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你贊成嗎?

藍色的憂傷U3


作為寫字肯定是簡體字方便,沒必要恢復繁體字,不過做會書法或者是歷史研究者應該能認能識繁體字。在課堂上繁體字可作為一種知識傳播,因為手機上也有繁體字 ,如果文章打字簡體繁體可以說是一樣的,簡體字繁化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所以懂得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對自己有好處,繁體字更像形對於中國字的來歷和淵源更有幫助。


秦三鳳璧


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我估計全國99%的人不贊成。

我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從漢字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漢字由繁到簡,方便人們學習、工作、生活。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和《簡化字總表》得到實施。現在通用的簡化字,是國務院1986年重新頒佈的《簡化字總表》,總共收錄2235個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2001年1月1日實施。該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一章總則第十七條: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一) 文物古蹟;

(二) 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 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 題詞和招牌的手書體;

(五) 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況。

無論專家如何呼籲恢復繁體字,也無論我贊成與否,目前為止全國人民都在學法、懂法、用法、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

我認為現在大家學習、工作、生活的節奏都快,恢復繁體字不現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一章總則第十七條寫明瞭使用繁體字的情形,很好啊!


英子1164


這樣的人也能是專家?現在的中國字還是很繁,還需進一步簡化,文字只是一個語言的記號,記號就需要簡單,文字的作用是交流,需要繁複的文字嗎?中國有一個字要幾十筆劃,這樣的字真的,需要將筆劃大大去掉,更需簡化。這樣的字如果用在這些專家的名字中間,專家寫自己的姓名,都要用上好幾分鐘,好象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吧?所以文字改革的成功,是毛主席時代的一大功跡,符合社會發展的偉大舉措。


玲玲80468293


強烈贊成!

其一,繁體字,字意完整,是自然規律的體現,符合天道。

其二,簡體字成了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面無麥,運無車,導無道,豈不是可悲嗎?

其三、繁體字是書法藝術的需要,人們都感覺繁體比簡體字好看。

其四、是文化傳承的需要,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字體應相對穩定,變來變去不利於文化傳承,後人看不懂前人的字,看幾十年前的字都成了考古,也是很可悲的事。

其五、計算機的出現,音碼形碼輸入、語音輸入都不影響輸入速度。

所以,恢復繁體是符合天道的好事,只是不知何時能實現,可否實現[what]



清心墨緣


恢復繁體字,我一萬個不贊成。

現代社會高度發達,競爭越來越激烈,勢必會加快學習、工作和生活節奏。我們沒必要在學習和使用上,再增加更多時間,我們要將精力放在提高效率上,而使用繁體字會增加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時間。

繁體字和古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們應該研究它、保留它,但是這個專業的工作讓專業的人去做,這正如同中醫一般。


埃邇


當然反對。繁體字不宜普及,更不宜中國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弊大於利。繁體字可以保留作文字文化和歷史研究及書法藝術。不必開歷史倒車。





海岸清風


繁體字沒有必要恢復,恢復只會增加學生壓力,也是給向外傳播中華文化施加阻力,韓國越南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簡單易學,漢字範圍早就在亞洲普及了,如果恢復漢字使用繁體字,可能連中國的少數民族都普及不了,更不用說外國了,輕重利弊國家應該掂量掂量。


巴山義哥


等他是恢復了繁體字後,我們就吵著要恢復甲骨文!


沅來是澧


堅決不贊成。為何專家不回到古代,過原始生活。穿樹葉獸皮。可以在中小學課本生字表裡備註繁體。


隨緣130165009


文字是做什麼用的,想必大家很清楚,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為什搞好的那麼複雜?

個人認為,文字越簡單越好,這樣更容易學習和普及,有利於閱讀書寫就好。不能否認,繁體字更好的體現了漢字的精髓,不過漢字簡化的幾個字是有限的,根本沒有動了漢字的根本,喜歡繁體字的可以自己去學習,用不著全民普及。理由很簡單,繁瑣難寫,不利於普及,一個工具,用不著搞的那麼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