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交易中,都說供需關係決定價格,那麼技術分析到底有用沒用?

用戶66034096


商品供求關係影響,確實是決定商品價格漲跌的主要因素,技術面指標也是配合在選擇進出場下單交易中的主要參考。個人做交易主要是參考基本面配合技術指標綜合參考來完成每筆交易,所以技術指標,既不能夠輕視,也不建議作為主要下單理由。


交易先生


期貨市場是一個殘酷的市場。

技術分析這個東西也有用,也沒用。這個深得像海一樣,淺得像池子一樣。很多資深的老手們死在了技術分析上,又有多少大佬們倒在了基本面的分析上,到最後莫衷一是無所適從。

從理論上講供需關係決定價格是沒有問題的,很多書上都這麼說,但是市場往往是非理性的,而且非理性的時間有時侯能夠長到讓你爆倉,這時候很多人就開始把技術分析拿出來了,並且由此而發展出了非常多的操作系統,程序化交易等等,然後困惑越來越多,明明已經按技術指標去做了還是賺少虧多。做趨勢的死於振盪,做振盪的死於趨勢。然後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交易的聖燈,卻左衝右突最後死在黎明之前。

那麼技術分析到底有沒有用呢?

對於大資金個人以為還是以市場基本面分析為好

對於小資金以技術分析為好。技術分析有用.但是要用活不能用死。因為書上告訴你技術分析是怎麼一回事了,卻沒有告訴你在所有的行情中基本面分析有效的佔30%,技術分析有效的佔30%,剩下40%的行情你用技術分析不靈、用基本面分析也不靈(這裡說一個例外黃金和白銀這兩個品種有大量的國際市場參與者技術分析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這就是技術分析有時候讓人迷失的原因,還有一個讓技術分析變得更加困難的原因就是程序化交易,當技術指標向上或者向下突破時,你看到了,人家程序化系統也跟蹤到了,本來這個突破人工可能就十幾二十個點,可是程序化交易一但跟進可能就幾十個點一步到位了,你想追加倉位都變得不敢了。

總而言之呢,期貨交易,不變的道路是順勢輕倉 、心平氣和不要用有壓力的資金,幹萬不要用借來的錢生活急需的錢來錢來做交易。






魅影144202541


在商品期貨投資過程當中,影響期貨價格的變動因素是非常多的,不僅有供需關係,還有經濟增速、行業趨勢、貨幣供給、國際商品定價權、國際貿易、匯率、重大國際事件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所以在研究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時,要對國際國內的宏觀基本面要了解透徹,不然就會喪失期貨投資的基礎。

而投資期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風控問題,要對槓桿、持倉比例、資金配置與風險對沖等方面有充分的認知,不然就會在期貨操作中遭受重創,即便你有很好的宏觀分析能力與技術分析能力,如果沒有合理風控做前提,隨時都可能翻船,而遭遇重大損失。

譬如今年國內出現了黑天鵝事件,這種突發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就會出現非常規大幅波動,如果持倉不嚴謹,如果缺乏風險對沖手段,即便你的技術趨勢總體判斷是正確的,但是依然還是要損失慘重,且有可能因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

在宏觀分析與風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技術分析也是很重要的,都是期貨投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所以期貨投資要注重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關注,要重視宏觀與技術緊密相結合的關係,期貨投資的策略與方法都是以這兩大關係為基本核心。

因此在期貨投資中要講究平衡二字,不能過於強調某一方面,那樣會顧此失彼,所以期貨投資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表現,做一個合格的期貨投資者就要全方位地學習,力爭全面。


馨月說財經


商品期貨交易不是研究供需關係就能夠掌控,即使對未來基本面和政策都能夠預期正確,卻未必能夠對應到期貨商品價格上面,預期與當下的實際價格關係總會有偏差,為什麼會有偏差?

這就是商品期貨交易的精要,即持不同觀點的人對某一品種的集合競價,體現在盤中就是短中長在不同週期下的博弈。

不管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分析,終究是分析,分析歸分析,對拐點或趨勢的期盼都是期貨交易者最希望得到的技術,技術只是一門識別的工具,不要看得太重,但也必須要有,這是護身符,安全閥。

交易中最關鍵的是對當下價格時間空間和成交量的解讀,對每個波動的解讀,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個字:量價時空,但真正能夠從這方面入手的卻是少數,大家都是緣木求魚,鄭人買履。這四個字,每一個字都是價值千金。

答案也非常清楚,量價時空是不是技術?


