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有约 一一邴集乡“战疫”侧记 (文 张玲)

黄昏有约 一一邴集乡“战疫”侧记 (文 张玲)

正月十五,元宵节。

已是黄昏,本该万家灯火、欢度佳节的邴集乡,却剪纸般镶嵌在胭红的暮色中,呆板而沉寂。

乡卫生院。确诊病人小赵爸爸的手机里,准时地响起了焦乡长那沙哑而疲惫的声音:“老赵呀,吃住还习惯不?”老赵双眼微红,声音哽咽,“焦乡长,都怪我们父子,给父老乡亲带来了灾难,可您百忙中还记挂着俺,唉,俺真是对不起您和乡亲们呐!”“呵呵,这是天灾,也是人祸,不能全怪你。放心吧,你儿子的病情已得到控制,不会有危险的。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用不了多久,病毒定会清除,你父子定能团聚!哈哈哈…”听着乡长这洪亮而自信的笑声,老赵竟舍不得放下手机。

餐桌上,饭菜里飘着温馨,红酒里弥漫着热情。赵大村小赵刚拿起筷子,手机却搅局般闹了起来。卡点该换岗了,小赵一脸歉疚的对妻子女儿说:“防疫卡点有事,得赶紧过去,你看……”女儿十分生气,“不听不听,大猪蹄念经!就不准你走,十几天才在家吃一顿饭,今天是元宵节啊……”妻没说话,转身进屋,拿个口罩,默默地给他戴上……

东张村 村主任刘长海,三十多年酒龄,顿顿无酒不欢。可今晚却泡面一碗,清茶一杯。几个同事调侃他:“老刘呀,大十五的,不弄两杯解解馋?”老刘一脸得意,把鼻子紧紧贴在酒精桶上:“哈,还喝什么酒呵,天天闻酒精更过瘾!”

温寨村 85岁的老党员温同德,上午挨家挨户发宣传材料,下午在卡点站岗值班。直到看见东升的圆月,他才想起独自在家的孙子。临走时还再三嘱咐,“值班警醒点,我给孙子煮碗元宵,马上就回!”说完,拍拍酸疼的膝盖,向家中慢慢挪去。

邴集乡扶贫站站长王莉莉,从值班起,一次都没回过家。我问她,不想家吗?她说不想回去,自己天天在外面,怕回去对家人不好,怕把病毒传给家人了。只是每天按时和家人视频。说完看看手机,笑着对我说:“哈哈,再过一会,就可以和孩子视频啦!”说话间,一脸的温情和幸福。不知为何,我的心都是酸酸的。

胭红散去,乡路上车灯次第驶进,哦,各地捐献的防疫用品如约运至:

黄昏有约 一一邴集乡“战疫”侧记 (文 张玲)

安徽天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捐酒精500升,支持邴集乡疫情防控工作:

安徽长勤医疗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友学,为邴集乡捐赠酒精80桶,84消毒液60桶, 为东张村捐赠40瓶消毒液、37桶酒精、48桶84消毒液;

佳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赠方便面15箱、火腿肠20箱和纯牛奶20箱;

好又多超市也捐赠食品助力防控疫情;

安徽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佰林有限公司等都纷纷伸出了援手……

市直单位和帮扶部门,界首市扶贫办、界首市统战部……村民们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

也纷纷出手……

不知何时,胖胖的月亮,蹲上了柳树稍头。剪纸般的乡村夜景,突然间明亮生动起来。

看着月光辉映下的点点车灯,阴暗多日的心境,豁然明亮起来:

是呀,疫情过后,定然是“邴集灯如昼”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