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他们,都是我们

这几天,和全国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宅在家里躲病毒,每天难免看手机,刷各种信息,一来打发时间,二来关注疫情发展。

最热点的新闻应当是每天更新的疫情数据,即:确诊**例,死亡**例,治愈**例。说实在的,起初看到这些数据时,我是冷静的,理性的,觉得死亡率也不是很高,甚至还没有治愈率高,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当我读到“财经杂志”《统计数字之外的人:他们死于“普通肺炎”?》那篇文章时,我不淡定了,那是一个个和你我一样:鲜活的生命,美满的家庭啊!如今,却在水深火热中垂死挣扎。一幕幕悲剧,让人闻之不禁潸然泪下。

我能想象到,一个多月前,他们还是和此刻的你我一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如今,简直换了人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就是:生命无常,他们点背,罢了。而我们的幸运也不过是暂时的安好,谁又知道改天会有什么样的天灾人祸降临到我们头上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那些不幸的人们,他们招谁惹谁了,就这样陷入到了炼狱般的境遇中。这起初科学家们也不认识的病毒,就这样蝴蝶效应般,祸害了大半个中国。

此刻,我平静地呆在家中,身旁,妻子在逗着孩子,这是我的天伦之乐,我目前尚且是幸运的,可是,我的心却是揪着的,我知道,此刻,我的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而且几天后,我也要面临去省城上班的事情,也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坐火车,穿行在写字楼中,去见各种人……。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众生皆苦。死亡,其实离我们很近。

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从事保险工作的朋友发了一条针对新冠病毒保险的广告,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应当买。这样,如果我不幸因为这个病毒离开这个世界,至少家人还能得到二十万赔偿,那我也会感到些许欣慰。是的,家人安好,我死得也算瞑目了。

我还想到,这几天我要多写文章,把我心里想的那些东西抓紧写出来。这样的话,如果我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至少还能为这个世界留下我码的文字,如果它将来能温暖到某个读到它的人,那它还是有价值的,我也可以含笑九泉了,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三不朽”中,“立言”的意义吧!

而且,关于努力写文章,我还有个小小的心思,那就是:万一我突然不在了,将来我闺女读到这些文字时,那也是和我跨越时空的对话啊,她读着这些文字,不就是仿佛听我在她耳边轻声诉说吗?

我爱我的宝贝,我自信这些文字会让她为有这样一个老爸而感到自豪,我更想让她知道,她的爸爸是一个“热爱思想”的人,而且希望她也如此。

“死亡教育”是我们中国人最该补上的一课,因为,我们中国人恐怕是最忌讳谈论“死”的,我们讲究口彩,彩头,吉利。久而久之,我们就真的以为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甚至有各路神仙保佑着,我们总是能逢凶化吉。我们自信那些小概率事件的不幸,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是的,那些不幸染上新冠病毒的人们,也曾是这样的想法。他们中有多少人,有生以来还从来不曾考虑过“死亡”这个问题,可是如今,它就猝不及防地摆在了眼前。

看到有个网友说:人命关天,曾经我以为人和这个世界的告别是轰轰烈烈,郑重其事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是在一个普通的早上,有些人悄无声息地永远留在了昨天。

是的,生命很脆弱,人生无常,死亡可能随时伴随我们左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死亡是什么,死了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什么都没有了,和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互动了。

一个人死了,这个世界对于他而言,也就不存在了。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世界。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世界里的王。每个人的死亡,都是这个世界莫大的悲哀。

活着,一定要活着,而且要好好的活着。死了就什么都没了。都说天堂好,可谁也不想去不是嘛。

我们都愿意活着,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生命,可是,我们是否同样热爱别人的生命呢?当我们安坐在家中,岁月静好时,那一个个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是否同样触动过你呢?你是否想过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有人要说了,第一,我不是医务工作者;第二,我穷的也没什么多余的钱可捐;第三,各种封路封城封村,哪儿也去不了,我也是对疫区的人们爱莫能助啊。

是的,即使这些都是事实。可是,我觉得至少我们不应在看到每天公布的那些疫情数据时,表情木然,没有感觉,没有反应。我觉得,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去想象那些水深火热中同胞们的感受,去关注下那宏大叙事下,一个个渺小个体的命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虔诚地祈祷,也有它现实的意义。

你要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个星球上最宝贵的存在,每一个生命的危难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同理心。上天有好生之德,人应当有人性。

就像《丧钟为谁而鸣》那首诗里写的那样: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那欧洲大陆就减少了一部分 ,

……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我以前不能理解,有些国家,即使费劲千辛万苦,也要找到烈士遗骸,让烈士魂归故乡。

我也不理解,纪念一些灾难,为什么要努力去搜集每个遇难者的名字,并在纪念的时候宣读,以及把它们镌刻在纪念碑上。

以及那些追思会,追悼会,默哀等等。

无论做什么,死者都不知道了,搞这些仪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意义!

人应当有仪式感,神圣性,敬畏之心!我们搞那些仪式,不仅仅是为了心安,也是我们和这个宇宙的某种默契。毕竟,这个星球上的生灵只有我们人类有文明,会思考饮食男女之外的东西。我们是多愁善感的,我们更是孤独的。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这样阴霾的日子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最终战胜病毒,这是毋庸置疑的。

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这些幸存者,全家快乐地出游踏青的时候,我相信,你会感到那一天的阳光,格外明媚;那一天的空气,分外香甜;你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也更能体会到:“每一天,都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礼物”这句话的温度。

而有些人,则永远地留在了2020,以后,当我们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希望,那些被病毒掠去生命的人,在你心里不只是一个路人甲,市民A,数字1。我希望你能记得,他们也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他们也和你我一样,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

每一个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人。

每一个他们,都是我们。

2020年2月3日


每一个他们,都是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