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论文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的人物形象分析

许金萍

摘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他具有才华与智慧,同时又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一直坚信上帝的不存在。作者在他身上展现了天使与魔鬼两种力量的对抗与斗争,从而显示了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兄弟》上帝 魔鬼 聪明 极端

《卡拉马佐夫兄弟》讲述了卡拉马左夫这个大家庭的两代人生活,二儿子伊万在主要的故事情节和线索中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他和父亲没有明显的冲突,但其实杀父故事的悲剧是他一手造成的。没有他对父亲私生子的思想的灌输和影响,没有他高举的“一切都可以做的”理论,就不会酿成最后的悲剧。他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作品中他与啊辽沙的对话中,也体现出他是一个魔鬼的化身。

一、伊万的无神论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老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伊万是位无神论者,他是狂热理性主义者,他不相信上帝,认为人才可以主宰世界。所以他说相信心灵的提示。在第五卷第四章中,他对啊辽沙说:“他们偷吃了上帝吃的禁果,像上帝一样能知道世间磨难,现在他们还不断偷吃禁果 。但孩子们什么禁果也没吃过······如果在这世界上他们也承受巨大的痛苦。那显然受父辈的牵连,再比如说,土耳其人很有乐趣的折磨孩子。他们用匕首剖开孕妇的肚皮将孩子从中挖出来。或者将母亲怀里的孩子抢去,将婴儿斗乐,婴儿咯咯咯得笑了起来,土耳其人却突然举起手枪瞄准婴儿扣动扳机,把他的脑袋打得稀烂。他们一点错都没有,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1】

伊万举出一系列的杀害儿童的例子,他觉得这些伤害儿童的犯人就是人创造出来的魔鬼,但是上帝却没有出来拯救这些无辜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他觉得上帝是人创造出来,因为他看到这些虐杀儿童的残忍行为,上帝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装聋作哑,不维护正义。这给伊万带来极度心理伤害。他不相信上帝真的存在。

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的名言贯穿了始终:“如果没有上帝的,一切都是允许的”【2】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结论。然而正如有论者说的那样,在荒诞的哲学的所有的形式中,如果没有上帝人该怎么办?这始终是推论的起点,现代虚无主义者经常挂在嘴上。

伊万说了让人们恐惧了几千年的关于生命的事实,苦难没有终结,生命没有价值,在面对虚无,人们不敢拥有自由,一旦让相信面包的人们相信了自由,那他们用这自由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会——放弃他!哲人罗赞诺夫如是说:“宗教大法官的传说是最具毒性的一滴毒液,它终于从我们已经两个世纪的精神发展中分离出来了,流了出来,巨大的绝望,巨大的悲伤……”【3】这所有的一切表明伊万并不相信上帝,并且觉得上帝没有任何用处。

二、伊万的智慧

伊万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宗教大法官》这一章中,他的聪明发挥到极致,这一章都是在描写伊万,是作品的核心。他在这里提出了三个问题,并且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因为这三个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试探,而是一种监督与考验。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天上的食物”和“关于地下的食物”,上帝要求人人都要追求天上的食物,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软弱无能,所以他们做不到的,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却一直信仰着。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奇迹、神秘和权威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对基督提出了挑战。那些弱者不能忍受强者所忍受的事物,他们究竟有什么错呢?屋里承受这么可怕的赐予,软弱的灵魂又有什么错呢?难道上帝真的只是为少数的选民而来吗?如果是,那么这就是一种神秘。但是,如果本来应该拒绝神秘的上帝又再制造着神秘,又怎能让那些软弱的人类相信他。如果他是为那少数的强者而来,其余更多的人为什么要相信他?这样看来,似乎所有的责任和所有的错误都不在人类身上,而是归结到上帝的身上。

第三个问题是:人类如何创建一个和谐一致的世界性整体。这个问题与自由息息相关,上帝给了人类自由,并且把人类抬高了,然而却让人类产生了骄傲,并制造出大量的混乱,魔鬼却给了人面包并让人变得驯服和安宁。在这里,伊万并没有针对上帝,他只是针对以上帝之名对人类进行专制统治的罗马教会。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指责的,教会既藐视十字架上的主,也藐视人,他知道人类没有能力忍受耶稣给予他们的自由,于是就把魔鬼的事业变成自己的事业,并承认在与荒野里魔鬼决斗中被拒绝的奇迹——神秘——权威的三位一体。教会使人得到满足,并教导他们如何崇拜建立在国家与教会同一基础上的权利一样崇拜世俗的神秘。伊万希望通过批判伪上帝(教会)来接近真正而唯一的上帝。

