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足球和大眾足球哪個模式對中國足球更重要?

西北犭良


其實中國這些年都是走的精英足球的路子,從這些年的發展及結果來看,大眾足球對於中國足球更重要。

中國雖然人口多,但是踢足球喜歡足球的人並不多,別說跟日本韓國比了,現在連越南泰國都比不上。所以因為足球人口少,只能矮子裡面挑高個,所謂的足球精英也是偽足球。只有提高足球人口,激發國民對足球的參與度,才有可能拯救中國足球。

所以,目前中國足球近些年不應該關心成績,而應該把精力放到提高足球的參與度、提高足球人口上來。先把足球基礎打好,再考慮後面成績的問題。


談笑風生49


作為以集訓一批運動員參賽為主要培養模式的的中國體育,一直採用的就是“精英體育”,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精英體育”並不適合足球項目。

阻礙中國足球發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這個“鍋”足協不背!

球迷因為國足羸弱往往憤怒的指責足協不作為,亂作為。缺乏足球人才培養,踢球孩太少的“鍋”結結實實的給足協背上了。其實足協在中國足球發展中的角色存在感非常低,也僅僅是在職業聯賽的層面上亂指揮而已,這肯定會拉低中國足球水平,但副作用其實不大!真正的問題是教育體制、人民觀念導致的足球參與青少年人數匱乏。

從業人員方面,足協可以做的事情很少。有一種觀點,說中國是中層次國家,既不像歐洲北美一樣沒有生活的憂慮,又不像南美非洲一樣乾脆就踢球謀出路。其實這一觀點有一定的道理,孩子不踢球,成年隊里人才就那幾根蔥,足協也無能無力。

在我國,踢上職業足球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走專業培訓道路,高昂的培訓費不說,將來踢不出來怎麼辦?作為為孩子負責的態度,有幾個家長敢孤注一擲的將孩子送到專業的足球培訓機構?

至於大眾足球發展之路,可以參考近鄰日本。因為一任足協主管,發展大量的教練員和免費面對青少年的足球培訓在30年時間裡迅速崛起。同樣的,我國發展大眾足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發展校園足球,培養青少年足球興趣

有一個事實,很多青少年根本沒有踢過足球,他們的足球天賦更無從談起。真實的發展校園足球,讓喜歡足球的孩子有球可踢。可喜的是,現在很多中小學建立了足球隊和特長班,未來將會提供大量的半專業球員。

提供免費球場、培養基層教練,降低踢球成本

基層教練的匱乏使孩子們得不到正確的基本功訓練,沒有免費球場也使孩子們的踢球變得奢侈。

建立校園聯賽、業餘聯賽

雖然民間有很多自發的業餘聯賽,可同官方的比賽相比,其影響力和社會投入度有很大差別。在增加青少年球員的同時,發展校園聯賽,讓孩子們增加比賽機會和訓練目標。

經營好職業聯賽,讓其發揮引領作用

降低職業球隊投入,讓俱樂部可以自給自足而不是依靠背後的大財團燒錢。動輒10億元的投入,使俱樂部門檻過高。而俱樂部依靠的財團一旦出現資金鍊斷裂就會導致俱樂部的倒閉。目前的中國職業球隊並非真正的職業,必須把燒錢熱降溫,控制職業俱樂部投入,使更多的社會資源願意並且能夠投入職業俱樂部。

青少年培養機構“有利可圖”

參考NBA的下層聯賽的運作方式,nba聯賽的選秀方法和歐洲足球轉會費青訓俱樂部提成等方法,使青少年培養機構“有利可圖”,這個“利”的兌現方式由球員家長轉變為職業俱樂部。在青少年球員"出路"問題上,由國家政策扶持和職業俱樂部接納兩方面進行。  

筆者認為,大眾足球對於中國來說是最最重要的,發展好大眾足球,那麼金字塔頂端的“精英足球”也就自然而然變得真的精英起來!