交易札記


很負責的告訴您,有用,非常有用,因為技術分析可以更快更直接的幫助您,規避風險,供須關係都是扯,一切的供須關係都是價格決定的,也是技術分析所能提前分析到的,所以技術分析是一名合格投資者的必備條件,10年期貨人對您的忠告,希望對您有幫助。


山東黑天鵝


在期貨市場中,大部分投資者都是以技術分析進行操盤,期貨界到處都在講技術分析,而且技術分析還頭頭是道;那麼在這個技術分析已經爛大街的時代,期貨靠技術分析還能賺錢嗎?這個問題在投資心中也試問過自己吧!到底靠技術分析能不能賺錢?

期貨市場上的分析流派,無非是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者還經常辯論,到底是技術分析有效還是基本面分析有效,兩派相互排斥。

在我看來,基本面分析也好,技術分析也罷,都是分析,而不是判定,都不能對期貨市場做出準確的結論,大家都是在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市場,從而回應市場,既然如此就無分高下。基本面裡面蘊含技術面,技術面裡面蘊含基本面,對我來說,基本面和技術面是同時的。期貨技術分析已爛大街技術還能賺錢嗎

有人認為,基本面分析更準,使用基本面分析就賺錢,市場中大家都使用基本面,是不是沒有人賠錢;一旦使用了基本面分析就能扭虧為盈了?反之,認為技術分析能賺錢的,是不是根據所謂的技術分析就能賺錢,這也是不完全現實的。期貨市場中,沒有什麼事絕對的,也沒有什麼是肯定的,只有基本面和技術面相互接上,那麼這個賺錢概率相當高。

用系統哲學的眼光來看,我們可以說宏觀經濟是個巨大的複雜系統,虛擬的金融市場是子系統,實體的期貨市場也是子系統,這二者之間有緊密的聯繫,比如說,貨幣、供需,產能、庫存、消費情況等、這些元素的變化,或多或少地都對金融市場中的價格有影響。

基本面分析是試圖整合這些元素,根據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描述出某種結構,建立起某種模型,然後用這個模型來推演下一步的價格變化。同時技術分析經過基本面相互作用關係,而形成一個技術分析派的某種形態,某種價格突破,某種技術分析的點位,所以經過基本面的的作用關係形成技術面,所以在兩者同時預示著一個方向的時候,這才是有較高的賺錢概率。


期貨交易777


供需關係分析與技術分析,是從事物的不同角度來看待問題,目的都是為了賺錢,殊途同歸。

萬事萬物的變化講究平衡之道。當事物變化狀態處於不平衡時,如供需不平衡,則供、需兩端產生勢差,資源如流水一般從高流向低處,直至產生新的平衡。天下大勢,浩浩蕩蕩; 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此為天道。交易者順天道,方能在期貨江湖安身立命。

技術分析,如趨勢分析的重點是觀察事物向不同方向變化的快慢,從而決定自己行動的方向。而事物變動的快慢,可能受偶然或人為投機的因素的影響,而最根本仍是取決於勢,即供需關係。技術分析者可以承擔一定的風險,在變動中快速的改變交易方向,以求獲利; 也可敏銳觀察分析變動各種因素關係(變化速度、價、量),去偽存真,捕捉大勢,決定交易方向。

太極大師,氣定心神,出招必勝; 少林大師,虎虎生威,招招斃命。

作為一個交易者選擇哪種交易方式?因人而宜,可根據自己的習性特點選其一,也可集二者大成,獨創新的交易方式。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只要領悟交易之道,規避風險,出招穩準狠,都有機會成功。


雷達價值投資


這是一個哲學性的問題。

我們來探討一下商品期貨交易。既然是商品決定他就是供求關係。五國際上的供求關係,也有國內的供求關係。比如說我國的這個期貨市場,就像閹割的市場一樣,受到外盤的影響非常大。說國際原油上漲的話,國內的化工都會上漲。這個關度應該有90%。能再說一下國內的供求關係,比如說棉花,如果遇到幾十年不遇的罕見天氣,造成棉花大幅度的下跌。那你說棉花的價格會下跌嗎?肯定不會下跌對吧?我理我理解的農產品的話,主要是它的供給面。 比如說還有黑色系,黑色系當中存在大量的套期保值的專業客戶,還有很還有一般的客戶是投機客戶。投機的客戶是不會看供求關係的。更多的是追漲殺跌。也是市場上所謂的韭菜。

