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22年武警老兵 請戰!

“危難之時顯身手,才是我們的武警本色!書記,我請戰!”陳春,這個年近六旬,當了22年兵的老黨員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他所在的新城區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辦事處沙梁村村委會,報名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22年武警老兵 請戰!

“老陳,你這身體......”沙梁村北口檢查站臨時黨支部書記畢立蜚看著陳春欲言又止。他知道,這位老戰士的身體狀況並不好。2009年陳春就被查出了鼻咽癌,十幾年的抗癌路是老陳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堅持下來的。如今的老陳,身體雖無大礙,但右耳完全失去聽覺能力,左耳也只能靠佩戴助聽器依稀聽見聲音。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22年武警老兵 請戰!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22年武警老兵 請戰!

“我從1979年入伍那天,就把‘退縮’兩個字從我的字典裡抹掉了。書記,請你放心,我一定能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從陳春眼神裡,畢立蜚知道,他被這個“固執”的老人說服了。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22年武警老兵 請戰!

為了切斷病源輸入,根據防疫工作需要,沙梁村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在主要道口設置了檢查點。陳春主動請纓,到站點執勤,認真排查過往車輛及人員,做好登記消毒工作。

排查外地務工返鄉人員是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關鍵,陳春積極動員村上其他黨員和退伍軍人,逐戶逐人瞭解情況,認真登記,並告知返鄉人員自覺居家隔離,為防疫工作有的放矢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加二,白加黑。這些工作看似枯燥,卻是這場戰“疫”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些工作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耐心和細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陳春這一干就是半個多月。

“我們這個村離城近,是全市出入的必經地。車流量大、人流量大。開始時確實有很多不配合的司機。隨著宣傳的深入,現在倒是都積極配合我們的檢查了。”說起這段時間的防疫工作,陳春總是不願多說什麼,只是把所有的辛苦都藏在了笑裡,而他的眼神依舊無比堅定。

“我不僅是國家培養的武警戰士,也是一個有著近四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是黨最忠誠的衛士!”在陳春看來,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2年前那個夏天,一場無情的洪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面對災情,全國各地部隊緊急集合,奔赴災情一線,陳春就在其中。也就是在那時,還年輕的陳春心裡便有了作為軍人最樸質卻又最難得的精神,“保家衛國”。

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席捲了全國大部分省市。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開始的讓人猝不及防。已經結束了軍旅生涯的陳春,依舊是第一時間奔赴到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一朝戎裝穿在身,終身流淌軍人血”。從抗洪搶險到抗擊非典,從“最美睡姿”到“最美逆行”......無論是現役還是退役,中國軍人總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以最果決的姿態出現在最恰當的位置,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群眾安心。陳春,亦是如此。雖然身患重病,他還是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一名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新城融媒 梁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