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作者 | 一只坚果儿

鲸看 | ID: hualujk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一场疫情,让这个原本盛大的节日失去了往常的热闹喜庆,剩下的只有人心惶惶。面对这场无声的战争,全国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而在这同时,也有一群人带着必胜的信念奔赴一线,逆向而行,他们就是这场战争的战士—医护人员。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疫情肆虐之下,医生这个群体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段时间的微博热搜里,我们看到了因疫情而忙碌憔悴的钟南山院士,也看到了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每每看到这些,我们心疼,我们惋惜,但实际上我们对医生又了解多少?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不了解......这就是人们对于医生的态度。即使网络再怎么喧嚣,大多数人终归还是在旁观。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人们急需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录片《中国医生》应运而生,揭开了医生们背后的辛酸,让人们直观地看到医者的“难”处。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难”于工作强度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不同科室,通过长达一年地跟踪拍摄,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医生的工作日常,镜头之下聚焦的不只是“医者仁心”,还有医生们身为普通人所面临的艰难苦楚。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超负荷”是医生工作的常态,因为病患多,医生只能每天连轴转。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朱良付医生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主任医师。他每天要面对的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脑卒中,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甚至致死。针对这种病情的特殊性,很多大型医院都专门为此开通了绿色通道,朱医生就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组长。为了能够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这条绿色通道需要医生24小时待命,作为组长,只要有病人,朱医生就必须在场,因此,没日没夜地加班做手术就成了常事。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面对着同样高强度工作的还有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的主任医师王东进。王医生被称为是心脏上的拆弹专家,从医三十多年,他已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心脏手术数万例,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一台大手术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在手术台上,医生更需要保持着精神的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放松。长年手术的压力带来的是身体的消耗,王医生的颈椎和腿部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即使如此,王医生依然几乎全年无休,除了日常在医院工作,他周末还会去基层进行下乡讲座和义诊。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其实不只是朱良付医生和王东进医生,大多数的中国医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场手术接着另一场手术,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他们却从未退缩,依旧不辞辛苦地治病救人。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难”于培养优秀医生

前一段时间,陶勇医生被追砍的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陶勇医生今年37岁,年轻有为,是全国最优秀的眼科医生之一,但这次的事件却导致了他的手部严重受伤,无法再拿起手术刀为患者进行手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这次的事件,他未来最起码还可以奉献25到30年的时间,可以拯救无数的家庭,为患者带来光明,但最残忍的就是,没有如果。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培养一名医生难,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更难,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难上加难。朱良付医生在片中就提到过,自己不敢死也不能死,因为要培养出一名像他一样的主任医师,差不多需要25年的时间才可能培养得出来,如果他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片中也有一位年轻的医生,他是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科的住院医生

徐晔。通过徐医生,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医生的成长有多辛苦。住院医生是年轻医生从进入医院到成为主治医师的必经过程。身为住院医生,不仅需要处理本科室病房内的常规治疗还需要在值班时处理急诊科的相关病例,只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才是年轻医生迅速成长的法宝。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难”于医患关系


随着医闹、伤医事件的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对于医生而言,人们的不理解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处。

《中国医生》的开篇就是以朱良付医生的无奈直指医闹问题。患者家属既指责医生,说想把医生撕成碎片,又要求医生为自己看病,在知道医生是好医生的同时也不耽误对医生的投诉。这些无中生有的医闹事件不仅令人费解也让人倍感心酸。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面对这一切,医生对待患者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为了防止医闹,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向家属讲述手术的相关事项并用手机进行录音。这个场景很讽刺也很现实,医生不是神,他们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但有些人并不理解,出了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到医生身上,他们对医生的不信任、不理解,一次又一次地寒了医生的心,医生也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自我保护。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虽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变得艰难,但医生们的那份真挚之心并没有变。把患者当作亲人来看待,这便是他们的大爱,更是他们的医心。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镜头所能记录的只是中国医生的一个缩影,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艰辛与伟大,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致敬医护人员!纪录片《中国医生》用影像记录真实的医者“难”

虽然《中国医生》描绘的并不是当下疫情一线的医生们所面临的问题及日常,但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透过每一位医生的付出,看到身为医者共同的使命感。

屏幕之外,希望大家能对医者多几分理解,同时,也向每一位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