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算是古代歷史上合格的軍事統帥嗎?

用戶63497060897


韓信古代歷史上一位謀略無雙、熟用兵法、文武雙全、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的一代名將,也是一位合格的優秀帥才。辦劉邦打下西漢江山立下赫赫戰功,可惜功高震主結局悲慘,功成之後被漢高祖劉邦和呂后設計誘捕,以謀反罪誅殺滅門含恨而死。


小龍女5505


韓信算是古代合格的統帥,理由如下:

第一,韓信創立了一整套軍事理論,他從小喜歡讀兵法方面的書,整天在大街上閒逛。實際上,是在思考軍事理論。

第二,韓信創造了一系列輝煌的戰績。震撼了當世,影響了歷史。井陘之戰打敗了趙軍20多萬人,使劉邦控制的北部地區安全得到保障,又東進攻佔齊地70多座城市,這又穩定了東方。

第三,在項羽,劉邦爭奪天下的鬥爭中,韓信的政治態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說明韓信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一名將軍,又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統帥,最後又成長為決定政治翻盤的軍事統帥,身份和實力的巨大變化是由韓信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奮鬥出來的。

第四,韓信又是一個思賢若渴,虛心求教的統帥。井陘之戰,韓信大軍消滅趙軍20多萬人,統帥陳餘被打死。當韓信聽說陳餘部下有一謀士李左車智謀起眾時,便請來虛心求教,詢問下一步的局勢戰略。這說明韓信具有敏銳的識人能力和長遠的戰略眼光。

但是韓信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悲慘下場說明了這一點。


谷老師


說起古代著名的軍事統帥,大家得腦中一定浮現出很多人,相信韓信在大家心中被想起的次數一定上游之中。在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室的豐功偉績中,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說韓信是那開國第一功臣他也是當之無愧。“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從這之中就可以看出韓信的統軍能力在當時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戰後大敗而歸的漢軍餘部,與劉邦會於滎陽。率兵阻擊楚追兵,漢得以重振旗鼓。其後,獨當一面,開闢北方戰場,為滅楚興漢做出巨大貢獻。八月,以佯作正面進攻、實則翼側偷襲的戰法,破魏軍,俘魏王豹。後九月擊代,擒代相夏說。三年十月井陘之戰,背水設陣,殲滅趙軍,殺代王陳餘,獲趙王歇。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的大膽決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範。四年十月,襲齊,進克臨淄。繼在濰水之戰中,採取壅堤堵水、佯敗誘敵、半渡而擊等戰法,大敗齊楚聯軍,殺楚將龍且,擒齊王田廣。平定齊地後,自請為齊王,致劉邦疑忌。猶一心侍漢,斷然拒絕項羽使臣及部下謀士勸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遊說。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戰,指揮漢軍聚殲楚軍。

從韓信的諸多領導的軍事作戰中,就可以看出韓信的統軍率兵的領導能力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歷史365


大漢淮陰侯

軍事上來說,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瓦罐渡河破魏王,背水一戰誅陳餘,徇趙脅燕定齊,以斷河計破楚軍二十萬殺龍且,再垓下合圍破項羽。功無二於天下這幾個字,實在是當得起。從戰爭過程到成果,都是教科書一般的怪物。

衡量 一個歷史人物厲害不厲害,不要和後世來比較,因為後世的人可能擁有更先進的時代背景下的學識和眼界等等。如果說非要開天眼的話,那麼現在一個軍校的畢業生,從戰術的理論知識儲備都有可能完爆古代的名將。衡量一個歷史人物,要和他同時代的人來比較。而韓信,我個人對他的評價是:千古軍神!戰術和戰略同時達到S級的頂級大神!絕對統帥戰神級別。


多多77535446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當然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統帥。

在中國古代,是以近距離交鋒的冷兵器為主,西漢大將軍韓信從一個家境貧寒的無業青年,憑藉著震古鑠今的軍事指揮才能,逐步成長為用兵如神的大將軍。可以說在沒有韓信軍事才能的幫助下,劉邦早已被項羽所滅了。

按照史料記錄者的慣例,介紹一個人都會從私趣入手的。韓信也不例外,說他是無業遊民,因為他種地、經商都不幹,只能賴在別人家蹭吃蹭喝,他可以在戰爭進入焦灼狀態下,用很短的時間得出敵我雙方剩下所有士兵的數量。

在韓信貧困潦倒的時候,一幫仗著自己有點兒錢的子弟經常拿他取笑。有一回,有一個殺豬的年輕人就當眾攔住韓信,說:“瞧你小子長了個傻大個兒,腰裡還裝模作樣彆著把劍,其實就是狗熊一個吧!嘿嘿,說你呢,你還不服?你有種敢拔出你的佩劍來捅我嗎?來啊,捅啊,不捅那就從老子的褲襠下鑽過去,今兒就饒了你!

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韓信沒有憤怒,沒有狼狽,沒有申辯,也沒有掙扎,只是死死地盯著那個傢伙看了一會兒,一言不發的看著,慢慢地俯下身子從那傢伙的兩腿之間爬了過去,這就是耳熟能詳的“胯下之辱”。 這件事情也為韓信的孤傲性格埋下了伏筆。

看似是好漢不吃眼前虧,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舉動。但他形如乞丐的生活卻隨身佩戴著一把劍,在當時,男子佩劍可不是表示他就是劍客,而是一種貴族身份的象徵。韓信就是破衣爛衫的模樣也說什麼不肯放下這把長劍,就說明,在他的心裡,一時的落魄樣子,寄人籬下,自己怎麼可能跟一介草民相等同呢。

所以,在韓信的內心,這樣的對手根本不值得一提,就連和他們爭論都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這種心智極高的孤高雅士時時都在等待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即使沒有機會也會創造表現的機會,一旦獲得表現自我的機會,那就斷斷不肯錯過的。