我們再說一下技術面,技術面,比如有k線以及我們常用的一些技術指標。這個有非常嚴重的滯後性。因為這個期貨市場上,我們首先不能預測價格。只有跟蹤價格的走勢,比如說行情上漲的時候,我們做多單。行情下跌的時候,我們做空單。這是我理解的期貨的80%。技術指標的話,他反映的是人的心理預期。所以我們在交易的時候,看到了一個遠期的高點,那所有的交易者都看到了這個高點。如果沒有突破這個高點,我們就會做空單。如果突破這個高點就進多單。因為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在這個地方會有行情。在技術指標上有很多趨勢性的指標,反映的是一個行情的趨勢。因為趨勢上來以後的話,它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比如說這波行情有400點,我們只要能做到中間的200點,100點就可以了。對,基礎指標會滯後。我們不可能從最低點進去。不可能從最高點離場。像我們去拔火車一樣,從啟動以後我們就上車,火車到站以後向返回開的時候就下車。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火車什麼時候動,什麼時候停我們只知道火車動起來不會輕易的停下來。趨勢指標就是告訴你火車已經動起來了。在指標當中也有很多超買超賣的指標。這也特別的有用。這個指標告訴你,火車已經跑得很遠了,有可能會停下來了。如果停下來的話,有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出場點。技術指標當中也有均線,它更能反映一個價格的走勢,更加的簡單粗暴。中裡面有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它的上下就可以明白是上漲還是下跌。我們只需要去追蹤價格的漲跌。

其實我們自己來講的話。技術指標大過於基本面的情況。所以基本面的情況的話,會體現在開盤的價格上。如果說高開基本上是這個產品預期的價格是上漲的。如果低開說明有基本面的情況,影響了價格。因為基本面的情況特別複雜,我們不明白到底是哪一些因素影響的價格。就需要慢慢錘鍊。有一個期貨達人說過很好嘛。我們要讓基本面和技術面達到共振。就是說基本面也看多,技術面也看多,就果斷多單進去。但是這種時候很少很少。比如春節以前的棕櫚油,技術指標上顯示下跌。春節的一個高點,後肯定會下跌又遇到這個病毒疫情。所以棕櫚油跌得很慘。

這個看你怎麼理解吧,如果說你的基本面是大事,那裡把握的行情會非常大,但這個很難,如果你是基本面的大師,你也會賺錢,還會比較簡單。說我們做期貨的很苦逼呀。我們不光要研究技術指標,還要研究這個市場走勢。在電腦面前通曉天下大事。虧錢了還要被家人罵得狗血淋頭。[呲牙][呲牙]


重慶飛天豬


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是指根據過往的期貨市場價格行為,以及應用數學和邏輯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的規律並據此判斷未來可能的價格變化趨勢的分析方法。運用在期貨交易中,則意味著根據過去的價格水平對未來的價格水平進行判斷。其核心思想是期貨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而供求關係則是基本面、人們的預期及各種理性或非理性因素的共同反映,因此期貨市場的供求關係是全部也是唯一需要研究的問題。

曾有專家認為,期貨交易技術分析建立在三大假設上,一是假設市場行為涵蓋了一切信息,其主要思想是認為,影響價格水平的每一個因素都反映在市場行為中;二是假設價格沿趨勢移動,其主要思想是認為,價格的變動是按一定規律發生的;三是假設是歷史會重演,其主要思想是認為,人的心理必然受到某些規律的制約。第一條假設肯定了研究市場行為本身就意味著全面考慮影響價格水平的所有因素,說明了技術分析的合理性;第二和第三條假設使我們運用技術分析能夠找到規律,並可以切實應用在期貨市場的實際交易中。  

