於是乎2019年裡全家人就反覆溝通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決定大家都去姐家過年,熱鬧熱鬧。

由於我的醫務工作都,臘月二十九上班結束才能放假,家裡人為了讓我快速趕回家團聚,姐姐和哥哥不遠百里提前開車來我上班的地方接我回家,讓我感到特別溫暖和感動。臘月二十九到家,已經是晚上十點,一大家人都等我們到齊了忍飢挨餓一起吃了第一頓熱乎飯,或許幸福真的很簡單,就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吃口熱乎飯。

大年三十,我16歲的大外甥一大早就主動去貼了春聯和福字,我的孩子也跟著屁顛屁顛的和大哥哥們掛氣球、貼窗花,今年大家都很有心,把氣氛烘托得特別足,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儀式感,簡單而不將就。


疫情下的除夕團圓與分離都只在瞬間


在老家,往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除夕的中午大吃一頓,一家人好好說說話話,相互敬一點酒,吃上自己喜歡的美食,花上兩三個小時,慢慢聊聊這一年裡的點點滴滴,就表示一家人團年了。今年人多一點為了準備得更充分,我們故意把時間挪到了晚上,大家白天打掃衛生,洗菜頓湯,裝飾房間,一家人老老小小忙得不亦樂乎,一家人都洋溢著喜悅的心情。

年夜飯定在了晚上六點,全家人忙活了一天,也算是忙活了一年,終於到了總結的時刻,一大家人都很激動。上桌坐定,爸爸做為全家的長者發話了,“來,我們全家人,都舉起自己的酒杯,一起喝一個團圓酒,這一年所有人都辛苦了,感謝我們全家人為這個家庭所做的努力與貢獻,一起幹杯!”年夜飯就在這種簡單而幸福的氛圍中開始了。

或許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也正因為短暫它尤其顯得難能可貴。就在飯剛吃到了半個小,我的手機響了起來,也僅僅是QQ群消息,在連續有節奏的消息聲音。過年了,有可能是親朋好友,在相互問候也很正常。不過抱著一種好奇的心態,我還是將手機拿出來看了一看。

只看到消息主要來自工作群,一長列一長列整齊劃一的文字都只有兩個字“收到”。都這個時候了還有什麼重要通知呢,我特地往前翻了翻。消息如下:、

緊急通知:明天起取消休假,全院職工返回醫院正常上班!請各科室負責人通知本科室員工,收到請回復!

我看了後,第一時間回覆了“收到”。因為放假前,就在昨天醫院就有了相關的工作要求,讓我們注意待命,因為前幾天新冠疫情就已經有爆發趨勢,但在我們重慶此時還不算嚴重。我心裡有準備,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若有戰,召必回”,我覺得用在此時,再好不過了,立即回去上班自然是肯定的。這個時候家裡人第一反應是有點意外,第二反應是支持,然後一起探討什麼時候回去,怎麼回去的問題。由於都喝了酒,開車是不可能了。我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看有沒有回去的高鐵。居然還真有,晚上八點半出發的,我立馬開始買票。先是買了我自己的一張,然而家裡我的兒子說他會想我,要跟著我回去,還很急切,快哭了的感覺,小孩剛六歲。我也有些捨不得,畢竟是大過年的,或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吧!一家人商量以後我們全家人除了姐姐一家,包括我的老父老母都決定和我回去,算著是共渡難關吧,現在這句話看來一點不誇張。


疫情下的除夕團圓與分離都只在瞬間


年夜飯也只好匆匆的結束了,一家人雖然不免掃興,卻沒有一個不支持的。今天的離別一定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相聚!作為醫務工作者,此時此刻有的就應該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那天晚上,我們全家人帶著口罩和一份忐忑的心情坐上了高鐵,車上人很少,也減少了感染的可能,現在早已超過14天的時間,現在想來仍然心有餘悸,畢竟全家人都在!

晚上回萬已經是晚上十點過了,收拾睡覺已是凌晨十二點,第二天一大早到醫院上班,全院人員都已到位,疫情防治的各項工作在醫院領導的科學組織下有序開展,所有人都快速的進入了自己的工作狀態……

的確,疫情就是戰情。作為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我們沒有理由退縮,也沒有理由逃避,我相信一句話:你在,我在,我們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