  


足球哲學家


兩個模式相輔相成,才對中國足球更為重要。

大眾足球決定精英足球的前提,精英足球是大眾足球的發展趨勢,只有將這兩個模式做到無縫鏈接,才能有往下進行的必要,現階段,這兩個模式哪個都沒發展好、哪個都沒發展明白,才導致了中國足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按理來說,哪個國家敢跟中國叫板大眾?可是事實是,在足球領域,冰島都可以和中國掰手腕,甚至中國都掰不過人家,言簡意賅地說,所謂的大眾就是全民參與,而中國足球現有的註冊人口少得可憐,這是其一,足球場地更是求之不得,除了學校之外,不好找了,即便是找到了,也不讓進去,美其名曰怕破壞草皮,這不是全部現象,但是卻是大多數的情況。有了這一個限制條件,就會理所當然的去掉一大部分人。再說學校,學習最為重要,體育課都要給主課讓位,再者說了,體育課也不光踢足球啊,這樣一來,又去掉一大部分人,現在再算算,還怎麼大眾?

大眾都無法滿足,談何精英?精英是從大眾裡邊選出來的,十個人裡挑一個和一百個人裡挑一個那肯定不一樣,所謂的大眾受到了限制,那理所當然的決定了選出來的球員水平的高低,大家也都知道,能在電視裡看到的,已經是所謂的現階段各個位置最好的球員了,這就是惡性循環帶來的後果,他們的最好只限在於中國,競爭力低的可憐。

當然了,論說都明白,卻沒有人去做,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迷的是一塌糊塗。





簡簡單單的蠍子


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改革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近年來足協也在試著不斷改革體制,出發點是好的,畢竟我們都要放低姿態探索中國足球的出路。

關於精英足球和大眾足球哪個更適用於中國足球發展的問題?我們經常都會說中國乒乓球誰都贏不了,中國足球誰都贏不了。不難看出,乒乓球在全球範圍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無敵的存在,而足球是總是國人不斷吐槽的笑點。中國乒乓球為何一直佔領著這塊領域的頂峰?在國內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貧困山區,我們都不難看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打乒乓球,我從小學到大學身邊都不乏乒乓球好手,而整個年級也找不到兩個會踢球的同學。如果中國孩子能多一塊球場,甚至是多一塊踢球的空地,能夠普及更廣,一段時間後肯定會有質的提升。你要知道日本足球這些年與歐洲豪強交鋒都能取勝,不是沒有原因,他們背後的註冊球員是我國當今幾十倍之多。

有些人會說,中國足球缺乏好的教練,青訓體制不專業。我想說一句大家都知道巴西貧民窟踢球踢出來的孩子在五大聯賽的一直都不少,小羅就是代表。只要踢球的人基數大了,好的教練數量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所以在我看來,對於中國國情,中國足球想有出路還有走大眾足球的路線。

說的不好,請諒解,不喜勿噴。




小黃我們走吧


不請自來

我個人認為是大眾足球。

與其說中國十幾億人口找不出幾個會踢足球的,不如說是足球教育的失敗以及缺乏展現自身足球天賦的機會。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在西方國家,孩子們的興趣從小就開始培養,其中一部分擁有優異天賦的孩子很容易被挖掘出來,當然也會有一些泯然眾人矣的球員,但我強調的是教育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足球王國的崛起必須要從娃娃抓起。

我認為大眾足球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來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要普及足球教育,讓其中有天賦的孩子有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中國的教育以及頻繁的考核制度,使得這些孩子沒有發展自己興趣的時間和空間,週末寒暑假的時間都用來上補習班,更過分的是,就連學校的體育課都隨時會被其他學科強佔。照著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中國足球永遠不會有真正崛起的一天。

我們應當意識到大眾足球的重要性,只有國人的意識思想和平均水平上升了,中國足球才會有希望。進世界盃對目前的中國男足來說只是一種奢望,我們應當大力發展大眾足球,當國人的足球素養和平均水平上去之後再來展望燦爛的明天。

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瓜皮的足球


大眾足球非常重要,這是精英足球的基礎。但是大眾足球要分開來看的。上班族的業餘足球和小學生的業餘足球還不一樣。只有小朋友的大眾足球數量和質量上去了,精英足球才能水平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