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际有归舟

文 | 烟雨客


喜欢听相声的人,都知道《风雨归舟》这个曲目,其常见的曲艺形式有岔曲、京韵大鼓、相声等。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种,为单弦演唱中的一部分,它起源于清初满族八旗子弟的日常娱乐,兴盛于乾隆朝,流行于北京城内外。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其实,先不论其艺术形式,仅仅就文字的优美及意境的深远,就已经有足够的魅力了。不妨一读:

卸职入深山,隐云峰受享清闲。闷来时抚琴饮酒山崖以前。忽见那西北乾天风雷起,乌云滚滚黑漫漫。


命童儿收拾瑶琴,至草亭间。忽然风雨骤,遍野起云烟。吧嗒嗒的冰雹就把那山花儿打,咕噜噜的沉雷震山川。风吹角铃当啷啷地响,唰啦啦啦大雨似涌泉。


山洼积水满,涧下似深潭。霎时间雨住风儿寒,天晴雨过,风消云散,急忙忙,驾小船,登舟离岸至河间。抬头看,望东南,云走山头碧亮亮的天。长虹倒挂在天边外,碧绿绿的荷叶衬红莲。打上来那滴溜溜的金丝鲤,唰啦啦啦放下了钓鱼竿。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摇桨船拢岸,弃舟至山前。唤童儿放花篮,收拾蓑衣和鱼竿。一半鱼儿就在炉水煮,一半到那长街换酒钱。

隐士生涯,何其令人欣羡。

其实,以岔曲这种曲艺形式表演的类别比较多,并且唱词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言前辙、一七辙、遥条辙、中东辙、江阳辙、怀来辙、灰堆辙、由求辙等几种辙口。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这是南北朝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也能分辨江江畔的树林……能够得到朝廷赏识高居庙堂固然让人欣喜,但是归隐山林的乐趣又有几人知晓呢?

这一叶归舟,已经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又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跌宕?终于可以停靠岸边,不再漂泊了。

元代词人揭傒斯也写过一首《归舟》。

归舟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下流,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风雨独归,船行处,风浪涌……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妆楼颙望的佳人,对天际归舟充满过多少期待,又最终只剩下无尽的失望呢?这一叶叶轻舟,是不是载来了自己的心上人?希望总是在失望中破碎。

天际归舟还有不同的版本。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疾风骤至。一阵阵寒彻骨,一点点打松阡,刮倒竹篱。檐挂飞瀑若盆倾,洪流满地,涨沟渠,行人难举步,征夫驻马蹄。


忽然见,江上渔翁打透蓑衣飘斗笠,离岸遥遥好着急。(过板)顾不得绿柳村头,长街市,卖酒之家酒换鱼。望见了水泊山深多少里,辨不出这南北与东西。又搭着水连天,天连地,地连山,山连续,浑作一团宇宙迷。猛听得风雷大作,地动山摇,树倒石劈,霹雳雳地响,电光夺目妖邪避。


非容易,来至在观瀑石桥(卧牛)将船系。下船来向前指,欲往前村访知己。当此际,云方薄,风才止,密密如丝牛毛细。河边拥乱柴,岸上有泞泥。柴扉倒,枯树劈。残枝败叶随水浮,落花茅草铺满地。但则见,坡儿下卧着那么一头驴,原来是,吃醉归回一老翁,笑嘻嘻在桥边立,手指着驴,他道说驴打前失跌了我一身泥,为因我扭项观看风折酒旗。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下船来欲往前村访知己,结果看到一满身是泥的老翁,还笑嘻嘻的,说是因为扭项观看风折酒旗……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

远思渺难收。

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

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倦游的游子,需要的是归舟。或许,只有在风雨之中,归舟才能让人有更为切肤的感受吧。

烟雨夜读 | 风雨天际有归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