交易技術分析一直是一個頗受爭議的領域,有人認為,市場的波動或者價格變化隨機的,這樣一來,技術分析所謂尋找規律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甚至有一些行業從業者在很悲憤的離開這個行業的時候,曾經無比憤怒的說過:“技術分析TM就是騙人的!”一些新手交易者對市場有一定了解後,開始嘗試學習技術分析,不過,縱然交易者開始使用技術分析交易時,虧損依然發生,甚至開始發生較大的虧損,這時候交易者會有很大的困惑,是技術分析不靠譜嗎?不是的,是交易者對技術分析的理解錯了。部分交易者將所謂的技術分析技巧熟記於心,並將它等視為武功秘籍,認為只要照著書本所說的技巧認真修煉,很快就能成為交易高手,市場很快就能成為他的提款機。然而實戰交易中市場往往瞬息萬變,交易者對價格波動大都會始料未及,技術分析的中的技巧只是一種可供參考的建議,技術分析方法有很多,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掌握所有的分析方法,也不要把技術分析當成交易的聖盃,技術分析只是我們交易的工具,交易的成功還是要依靠對交易規則的執行和合理的資金管理。


老陳講盤


商品期貨的雛形是實物(遠期),“供需關係”決定價格有2層含義,一是標的商品的市場供需關係;二是市場情緒對多空資金影響之後形成的資金供需關係。

期貨中在引進虛擬物品如股指期貨等品種之後,大家對市場供需關係的理解逐漸偏重於“資金供需關係”了,也就是說,市場實物的供需關係矛盾會極快以價格的形式同樣在期貨上表現出來,而平時變化最為頻繁的,還是“看多與看空”情緒的資金,這雙方博弈你來我往的過程,形成市場價格起落博弈的主力。

技術分析簡評

無論是股票還是期貨,在所有“行情類”金融交易品種中,無不涉及“技術分析”這門學問。

自從有了技術分析這回事之後,有太多人糾結於“技術分析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如想本質上理解“技術分析”在走勢類的交易中的作用,實際上推理一下這玩意怎麼來的就大有幫助了。

魯迅先生雲過“世上本沒有技術分析,總結的人多了,便有了技術”——開個玩笑。

我的意思是指:“市面上所有的技術分析,其來源和原理,歸根到底都是來自大量業內人士對更大量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歸類、總結之後,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得出的一些列【認為具有一定程度代表性的表現特徵】;並針對不同的形態表現特徵賦予了不同的名稱。

那麼,理解這點後,我們就知道了,技術分析具有這樣的特點:

1】代表性較強

所有技術分析都是來自於“大多數行情習慣的走法”這個特徵,那麼,套用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品種上時,也無疑“總有一種技術 適合他”。

看似是必然的,但是,你得不知道,這種“適合”全部是基於行情走過之後,你才回知道的,對於每一個“基於現在剛開始,以後怎麼走”的行情,你只能對未來的走勢進行“理想中的預測”,那麼到底套用哪一種技術、選擇哪一種參數、適用多長的週期,才是“未來最為符合的”,則變成不確定的了。

因此,當技術的代表性遇到未來的變數之際,技術的作用便被大大削弱了。

2】所有的技術都非常公開、透明

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不管哪種技術,你知道的時候無疑其他人也會知道,理所當然也會包括你的交易對手——該品種的主力!

大家都知道技術的細微末節之時,這項技術的作用還有多大的參考價值呢?

金融市場中,都是高手之間的鬥智鬥勇,你怎麼確定你的對手不是在“利用技術故意誘你上當”呢?

傳說中有“技術指標是可以製造出來的”、“技術都是用來破的”等等說法,也都血淋淋反應了這個市場中博弈的參與者的兇悍!


因此我們大概知道答案了:有一定的作用!

  • 技術分析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因為這就是“大數據的高度總結”;

  • 對後期的技術分析往往結果是不確定的——因為每一個時間點的“下一步”都有可能出現太多的變化,而這種“時間點”也是無法定量、沒標準定位,導致“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 技術分析也是滯後的——行情做出來才是最終的答案,因此,所有“正確的技術分析都是滯後的”——走出來才會驗證你的判斷。


綜上所述,期貨的交易中,其價格走勢是一個多種“合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單純的技術分析對於每個品種後期的預測,肯定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參考作用,但你切不可過分依賴這種“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

要知道,這個市場裡,是“業內所有高手博弈”的存在,你能分析出來的別人肯定不比你差,那麼,要想長期立於不敗之地,進攻與防範,一個都不能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