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十五分钟试讲教学设计


三年级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十五分钟试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道这首诗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画的画《春江晚景》图上的一首题画诗。简单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

*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 激发学生对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且能说出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词,而且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杜甫的诗歌《绝句》,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生一起背诵)

很好!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总是以它独特的生命之色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其中,有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呀可是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以及散文方面都颇有造诣,与父亲和弟弟合称“三苏”。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2、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苏轼

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苏轼这位大诗人,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两首诗,谁能背出来!好 请你来

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我们一起来一遍 师生一起诵读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生一起说) 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

来进一步领略他独特的诗风吧!

二、出示图画 一起欣赏

师 :请大家看这幅画 喜欢吗?好 那请你仔仔细细地欣赏,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这是一幅春景图

生:春天的景色很美

师:说的很好 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那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

生答

师:对 (惠崇) 请大家一起大声说出来 生齐读惠崇

师简单介绍: 他是宋代的一名和尚,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

这幅画是惠崇所作,但是这首诗呢是苏轼看完这幅画以后在画上题的一首诗,诗的题目就是《惠崇春江晚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的内容 师板书

* 初读古诗 了解诗意 感悟诗情

* 先自己练习朗读,然后读给大家听, 好吗?

2、谁能准确流利地读一读

指名朗读

3、读的不错 流畅还有韵味。 那么,请大家边朗读边看图,哪些诗句描写的景色是你在图上可以看到的呢?

生: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

4、师:具体写了画上的哪些景物?请你动动手,用笔画一画

生:竹子 桃花 春江水 鸭子 芦蒿

师:很好 那整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很美 感觉春天的景色很美 我很喜欢

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能表现出来吗 谁来试一试

生朗读

师:太棒了!老师感觉你读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5、这幅画呀很美! 诗人苏轼非常喜欢,他仔细欣赏一番,不仅写出了画面上所画的景物,还由画面的景物产生了丰富合理的想象,请大家看看,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而是作者靠着想象写出来的呢? (河豚)

生:最后一句 “正是河豚欲上时”

师:对的 这首题画诗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这首诗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画面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6、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全诗, 仔细想想, 作者的想象之笔还落在了哪些字眼上呢?请你再认真读读第二句, 动动手, 画一画。

生:暖 知

鸭子感觉到了水温的变化,这是作者自己的想象,这一想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结合图画 讲述诗歌大意

1、同学们看着这幅图,讲讲诗歌的大意,好吗?谁来讲

2、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请

五、延伸拓展

苏轼的名诗名文何其多啊 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诗句!再背一背你积累到的

好 下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