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唱會主辦機構特藝文化第三次遞表衝擊港股IPO


香港演唱會主辦機構特藝文化第三次遞表衝擊港股IPO

  2月12日,資本邦訊,2月11日,特藝文化娛樂及製作(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藝文化”)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特藝文化於2019年1月31日、8月12日兩次遞表失效之後的再一次遞表。特藝文化此次IPO的中介團隊主要有:中州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德勤為其審計師;嘉源、秦覺忠為其公司中國律師、公司香港律師;弗若斯特沙利文為其獨立行業顧問。

  截至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就產生的總收益而言,特藝文化是香港的活動及現場表演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的最大服務供應商,專營演唱會,並且於二零一八年,就籌辦的演唱會節目場次而言,特藝文化是香港十大演唱會主辦機構之一。自一九八五年起,特藝文化發展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市場的業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i)截至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就產生的總收益而言,特藝文化是最大的服務供應商,市場佔有率約為33.0%;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特藝文化是香港唯一一間有能力為大型及超大型演唱會項目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的綜合演唱會主辦機構。

  特藝文化的歷史可追溯至一九八五年,其時特藝文化其中一間主要營運附屬公司藝能工程成立,之後蔡健輝開展了集團的業務。特藝文化設有內部技術團隊及擁有大量表演器材庫存,一直以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實現客戶的概念,包括提供創意設計及概念、設計切實可行的執行計劃、就設置與場地出租商聯絡、就燈光系統、音響系統、索具器材、臺架、觀眾席、升降設備及其他特別效果裝置提供技術支援、提供特別道具及表演器材、監督及統籌演唱會項目所有技術層面事宜及提供現場安裝及事後拆卸服務。

資本邦瞭解到,特藝文化的工作範疇包括取得表演藝人的演唱會及節目權、預訂演唱會場地、安排內容製作、宣傳及推廣演唱會、安排演唱會贊助、投資演唱會、編製預算、票務、安排藝人的住宿、統籌後勤工作安排(如有需要)及購買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或特藝文化協助演唱會主辦機構統籌籌辦演唱會項目的若干工作。特藝文化亦於二零一九年開始演唱會服務業務,當時特藝文化向中國的演唱會主辦機構提供演唱會服務,協助其統籌若干演唱會籌辦工作。招股書顯示,特藝文化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控股股東是蔡健輝,持有84.29%的股份。

  特藝文化的業務營運可簡化為兩個主要的業務分部,即(i)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於往績記錄期間及直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特藝文化參與超過600個演唱會項目,當中涉及超過400名香港及非香港藝人及樂隊(例如BIGBANG、BLACKPINK、周杰倫、劉德華、劉若英、五月天及SupperMoment);及(ii)從事演唱會籌辦業務。特藝文化的工作範疇包括取得表演藝人的演唱會及節目權、預訂演唱會場地、安排內容製作、宣傳及推廣演唱會、安排演唱會贊助、投資演唱會、編製預算、票務、安排藝人的住宿、統籌後勤工作安排(如有需要)及購買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

  特藝文化一般就集團提供的不同服務採用不同的定價策略。於釐定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的服務費時,特藝文化將採用市場定價模式。一般而言,特藝文化參考多項因素估計特藝文化進行項目的價格。於往績記錄期間,收益主要來自(i)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的服務費;(ii)銷售演唱會門票;(iii)演唱會贊助收入;及(iv)演唱會服務收入。

  特藝文化的客戶包括但不限於演唱會主辦機構、演唱會觀眾及演唱會贊助商。截至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年度各年,以及截至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五大客戶合共佔總收益分別約30.4%、28.1%、25.4%及18.6%,而特藝文化同期向最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佔總收益約9.2%、6.2%、6.7%及5.6%。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五大客戶與特藝文化擁有少於1年至超過12年的業務關係。

  財務方面,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3月30日,特藝文化分別產生收益約2.2億港元、2.63億港元及3.05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7.7%,此乃主要由於兩個業務系列的收益均有所增長;同期純利維持穩定,分別約為2620萬港元及2830萬港元和約1870萬港元。截至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特藝文化產生收益約3.13億港元;同期純利為2191.8萬港元。

