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的茅臺估值是否偏高?

只是一隻魚


偏高了,而且是高的離譜!

第一,從目前茅臺的收益來說,遠遠是差股市第一老大工商銀行很多的。但是他的市值卻僅比工商銀行少了0.6萬億左右,這明顯不合理。

2018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736.39億元,同比增長26.49%;實現營業利潤513.43億元,同比增長31.8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52.04億元,同比增長30%。與2017年營收增長49.81%,淨利潤暴增61.97%的數字相比,茅臺集團2018年的增速放緩了不少。

“宇宙行”工行發佈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全年營業收入7251.21億元,增長7.3% ;淨利潤2987億元,比上年增長3.9%,歸母淨利潤2977億元。工行2018年度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893億元,每10股稅前分紅2.506元。

與往年相同,利息淨收入仍然是工行營收的最主要組成部分。2018年,工行實現利息淨收入5725.18億元,比上年增加504.40億元,增長9.7%,佔營業收入的79.0%。

利潤差了88%,市值只有差31%?不是偏高,是什麼?

第二,從茅臺目前股價和市盈率來看,也已經接近一個階段性的高位!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4年的時候,茅臺的市盈率僅有8.83倍左右,而那個時候的股價也出現了一個歷史性的低位。

但是這5年以來,茅臺股價水漲船高,一路飆升到了1100元的上方,而他的10年平均市盈率僅有24倍左右,可是如今茅臺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35倍附近,股價和市盈率的曲線也出現了倒掛。

所以,這樣的情況其實只能代表一個現象,茅臺現在是少部分機構資金說話的結構,漲幅過大了,風險大於機會。

第三、機構抱團週期是有時效性的,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尾聲!

我們可以發現,A股每一輪的概念炒作都是有周期的!

在2007年的牛市裡金融,黃金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炒作產品;但是2008年牛市結束以後,風向開始調頭,到了2011-2013年的熊市週期裡,消費概念被機構抱團取暖。

而在2014-2015年的牛市裡,互聯網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炒作概念;但是當2016-2019年的熊市週期裡,機構再一次抱團了大消費概念股。

對於抱團取暖的定義來看,持續加倉並持有一個板塊接近至超過30%,視為“抱團”。

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四次,分別是:

2007Q1-2010Q1 抱團金融持續13個季度;

2009Q3-2012Q3 第一次消費抱團持續13個季度;

2013Q1-2016Q1 抱團信息科技持續13個季度;

如果從2017Q1算正式開始抱團,目前只持續了11個季度。

綜合來看,茅臺確實是已經高估了,並且是少部分資金決定的上漲結果。這種情況難以維持。

股市是有規律的!

沒有業績支撐的,漲起來,也會跌下去,早晚的事而已;

同樣的,有業績支撐的,跌下去,也一定會漲起來,時間的問題而已;

現在的茅臺業績和銷量遠遠無法支撐現在的股價和市值,因此,風險大於機會!

目前來看許多處於高位的白馬股核心資產已經存在一定的溢價,以白馬股指數為例,當前該指數總體PE為15倍,整體估值水平雖不高,但較年初的11倍已經上行近50%,這種貴可能短期內仍能持續,但隨著核心資產的性價比逐漸降低,未來將逐漸迴歸高風險、低收益的局面!



琅琊榜首張大仙


貴州茅臺,A股市場投資永遠的話題,價值投資者的最好標的物,第一隻股價上千的A股股票,每年每股收益穩居第一。9月11日遭重錘下跌4%,12日反彈上漲2.76%,報收於1099元,於是關於其估值討論就這樣多起來了。當下的茅臺估值究竟合不合理,我們來仔細說說。

成長性

貴州茅臺自2001年8月上市開始,公司營業收入由16.18億元增至2018年771.99億元,複合增速達25.53%, 實現歸母淨利潤由 3.28 億元增至 2018 年的 352.04 億元,複合增速達 31.66%。茅臺上市以來,18 年時間,營業收入及利潤增速始終保持正增長。最近8年來看:

