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好的985大學的考研複試本科實習和科研經歷重要嗎?為什麼?

醜小兔


比較好的985大學的考研複試主要是怎麼來進行的?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個是專業課的筆試,第二個就是口語,英語面試,第三個可能就是面試,首先我認為如果你的英語和專業筆試都不差的話,那麼就來到了面試這個環節,在面試的過程當中,老師可能會提問你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呢,涉及到範圍比較廣啊,有的是專業問題,有的是生活問題,還有可能是你的本科期間的一些問題,如果說你的專業瞭解程度非常的高的話,那麼我感覺你的複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說你的專業也不是特別的瞭解啊,你也沒有很多的其他證書,那麼你的競爭力並不很大。科研經歷只能說是一個亮點,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他是一個加分項,絕不是一個減分項,也就是說,它能夠導致你跟其他人複試成績會拉開


兩隻小孔雀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考研複試往往比較注重考生的三方面能力,分別是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其中學習能力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來支撐,而實踐能力則需要實習和科研經歷來支撐,所以本科階段的科研經歷對於考研複試還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通常來說,知識結構可以通過筆試成績來體現,不少重點高校幾乎會考察本科期間所有的專業課知識,這也是導致當前考研複習壓力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實踐能力的考察,不同的高校和專業有不同的考察方式,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可以通過上機考試的方式來考察考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然後帶著上機考試的結果來進行面試,而面試環節將進一步瞭解考生在本科期間的科研經歷,以判斷考生的科研實踐能力。

通常來說,考研複試的面試成績佔比會比較大,而要想在面試過程當中獲得更好的成績,一定要呈現出自身的科研實踐能力,比如參加過專業比賽(級別越高越好),參見過老師的課題組,或者是有過實驗室的科研經歷等,這些對於考研的面試成績都有比較積極的影響。另外,如果在本科期間發表過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也會有一定的優勢。

當然,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是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所以即使沒有過科研實踐經歷的學生也有機會走進研究生課堂。對於沒有過科研實踐經歷的考生來說,應該在複試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出自己的學習能力,這一點還是比較重要的。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比較重要!因為自本科開始到博士三個階段,要從知識階段向能力階段過渡。你到了博士階段主要考察你的能力。本科階段還主要以知識為主,能力考察為輔!但到了研究生階段,考察你的能力就會再上升一個臺階。你的實習、科研都成為考場能力的重要表現和依據。如果你的實習很一般,你的本科論文沒有任何創新和特色,都將會影響你的錄取!因為你上了研究生,6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用來進行研究的呀,你沒有研究能力,上什麼研究生?哪個導師會錄用你?屆時你設計不出實驗方案、不願勤奮努力、沒有創新意識、寫作不出研究文章,哪個導師願意接受你?

所以實習、科研都是考察你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對於許多學生實習就是到一些單位上上班,沒有任何研究、能力、創新表現。錄取單位只能通過別的表現:比如參加過什麼社會活動?公益活動?本科論文?是否在學校做過學生會幹部?團幹部?參加過什麼比賽?競賽?等,來初步考察綜合能力。

在這實習階段,如果你能跟著本校老師做點科研活動,或者到企業幫助人家做點設計、研究類項目,無論結果如何,都對你的錄取有幫助。


京都老客41118


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所以對學員來說,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就像你聽人說話一樣,有的人覺得他說的快,有的人覺得還可以,有的人甚至討厭,如果你購買一個課程,剛開始,就已經討厭了,那是無法接受後面的內容的。

但話又說回來,有的老師好像是很會總結,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後面你自己因為沒有堅持,也就白費了。所以這東西還是得靠自己,帶著很喜愛的心去接受,去學習它,很快你會得到快樂,你快樂了,就有良性循環啦!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