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近日,網絡大電影《法醫宋慈》正式上線。由胡瀚執導,於震、許夢圓、潘長江領銜主演。兒時對於宋慈的印象,大多來源於童年的電視劇。一直以來同題材的網絡大電影,鮮有出現。

本身這個劇名就並不貼切,在唐宋時代並沒有法醫這樣的稱呼。一般稱為仵作或者是行人,《法醫宋慈》這樣的劇名難免會讓人有種現代劇的感覺,一上來就犯了這麼低級的錯誤。當然,前有《法醫秦明》問世,在蹭熱度方面,網絡大電影一直“深諳此道”。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於震,潘長江領銜主演,一位是常年遊走在"抗日神劇"邊緣的於震,一位是喜劇明星潘長江,兩人是否能夠在這部大電影中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很多網友對此保持了疑問。當看完此片之後,疑慮全消:剩下的就是事實——他兩真不存在化學反應。

故事內容粗糙:

看到劇名,就知道這部電影肯定是破案劇。故事的內容自然也是不復雜:一句話總括,電影本身講述了一個二十年前冤死家屬復仇的故事。這個作為電影的敘事主幹是沒有絲毫問題,但是過分突出懸疑性為噱頭而忽略了劇情本身的合理性,電影整體缺少質感。著急用對白過渡以此來揭示劇情,讓整部電影的懸疑性大打折扣,缺少了一種揭秘的期待感,因為此時的觀眾早已知道了兇手是誰。早早知道了兇手是誰,說好的破案懸疑呢?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還有作為領銜主演之一的潘長江飾演的知縣大人,更是被網友吐槽為可有可無的人物,即使是去掉了潘長江這個角色,也是絲毫不影響劇情的發展,這就尷尬了。陷入“可有可無”的境地,本身電影劇本就立不住。潘長江唯一的貢獻了就是製造笑點和抖包袱,畢竟網絡電影的主角是於震飾演的宋慈。

好的劇本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於震作為主演,當然了這個角色確實不適合於震出演,於震對於角色的把控雖然四平八穩,但著實沒有什麼亮點可看。雖然在此前導演聲稱多次打磨劇本,力圖將宋慈重現出來,但是很遺憾他沒有做到。

以往對於於震的打開方式,似乎只有戰爭劇。最近幾年隨著抗日神劇的熱播,張子健,於震,王新軍成為抗日神劇中的代表人物,因為角色的固化,一看到這幾張面孔就讓人忍不住想要換臺。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昔日精品:

很多人對於宋慈的印象大多是來源於99年TVB拍攝的《洗冤錄》,TVB刑偵題材的影視劇不在少數,《洗冤錄》更是其中為的精品。輕鬆詼諧的人物日常,環環相扣的案件,再加上一波三折的破案過程,讓人被"懸疑"吸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幽默和詼諧的現代口味。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其實內地在05年也拍攝了一部關於宋慈的電視劇,在當年一舉拿下了收視冠軍。由何冰,郭達等明星主演的《大宋提刑官》,相較於港版而言,這部劇更多的是探討人性的過程。該劇總共有52集,分為十一個案件。兜兜轉轉讓你猜不到兇手是誰,每個細節環環相扣,沒有一個多餘的地方。更多的還是探討故事背後的人性,反映時代現狀和傳達出精神內核,多了一些歷史的厚重和嚴肅。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案件只是承接故事的載體,真正的矛盾還是人物之間不同的價值觀。宋慈經歷了父親自盡、摯友慘死、同窗貪墨、岳父栽贓等事件,他仍能初心不改。但是最後的宋慈將自己的畢生心血付之一炬,對這個社會開始迷失。譬如刁光鬥(郭達飾)是本劇中最讓人驚喜的人物之一,作為一個深諳官場之道的老油條,可以說是宋慈的人生導師也是宋慈為官路上的勁敵。郭達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卻能將一個貪官,權商的奸猾狡詐演繹得淋漓盡致!

何冰和一眾實力演員演繹的《大宋提刑官》,不同於以往的刑偵劇,注重案件的懸疑性和波折同時將故事的主要方向放在了人物塑造上,讓人物充滿了真實和鮮活。劇情環環相扣卻又嵌入了人性故事,帶給公眾更多的還是反思。

對不起,於震,你真不適合演宋慈

此前有電影人說:"投入的成本決定了回收的成本",作為網絡電影的《法醫宋慈》想要產出被觀眾所認同的電影,道路還是非常的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