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環比腰斬,信託流動性壓力增大

2020年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均出現大幅下滑。

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有61家信託公司參與集合信託產品發行,發行規模為1738.07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環比減少46.79%。1月共有58家信託公司成立集合信託產品,規模為1449.83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環比減少41.52%。

“1月集合信託市場的發行再度遇冷,春節長假是影響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的最大因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雖然對市場有所衝擊,但效應將在2月及以後的期間內顯現。”一位信託業分析人士稱。

與此同時,疫情之下,對信託公司流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於業務發展、化解風險項目等要求,信託公司獲取流動性需求較強,而受負債渠道約束,信託公司補充流動性的渠道有限。

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環比大降,收益率上行

“1月集合信託成立市場受到春節長假的影響,成立規模下滑比較明顯,且2019年12月份信託公司年底衝規模力度比較大,成立規模高企,因此,1月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出現大幅下滑。”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稱。

具體來看,1月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規模426.35億元,環比減少36.74%;工商企業類信託募集資金136.43億元,環比減少57.78%;房地產信託募集資金392.50 億元,環比下滑45.90%;基礎產業信託成立規模442.39 億元,環比減少26.10%。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下滑更為明顯,達到45.35%,自2019年下半年房企信託融資收緊以來,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下滑仍將持續;基礎產業信託和工商企業信託同比下滑分別為6.19%和5.27%,並不明顯。

不過,今年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出現上行,預期收益率處於8%以上的集合信託產品數量佔比67.27%,環比增加3.1個百分點。喻智稱,主要原因或是春節假期前市場流動性季節性趨緊,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上行或是短期的情況。長期來看,經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期將出臺系列經濟託底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對更加寬鬆,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下行的可能性增大。

存續項目潛在風險增加

疫情之下,信託公司的業務開展也受到一定影響,存續項目潛在風險增加,整體業績水平將承受較大壓力。

“新業務短期內開展較為困難,信託公司房地產、政信等項目短期內可能面臨停擺的風險。由於全國各個省市均已發現確診病例,部分地區暫停公共交通運輸,信託公司開展新業務過程中,難以完成現場盡調等業務環節,不能充分履行《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盡職指引》中規定的相關職責。短期內,新業務開展較為困難,這也將影響到整體的經營業績。此外,疫情結束後,企業恢復生產經營也需一定的時間。”中誠信託戰略研究部楊曉東稱。

未來,房地產類信託業務受疫情衝擊較大。喻智稱,政府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推遲在建、在售房地產項目開工、開售時間,導致房企從買地、開發、竣工、銷售等多個環節都出現短期停滯。從資產端來看,湖北、廣東、浙江等疫情相對嚴重地區的項目一時間無法展開,新產品投放預期將出現問題;從存量項目來看,房地產企業資金鍊緊張的狀況極可能出現,企業違約風險及所涉信託項目逾期風險上升。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時間可能會較長,即使疫情結束後,社會秩序存在一個逐步恢復的過程,原有的房地產銷售週期可能也會拉長,存續的房地產信託項目回款情況以及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不容樂觀。

有分析人士稱,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雖在1月的表現相對堅挺,但預期短期內同樣受到影響。隨著疫情發展,存續的政信項目或因政府工作重心向防疫傾斜,造成時滯,從而影響按期兌付,疫情較重的區域地方財政壓力加大,影響區域還款能力。但從長期來看,疫情結束後,預期國家將進一步推進基建工程建設以刺激經濟,信託在基建領域將有較好的展業機會。

對於工商企業類集合信託,由於商業活動驟減,短期損失難以避免。“對工商企業信託衝擊相對較大,預計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會有較大下降,隨著疫情警報的解除將逐漸恢復增長,同時針對企業的金融扶持和財稅減負政策也值得期待。”上述分析人士稱。

同時,疫情之下,對信託公司流動性提出更高要求。楊曉東表示,受負債渠道約束,信託公司補充流動性的渠道較少。另外,由於業務發展、化解風險項目等要求,信託公司獲取流動性需求較強。

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方面均呈上升趨勢,風險項目數量1305個,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