总的来说,《宗教大法官》这一章体现了伊万的大智慧,也体现他对人类的残酷的爱。“俄罗斯思想中揭示了人的自我确证的辩证法。由于俄罗斯民族好走极端,所以他的人性能够兼有残酷的特征。”【4】他虚构宗教大法官的故事实际不是想逃避,不是想否定最高信仰,而是希望找回不被珍视而绝对的信仰,并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幸福。所以,代表魔鬼的伊万其实不是恶,而是恶的一种反衬,一种更彻底的善。

三、伊万人性之恶

伊万作为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极力想突破现有的信仰体制,尝试: “是不是什么都能做”所以他策划杀死父亲想占有米卡的妻子。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中,啊辽沙注重行动,而伊万注重言语。从话语的力量上看,伊万自然是雄辩的。他有强大的说服才华,也因此间接导致他的兄弟斯梅尔佳乐夫杀死了父亲。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杀父的庭审即将开始之前,伊万与魔鬼进行了一场强烈的辩论赛。第一部第三卷在杀父的前夜,父与子、兄与弟之间的矛盾已经到风浪的尖口,在第四部第二卷中,即伊万和斯梅尔佳科夫的三次会面。伊万的精神得到彻底的崩溃,当他知道斯梅尔佳科夫是听了自己的言论去杀死父亲时,他完全的不相信,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非常震惊。

“一个人怎么不嫌恶心,咱们面对面的坐着,干吗还要你坑我我坑你,要演什么滑稽戏?难道你想把一切责任都往我身上推吗?人是你杀的,你是元凶,我只不过是你的走狗,我按照你的吩咐办事。”【5】

“干,难道是你杀了父亲?”伊万浑身发冷。

他的脑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浑身发抖起来……

伊万的恐惧是真的,他颇为吃惊,眼睁睁的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真你什么都不知道?”他不相信喃喃道,对伊万一脸假笑。

自始自终,伊万一直目瞪口呆的望着他。这也证明了伊万的信念:没有上帝就什么都可以做。其实是不成立的,此时,伊万身上怀疑主义最为深刻,但是精神世界是永远也跨越不了的。

当时,杀死父亲的斯麦尔佳科夫上吊结束了生命,而伊万在卧室里病的非常的严重,在脑炎发作的前夜,魔鬼处理了斯麦尔佳科夫下去地狱的手续以后,就静悄悄来坐在伊万对面的沙发里。

他就那样静静的坐着,他的打扮,看上去是一位老爷爷,或者不如说是俄国的某一类绅士,年纪已经不轻了,衣着打扮有些落魄。这绅士很像在奴制时代曾兴旺得意的那种游手好闲的地主。他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上等社会的人,曾经有过广阔的交游,也许至今还保持着,但是在度过了青年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后,再加上农奴制新进被废,渐渐变得很贫穷,似乎变成了一位高等食客,经常出入一些好心的老朋友家里。人家之所以乐意的接待他,是因为他总是还算是个体面人,甚至不管到谁那儿,总是可以占一席之地,不过自然是只能敬陪未座。

在第四部《魔鬼.伊万•费多罗维护奇的梦靥》一节中,表示出伊万的是一个魔鬼的身份。在很早,他与啊辽沙的对话中,伊万说:啊辽沙,你往左,我往右。”【6】在俄罗斯人眼中,左边是天使的代表,右边是魔鬼的代表。我们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看到啊辽沙是天使的代表,而伊万明确地提出,自己不会站在天使那边,他从不相信上帝。但是在这节中,魔鬼不定时的冒犯伊万时,伊万非常愤怒,他不定时的向魔鬼呐喊:“不,你不是独立的,你是我,你就是我,别的什么都不是!你是个无聊的东西,你什么也不是,你是我的幻想。”【7】即使伊万明白,那个魔鬼就是他内心的魔鬼,他拼命和它作斗争,但是终究无法战胜他。

毫无疑问,伊万也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他说:“我不愿意有和谐,为人类的爱不愿意有和谐,因为和谐是个高价的商品,我没有那么多钱去买那个商品,我连进店的入场券都买不了,我现在就退出,我相信,只要我做人诚诚恳恳,就应该还退还,并且越早越好。”【8】他非常的坚定,他坚定自己的选择,他做了魔鬼,无论啊辽沙如何的感染他,他都用他自己超高的雄辩才华去战胜啊辽沙。虽然他也会受到阿辽沙的影响,内心也曾动摇过,但却始终无法战胜内心的魔鬼。

总之,《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它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自由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伊万在与这两种力量的对抗中,显示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的。

参考文献:

【1】【2】【5】【6】【7】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 北方文艺出版社 吴琼 译 2013 254.270.652.658.668

【3】姜桂栩.杀父情节与上帝的存在--《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神学解读 〔J〕.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褚洁滢.倾听对话——从巴赫金对话理论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D〕浙江 浙江大学 2016年02月01日

  • 【8】李平 俄罗斯的魔鬼——伊万•卡拉马佐夫 重庆科技学院报.2009年 0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