香港演唱會主辦機構特藝文化第三次遞表衝擊港股IPO

  資本邦提示,特藝文化的收入一般源自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及從事演唱會籌辦業務的一次性委託合作,該等委託合作按個別項目基準進行,而項目委託數目的增減可能會對財務業績構成影響。

  特藝文化的業務分部,即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及從事演唱會籌辦業務,一般按項目基準進行,據此,特藝文化收取(i)源自提供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的服務費;(ii)銷售演唱會門票;(iii)演唱會贊助收入;及(iv)演唱會服務收入。

  雖然特藝文化於往績記錄期間定期成功獲得若干大型活動及現場表演,但特藝文化的大部分收入源於一次性委託合作。特藝文化的財務業績可能受特藝文化與現有客戶維持業務關係及取得新項目,或與新客戶持續建立新業務關係的能力所影響。此外,設置演唱會舞臺涉及風險,可能導致人身傷害、財物損毀或意外,因此,特藝文化的聲譽或會受損,甚或可能承擔潛在責任以及面對索償,倘現有保單無法全面涵蓋,特藝文化須動用自有資金賠償有關損失,並因而可能對財務狀況及營運業績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特藝文化稱,設置演唱會舞臺時易生意外,因為(i)特藝文化從事多種與安裝及拆卸表演器材有關的活動;(ii)特藝文化的營運可能牽涉高空工作、操作及接觸電子系統及電器,以及升降重物;及(iii)特藝文化的員工亦可能須要於不熟悉火警逃生路線或潛在危險地點的場地工作。有關意外或不幸事故可能令演唱會中止、引致人命殤亡或令觀眾、表演者、藝人或員工身體受傷,或對錶演器材及財物構成嚴重破壞。儘管特藝文化已向員工提供安全培訓以及密切監察安裝工人的工作,惟特藝文化無法保證該等措施有效預防受傷風險,亦不保證每名工人會完全遵循操作步驟。不論採取任何安全預防措施,意外均有可能發生,併發生針對特藝文化提出的人身傷害索償。於往績記錄期間,特藝文化錄得一宗於香港發生的意外,乃於香港演唱會項目綵排時,分包商搭建的移動式平臺倒塌。倘特藝文化的保單並未或不足以涵蓋有關索償,特藝文化可能須動用自有資金賠償有關損失,因而令收益減少,成本上升。成功向特藝文化索償可能導致特藝文化財務及聲譽受損。即使索償不成功,有關索償可能產生不利公眾形象,抗辯亦可能產生鉅額費用,並可能分散公司管理層的時間及注意力。因此,特藝文化可能就涉及設置演唱會舞臺的意外或不幸事故蒙受財務損損或令聲譽受損,繼而可能對財務狀況及營運業績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特藝文化就特藝文化籌辦的演唱會所作的投資分佔╱分擔的淨回報╱虧損部分。演唱會參與權及演唱會參與責任按公平值計量,而特藝文化須不時計量公平值。資本邦提示,公平值變動會影響特藝文化的財務表現。

  特藝文化招股書指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演唱會參與權及演唱會參與責任公平值收益淨額為1.2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一八年及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以及截至二零一八年及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演唱會參與權及演唱會參與責任公平值虧損淨額分別為430萬港元、600萬港元、680萬港元及1270萬港元。演唱會投資屬投機性質並具固有風險。演唱會參與權及演唱會參與責任的公平值計量受限於不可觀察輸入數據的不確定因素,主要為特藝文化估計的演唱會門票銷售收入及演唱會製作成本。特藝文化在考慮多個因素後(包括但不限於演唱會主辦機構的往績記錄、藝人的受歡迎程度及可行的座位數目)估計演唱會門票銷售收入及演唱會製作成本。因此,在相關的演唱會舉行前,特藝文化無法保證估計絕對準確及反映實際分佔╱分擔的淨回報╱虧損部分。

風險提示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