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沒變,存款利率可能因為新冠疫情再次下調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已經快一個月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引發的蝴蝶效應越來越強。

疫情剛開始時,只有餐飲電影旅遊這些企業因為無法營業遭受巨大損失。

疫情開始往全國範圍內擴散後,大量中小企業開始成為無法開工的受害者。

現在,可能需要降低存款利率來幫助全國的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傷害開始顯現

為了控制新冠病毒在全國範圍內的擴散,全國各地都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來限制人員流動——不能上街,不能娛樂,不能聚集。

正月初七本來是大部分企業開工的日子,但是作為人員聚集的另一個大戶,企業也很害怕。一旦有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被確診,整個廠都會被封閉,安全起見直接延後復工。有些特殊的企業自己倒是願意復工的,可是沒有工人,有些地方不允許人出去,有些則是不允許人進來,復工了生產線上也沒人幹活。即使有些企業通過本地招工解決了人的問題,生產經營依然很難恢復正常,因為它的供應商或者客戶可能沒有開工,他們也就沒有了原材料或者沒有訂單。

不管是什麼原因,絕大多數企業目前的狀態就是復工難,正常經營難。

不能正常經營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員工工資要發,房租要繳納,而企業的現金儲備卻很少。大部分企業的現金儲備都很難撐過3個月,沒有了收入,企業可能就要倒閉。

4年多沒變,存款利率可能因為新冠疫情再次下調

疫情管控帶來了企業復工難

中小企業的負擔最後都會轉移到銀行身上

受到直面衝擊的企業中,餐飲電影旅遊業是最慘的,即使疫情被控制住,人們出於對病毒的恐懼也會盡可能地減少外出和聚集,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5月甚至更久。很難想象有多少企業的現金儲備能撐到那個時候。大眾消費領域中有大量企業倒閉已經無法避免,而這些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動用了銀行貸款來增加備貨和加大廣告投放以迎接一年中最大的旺季,現在這些支出都打了水漂。企業倒閉後,原先借的銀行貸款就變成了壞賬。

工業企業受到的衝擊要小很多,但是損失已經沒有辦法避免了。這幾年經濟本來就不好,大部分製造業的淨利潤都只有10%不到,2-3個月無法正常經營帶來的損失可能就是一家企業全年的淨利潤。為了幫扶這批企業,國家已經要求銀行針對部分產業降低貸款利率了,比如針對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銀行要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於1.6%。

4年多沒變,存款利率可能因為新冠疫情再次下調

通過降低貸款利率給企業減負勢在必行

銀行給了企業的優惠本質上還是從銀行自己口袋裡拿出來的,假如原先1萬億貸款按照5%放貸,現在只能按照4%放貸,優惠的1%就是銀行少賺的利潤。

增加的壞賬損失以及優惠貸款利率減少的利潤依然不是全部,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都在居家隔離,大部分的資金都沒有在實體經濟中流轉,而是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在銀行沉澱了下來。假設原先銀行有1萬億存款,現在就變成了1.5萬億,多出來的5000億就要多付存款的利息。

顯然,只要疫情帶來的管控持續下去,銀行的損失也不小

給銀行減負是必然的,未來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概率大

如果把銀行比作一家企業,貸款是銀行的收入,存款跟員工工資這些是支出。貸款端壞賬和降低利率必然會減少銀行的收入,要儘量減少銀行的損失就得降低銀行的支出。國家已經號召了疫情期間不得裁員,銀行肯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量裁員的,那麼,降低銀行支出的辦法就只能是降低存款利率了。

從實際角度,這條路也走得通。

我們的存款利率最後一次調整是在2015年10月24日,調整後的存款基準利率如下:

4年多沒變,存款利率可能因為新冠疫情再次下調

2015年的存款基準利率

最新的存款基準利率中,1年期的基準利率依然由1.5%,而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依然能以協議存款的方式從銀行拿到2%以上的利率。也就是說,1年期存款利率至少還有0.5%的下調空間。

2019年12月的數據,全國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8萬億,如果存款利率下調0.25%的話就可以為銀行節省4800億一年,足夠銀行為企業減負了。

存款基準利率下降不止利息少了這麼簡單

從絕對數額上,存款利率降低0.25%的影響是不大的,按照10萬算,一年也就少了250元,大不了當作疫情捐款了,但是後續的影響不小。

存款利率降低後,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將錢取出來投入到其他領域的投資中,可能是股票,可能是基金,也可能流入到大宗商品中了,市場中的錢多了導致通脹是無可避免的。通脹加快,錢的增值速度卻降下來了,存款基本利率下降後,餘額寶的收益率會下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下降,P2P這些又不敢買,錢放銀行裡基本上沒有任何收益。如果沒有能力跑贏通脹,手裡的錢貶值了,也是在為疫情做更大的貢獻了。

迎接存款基準利率下降,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