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城灃/文



後世記載,庚子鼠年,楚地大疫,為一國封一城。那一日,醫甲鍾南山,攜雷火二神,率三十萬白衣,入疫區,死戰不退。


這是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話。若問這個春天,誰是最可愛的人,非醫者莫屬。


湖北本地醫生,醫療救援醫生,大家懷著唯一的目標,不分你我,戰疫情,救病患,感天動地。其中,不少醫生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


本文無意為逝去的醫者立傳記,只為能夠記錄他們的點滴,為大家所銘記。他們並不高貴,也並不偉大,與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


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2月7日0點3分,徐輝在南京逝世,享年51歲。生前,她是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在疫情來臨之後,又擔任該院新冠病毒防治工作小組組長。


2月6日晚上,徐輝開會後回到家中突感身體不適,急診入院搶救無效離世。


從擔任小組至病逝,是七天時間。這一週時間,徐輝奮戰於抗疫一線。


徐輝是因為長時間勞累,造成下肢浮腫,進而引起肺栓塞而去世的。


徐輝是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產分會委員,從事婦科產工作28年,擅長產科合併症及併發症處理,產科危急重症處理及搶救。此前曾在秦淮醫院工作。


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姜繼軍:江蘇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


姜繼軍,副主任醫師,從事感染病診療20餘年,對不明原因發熱待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呼吸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各型結核的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從90年代就開展纖維支氣管檢查及鏡下治療、肺穿刺、熟練掌握骨穿、腰穿、深靜脈置管術等。


上世紀90年代初,姜繼軍來到泰州市人民醫院,近30年裡,兢兢業業,為人非常好,很少見他發火,對病人也很熱心,有時和病人溝通長達1-2個小時。


在新肺炎疫情防控中,姜醫生也是該院組織的防控團隊中一員,一直奮戰在一線。


在查房後,奔赴發熱門診時,因呼吸心跳驟停而去世的。同事說,他倒在熱愛的工作崗位上,舉全院之力的搶救,也沒能阻止他的離去。


1月23日15時,成為姜繼軍的忌日。


他就是太疲勞了,特別是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患者過來看病,科室人員不多,平時幾乎超負荷運轉,如今接診人數更是平時的2-3倍。


遺憾的是,在距離除夕這天還有9個小時的時候,姜繼軍累倒了,不再醒來。


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宋英傑: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


宋英傑兩根眉毛又黑又粗,彎彎地耷拉下來。醫院張貼的證件照中,他身穿白大褂微微笑著,濃眉大眼。


這名湖南衡山縣的“90”後醫生,從大年初一(1月25日)開始,連續多日在嶽臨高速東湖高速路口對過往人員進行排查,檢測體溫。2月3日凌晨,宋英傑和同事在高速路口值班後,回到了在醫院的宿舍。


同日下午,他被發現在醫院宿舍內猝死。


疫情發生後,多個醫院抽調了人員,在轄區內各高速公路路口等進行值班,對途經、過往人員的體溫進行檢測、排查。宋英傑就在這支隊伍中。測溫排查值班每天“三班倒”,每一班值8小時。


除了在高速路口的值班,宋英傑是醫院藥劑組副組長,在沒被排班的白天,他就在醫院的藥房裡,負責藥材的管理、分發、盤點等日常工作。


2月2日工作到晚上12點,宋英傑和同事從高速路口回到醫院,各自回宿舍休。次日下午五點多,有同事聯繫未果後把門踹開,發現他已沒了脈搏,身上已冰涼、僵硬。


就在前一天值班時,宋英傑還說,希望這場“戰役”能早點結束,等疫情過去,他要去看一下定居在湖北的姐姐。他很擔心姐姐,天天和姐姐視頻。


“他好積極的,好陽光的,好正能量的,從來沒有抱怨過,是很不錯的小夥子。”其中一名同事說,在宋英傑身邊,經常能感受到他的陽光。在另一名同事看來,宋英傑原本有著光明的前途,“他做事認真踏實,不偷懶,不抱怨,自己又上進,本來是很有前途的。”


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1月28日,大年初四的早上,蔣金波像往常一樣,提上防護設備箱,和同事驅車到大餘縣人民醫院,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做完一個病人調查至少需要1個小時,完成5名發熱病人的調查工作,已是中午1點多了。蔣金波和同事回到單位,用一碗方便麵草草解決了午餐,在辦公室就地休息,之後被同事勸回家。


大約晚上7點50分,蔣金波突感胸痛不適,被送往大餘縣人民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心肌梗死,迅速轉送至贛州市人民醫院就診。當晚11點50分,因搶救無效而病逝。


2019年年底,蔣金波和同事們結束了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疾控中心安排的大餘縣典型地區農用地土壤質量對人群健康影響現場健康調查項目。疫情來臨時,他再次衝上了“戰場”。


1月15日,蔣金波主動請纓上一線,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負責到隔離病房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病例的基本情況、發病就診經過、暴露史,確定密切接觸者和可疑暴露者,防止疫情擴散,為查明疫情發生的原因和傳播途徑提供詳實的資料數據。


蔣金波性格溫和,一生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平凡崗位上的不知疲倦,不曾停歇。


查看蔣金波一生的工作履歷,簡單而清晰。1982年,他畢業於贛州衛校公共衛生專業。中專畢業後,他就回到家鄉大餘工作。38年來,他歷經非典、禽流感、大餘2009年7·3洪災、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等重大“戰役”,在防疫一線,始終有他厚實的身影。


醫者仁心,逝者已矣——紀念為抗疫逝去的醫者



在接診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後,1月10號,李文亮開始出現咳嗽症狀,11號發熱,12號住院。


李文亮生前回憶,1月8日,他接診了一位82歲的女性患者,就診的疾病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平時接觸患者一般不做特殊防護,病人來時也沒發熱,就大意了。不過,到了第二天,也就是9號,患者發燒了。等她CT做完,就高度懷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為CT顯示,她的症狀是‘雙肺磨玻璃樣病變’,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現。而且,已經排除了常見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情況。


不過,因為醫院沒有用於檢測確診病人的試劑盒,當時並沒有給她確診。1月10號,李文亮就出現了咳嗽症狀,隨後病情也發展出現嚴重症狀,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屈指算來,李文亮是因為接診患者而被感染的少數醫生。


在病床上,李文亮說,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後還是要上一線。


2月7日凌晨2點58分,李文亮病逝。


去年12月,人們對新冠肺炎的認識還很有限,李文亮能夠把這個消息傳出去,率先在專業人員的範圍內拉響警報,這是他高度專業性表現的一部分。在人們後來的追述中,發現他在平時的工作中就展現了令人尊敬的醫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