最近8年以來,其每股收益逐年遞增,即使受到三公消費的影響,仍舊保持這良好的增長速度。

八年eps=【(28.02/8.44)^1/8-1】*100%=16.18%

大眾消費,白酒行業量價齊升,目前估值合理

大眾消費升級帶動高端白酒價格持續上漲。批價和出廠價不斷走高。批價方面,2016 年以來,茅臺批價呈不斷上升趨勢,從 820 元上漲至目前一批價 2000 元左右;茅臺價格上漲為五糧液、國窖 1573 打開價格空間。出廠價方面,茅臺於 2018 年起上調茅臺酒價格至 969 元,平均漲幅 18%。

產品佈局合理

國酒品牌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當前廠商關係良好,風雨同舟,主主力飛天茅臺和中低端茅臺王子酒、賴茅產品佈局完畢,價格帶更加完善。

對標國際洋酒,還有提價空間

貴州茅臺的估值與國際烈酒巨頭進行對比,當前貴州茅臺 PE(TTM)為 33.3,與百富門(32.0)相當,略高於帝亞吉歐(24.8)及保樂力加(26.3),但與這三家國際烈酒巨頭相比,貴州茅臺近三年營收年複合增速(23.76%)和淨利潤年複合增(20.60%)均遠遠高於對手,相比之下,貴州茅臺的 PEG 水平更低,當前估值並不存在高估的情況。

綜上所述,貴州茅臺還有上漲空間。更貴州茅臺已經由一種消費品逐漸升級成為了一種收藏品和奢侈品。


我是溯源歸一,關注我,和我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溯源歸一


今天白酒股出現大跌,市場普遍出現一個觀點,茅臺是因為估值太高而下跌的。 那麼1000元的茅臺估值是否偏高呢?

要理解茅臺的估值,需要對茅臺幾年後營收利潤的增長做出預判。而茅臺的營收可以分解為量、價兩個因素。

由於茅臺酒的生產需要不同年份的基酒勾兌而成,一般認為當年基酒的產量決定了4年後的成品酒的供給。 從供給端來看,茅臺基酒的產能15年左右是個低點對應在3萬噸左右,而根據現有的規劃,到明年茅臺基酒的產能將達到5.6萬噸,對應2024年4.8萬噸的成品酒。去年茅臺的銷量是3.2萬噸,這意味未來5年可供銷售的成品酒產量會有50%的提升。

普茅當前的出廠價是969元,而終端上賣2500以上。而此次部分渠道出現100-200的回落主要是由於廠家在中秋國慶旺季到來之際加大供應所致。從長期來看,價格的回落有利於出清茅臺部分金融屬性的需求,對未來平穩發展構築基礎。 本質上,茅臺此前價格的上漲還是反應了供需不平衡的經濟規律。根據和經銷商的交流,實際上當前茅臺只能供應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終端和出廠之間的價差以及茅臺緊俏的市場都為明年提價20%左右奠定了基礎。實際上即使不提價,茅臺也可以通過銷售更多的非標產品來提升噸價。 從歷史數據來看,茅臺的價格跟隨居民收入增長,近30年時間複合增速9%左右。展望更遠的未來,茅臺鎮的地理因素決定了茅臺的供給無法無限增長,10萬噸有可能成為產能供給的極限,到達之後長期的供需不平衡將意味著持續的提價。

綜合量價因素,保守預測茅臺5年後淨利潤將從今年的440億左右提升到千億體量,不考慮分紅和投資因素賬面現金將突破5千億,估值可達2.5萬億以上。

(本文僅作為個人投資筆記,不構成投資建議)


泡麵Sir


估值你要看是靜態還是動態,茅臺股價今年已經漲不少了,若單說今年確實現在買入茅臺不如買一些科技股或者醫藥股,不過茅臺酒的價格可是一直在上漲也就意味著利潤不斷的上漲,明年如果股價還在這個水平那就可以隨意買入持有。


波波亞亞好生活


估值沒有絕對的高低。1000元的芧後有人覺得估值高,也有人覺得合理,甚至偏低。主要是受趨眾心裡、供求關係、潛在價值、市場因素等多方面決定的。各人喜好不同感受到的估值高低不一。最終決定它的估值是否合理,是由市場參與者買賣雙方競價共同作用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