後來的暗度陳倉,韓信明修棧道,將己方的軍事意圖及戰略部署隱藏得滴水不漏,從而獲得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功效。 轉瞬即逝,到現今,科技的發達,軍事已不如以往平面對峙的戰術,因此已無人再用奇門于軍事上了。但是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情卻仍是息息相關的。


湯姆貓談歷史


韓信可謂古代歷史上一流的軍事統帥,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被奉為“兵仙”。

作為統帥,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後世對韓信的軍事才能評價極高。

定三秦之戰

韓信採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策略,突然襲擊章邯,佔領關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三秦之地,韓信初戰告捷,樹立威信,軍事才能首次被肯定。

井陘之戰

韓信背水列陣,先命士兵佯裝戰敗,引誘趙軍來攻,漢軍無路可退,只得背水一戰,趙軍久攻不下,返回大營時,韓信早已命漢軍拔下趙軍旗幟,換上漢軍戰旗,趙軍頓時驚恐,瞬間潰敗,井陘一戰,韓信以三萬漢軍打二十萬趙軍,兵法運用可謂爐火純青,一戰成名。

濰水之戰

韓信先是命士兵用草袋裝沙,築一水壩在上游截斷濰水,再引誘龍且進攻,待龍且進入濰水下游,再命人推倒沙囊,河水猛漲,二十萬楚軍瞬間死傷過半,龍且被殺,韓信用兵非常靈活,每次都能切中對方要害,經此一戰,奠定了漢強楚弱的格局。

垓下之戰

韓信指揮聯軍將項羽合圍,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攻心為上,命漢軍日夜歌唱楚歌,楚軍鬥志瓦解,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烏江自刎,韓信滅楚立漢,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這過程中,韓信的軍事才能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韓信不愧為戰爭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猴小西讀歷史


一是韓信的出生肯定是平民家庭。如果他是貴族家庭,他後來闊了以後,他肯定會吹他自己的祖上。就算他不吹,史官也會幫他找祖上的譜系。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出生平民家庭的韓信,是沒有機會讀書,尤其是讀兵書的。

二是秦朝打進韓信家鄉的時間是公元前224年,韓信出生於公元前231年。秦朝建立的時候,韓信還是兒童。那時候秦朝雖然還沒有“焚書坑儒”,但對兵書武器這些,已嚴格控制,韓信想要讀到兵書,也沒有好機會。

三是從韓信後來的一些實戰情況來看,似乎並沒有一個戰例,與前期的某次戰爭相像。所以他也不大像看過兵書的樣子。

既然韓信讀過兵書的可能性不大,那麼,他的戰爭天才從哪裡來的呢?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韓信從小不務正業,不務農,不經商,也不給人送禮打點求仕途,他整天在街頭上混,應該是聽過不少春秋戰國時期戰爭故事的。從他經常屁股上掛一把寶劍可以看出,韓信最感興趣的,就是打仗的事情。這些故事在民間流傳,韓信肯定收集到不少,他在這些故事裡也肯定悟出了不少。

第二,韓信小時候到處混飯吃,《史記》上就記載過他在一個亭長家混飯吃的事情。他因為吃百家飯,很可能就從別人那裡看過一些書。不一定是兵書,但這些書可能對他有一定的啟發。

第三,韓信在正式被劉邦封為大將,帶兵打仗前,跟過項羽等很多人。雖然並沒有帶兵打過仗,但是見習過不少時間。所謂“法乎其上,得乎其上”,尤其是跟著項羽這樣一個常勝將軍打仗,肯定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他還對項羽的一些戰法,還會提出自己的意見。

歷史上沒有記載韓信讀軍事書的記載,那麼韓信的軍事知識是從哪來的?

第四,韓信博採眾長。最早他帶兵打仗的時候,特別重視網羅人才。比如他背水一戰打敗趙軍以後,立刻想辦法把趙國最有智謀的李左車給抓到,引為上賓。正因為他網羅了不少人才,這些人才和他互相激發,因此他自己也進步了不少。

第五,韓信最先和六國打仗的時候,其實還體現不出他的才華。因為六國的那些人,其實一個個都是蠢材。韓信稍微動動腦筋,都能打贏他。最重要的是和項羽打。而這個,他是佔有優勢的。因為他跟著項羽幹過很長一段時間,對項羽特別瞭解。可以說,他是特別能打項羽的一個人。從垓下之戰他採用“四面楚歌”打敗項羽,就可以看出,他很清楚項羽對士兵其實比較刻薄的(坑殺秦降卒20萬人就是一個證明),不太重視士兵的思想工作。因此,一曲楚歌,就讓項羽的士兵們跑了一大半。(參考資料:《史記》)


慕容煜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平定三秦,逼得大秦最後一代名將章邯拔劍自刎。然後,滅趙破魏降燕滅齊,一身亡五國。背水一戰的經典戰例,木罌渡河,水淹龍且,最後垓下合圍項羽,四面楚歌,可憐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後烏江自刎。是大漢之所以能得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平生幾無敗績,以少勝多,不愧“兵仙”之名。大漢天下,一半以上的疆土都是他打下來的。縱觀千年歷史,試問有幾個統帥能夠做到這樣一種程度?


扯淡的歷史


如果說誰是漢初最聰明的人,最會創新的人,恐怕非天才軍事家韓信莫屬。

韓信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楚漢時期戰必勝,攻必取的大將之才,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項羽的痛失江山。項羽失韓信,亦成項羽不識人才,不會用人的典範。而深入研究歷史可以發現,以韓信的事例來說明項羽不會用人亦不符合當時情況,完全是“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傳統觀念作崇。


歷史總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