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01 病毒能否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

如果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理论上能存活一定时间,但最长不会超过48小时,病毒跟细菌不一样,细菌可以在死性细胞上快速繁殖复制,而病毒只能借助活性细胞,比如人、动物的细胞进行繁殖复制,超市的蔬菜、肉和水果不具备相关条件,因此存活时间不会太长。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02 选购蔬菜、肉和水果时需要注意什么?

超市人多杂乱,上述食材与水果有被感染的可能,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避免感染者将病毒传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选购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将超市的购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以避免与商品的直接接触,同时建议超市最好不要将售卖的肉与熟食露天放置,而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比如用布覆盖或放在玻璃柜内,避免飞沫等落在上面。此外,市民到超市选购商品最好一次性购买齐全,尽量减少去超市的频次。

03 蔬菜、肉和水果买回来,是不是放置一段时间再吃比较好?

没有必要,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变质滋生大量细菌,吃了之后反倒对身体不好,科学的做法是吃前用流水清洗,可以将附着在表面的病毒过滤掉百分之八九十,并要记得不要生食,而应炒熟吃,水果的话最好削皮,病毒在温度56℃状态下30分钟内能被杀死,而炒菜等温度能达到100℃甚至更高,病毒能立即被杀死,病毒除了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还可能通过消化系统传播,因此不建议大家吃凉拌菜等生食。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04 网上订购蔬菜、水果等,是否可取、安全有保障吗?

不少市民网购食材与水果,这些商品一般经纸箱等包装后,从原产地直接发货,减少了运送到超市、上架、供顾客挑选等中间环节,环节越少,污染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生活必需品是不错的方式,相对到超市选购,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建议市民尝试。

还需要警惕这些传染细节!

01 外卖、快递包装不要带回室内

快递、外卖人员在城市中流动性较大,如何安全接受快递、外卖。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双方做好防护,外卖快递可以接收。同时提醒大家,快递外包装尽量不要带回室内,拆完快递后要做好手部消毒。

02 碰触完电梯按钮及时洗手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抗疫防护建议中提到,电梯间空气极其不流通,无形的危险,也许刚刚就有人咳嗽或打喷嚏后离开,电梯按钮就沾满了飞沫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碰触完电梯按钮及时洗手!

楼层不高的不乘电梯,改走楼梯。

03 打喷嚏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在公共场所,很多人打喷嚏时都会礼貌地用手捂住口鼻,但实际上这个动作是错误的!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到垃圾桶。如果没纸巾,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减少与他人接触,以点头礼取代握手,条件允许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04 废弃口罩做好处理

防疫期间,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使用过的口罩,必须经过消毒(喷洒75%酒精或1:50的配置的84消毒水),使用塑料袋封口后投放至废弃口罩专用桶;

其他人使用过的口罩,应当消毒、封口后投放至垃圾收集点的带盖的“其他垃圾”桶。

05 室内物品也要注意细节卫生

手机:

回到家洗手后及时用消毒湿巾擦拭清洁手机、键盘、鼠标、电灯开关等。

地板:

地板等表面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选择消毒液时,要选择背面有“消卫证字”许可证号的产品。

水龙头:

大部分人洗手都是打开水龙头,洗完后又关上水龙头。假如有手上有病毒,洗手后关水龙头又会沾染上。

因此,水龙头也是一个清洁盲点,应在洗手中也注意水龙头清洁。

马桶:

上完厕所后,为了防止马桶内的水喷溅出来,应该盖上盖子再按冲厕键。上厕所、冲厕所后要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并且最好定时对马桶盖进行冲洗。

最后,要牢记最重要的一条: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外出回家第一时间都应该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