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呢?

紫薇花69503090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個俗語可謂是老少皆知。它的意思通俗點說,就是形容人不知好歹。

那麼這句俗語的故事是怎樣的,真得是一隻狗咬了呂洞賓這樣的事嗎?它到底有什麼典故?別急,有書君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其實這個典故是發生在荀香和呂洞賓之間的故事。

傳說中呂洞賓是八仙之一,在他還沒有成為神仙的時候,呂洞賓是一個財主家的孩子,所以呂洞賓的家裡很有錢。當時他有一個好朋友叫荀香,他們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但是荀香家裡很窮,生活的很苦。

天有不測風雲,荀香在十幾歲的時候,父母便都去世了。荀香一下子成了孤兒,沒有人管了。這個時候呂洞賓說,“你乾脆來我家裡住吧,我家供你吃喝供你念書。“荀香確實也沒有地方去,也就住到了呂洞賓家。

荀香天資聰明,書讀的真不錯,眼看就要舉辦科考了,呂洞賓也覺得荀香一定能考上狀元。

但在這個時候,荀香有一個遠方親戚來找荀香,說荀香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他給荀香介紹了一門親事,讓荀香馬上成親。

這個呂洞賓一聽非常不贊成,他認為荀香這個時候應該是用功讀書的時候,而不應該被任何事分心。

但是荀香不這麼想,他正青春年少,聽說對方也很知書達理,長得也漂亮,就覺得不錯,於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呂洞賓見阻擾不了荀香,也沒有辦法。但是他在荀香成親在那天,用劍抵著自己的脖子說,你結婚的彩禮是我出的,你的婚禮是我給辦的,可以說你的媳婦是我給娶的,所以我要求先陪你的媳婦三夜。在這幾天,你先去西廂房去讀書學習去。如果不這麼做,我就抹脖子了啊。

荀香看到呂洞賓提出這麼無理的要求真是很氣憤。但是他是自己唯一的好朋友,而且又資助了自己這麼多年,所以一咬牙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新娘子滿心歡喜的等待荀香來掀紅蓋頭,但沒想到這個“荀香”在旁屋讀了一晚上書,而新娘只能一個人委屈巴巴地和衣而睡。

等新娘醒了,這個“荀香“早就走了。而且一連三天都是這樣。

三天過後,荀香回到屋裡見到了自己的新娘,可新娘卻一臉的哀愁。她把這幾天的情況都說了一遍。

荀香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呂洞賓並沒有進屋碰自己的妻子,而是在旁屋看了一晚上書。

呂洞賓不讓自己這三日與妻子在一起,是為了他的前程著想,怕他因為女色而耽誤了學習。

知道了呂洞賓的苦衷後,荀香更加努力的讀書了。幾年後,荀香最終考取了狀元,與呂洞賓揮淚作別去上任了。而後來呂洞賓家裡竟然發生了火災,家中的財產可以說燒的幾乎就沒有什麼了。

他的一家老小也只能搭一間茅草屋居住了,這個時候呂洞賓想起了荀香,於是他就千辛萬苦地跑到荀香家,去求助荀香。

在呂洞賓說明了來意後,荀香倒也沒有說什麼 ,他只是好吃好喝地招待呂洞賓。呂洞賓在荀香家呆了一個月,見荀香絲毫沒有救助之意,覺得他特別忘恩負義,一氣之下就走了。

等到呂洞賓回到家後,遠遠地他看見自己的家蓋了新房,但是他家的大門卻貼著白紙。這是怎麼回事呢?呂洞賓趕緊進門去看究竟,結果他看見他的妻子正在一個棺材跟前痛哭。

呂洞賓趕忙問妻子怎麼了,妻子見到他嚇了一跳,知道原因後才告訴了呂洞賓實情。原來在呂洞賓走後沒多久,就有人過來給他們蓋房子。

後來前兩天,又有送來了棺材,說是呂洞賓在荀香家生病去世了。

呂洞賓一聽當時就生氣了,這荀香玩的是什麼把戲,竟然敢戲弄我的家人。他生氣地找來斧子,把棺材給劈開了。劈開之後,只見棺材裡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放著一封信。

這封信中寫道:“我荀香不是忘恩負義之人,房子和金銀都是給你的。當年你讓我妻子獨守空房三日,今天我就讓你的妻子哭上三天。”原來這也是荀香給呂洞賓開了一個玩笑,也算是懲戒當年呂洞賓對自己新婚的做法。

這就是兩個人的故事了,那怎麼是狗咬呂洞賓呢?原來當時人們把這個故事寫了下來,但當時人們書寫都是用墨,所以時間長了你傳抄他傳抄的,抹來抹去,有的字就不清楚了,荀香的荀少了一橫,變成了“苟”。

而香呢也因為傳抄少了一橫,變成了“杳”。就這樣“荀香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就變成了“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諧音”狗咬“,所以後來時間一長,人們就都口語傳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原來這句話原來的意思,並不是狗咬呂洞賓,而是苟杳呂洞賓,只是苟杳與狗咬二字諧音導致的。

到了現代人們則常掛在口頭上將它當作了罵人的話,去譏諷那些不知好歹,反而恩將仇報的人。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的確在現代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比如遇見發生口角的,有些人就會出於好心去勸阻。

但是有些當事人就不領這個情,反而連帶把好心勸阻的人也給罵了。還有打架的,有時候激動的把勸架的也打了,這不是狗咬呂洞賓是什麼。

其實人在低落或是情緒激動的時候,的確很難控制自己。但是不管怎樣,有人幫助了,就應該靜下心來理一理思緒,好好聽別人的勸解。

這樣事態才不會越演越烈,才能讓每一個人都徹底冷靜下來,去細想這件事的得失。要是發瘋地沉浸在事件中,受傷的到最後只能是自己,而且弄的幫助自己的人也不愉快。

別人幫助自己了,不管結果如何,也要有感恩的心,因為這也是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

而對幫助自己的人不管不顧,反而恩將仇報反咬一口的,真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因為這個行為不僅傷害自己不說,也傷害了幫助自己的人。

這樣以後,誰還會有好心在你落難的時候幫助你呢。

所以但願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人心的事發生少一些。給自己多留點時間去思考,給提供幫助的人多一點禮貌和感恩,這樣才是一個和諧共處的好模式。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典故出自清代神怪小說《八仙全傳》,作者無垢道人,書中章節83回,目錄:桃花山犬祟王小姐,夏口鎮狗咬呂洞賓。故事描述呂洞賓修道途中,陪同高僧知圓和尚,前往夏口鎮王員外家收伏妖精。妖精糾纏王員外的女兒,使得王小姐瘋瘋癲癲,神智不清,無奈之下,王員外請來知圓降妖。知圓和呂洞賓心裡清楚,這個妖精來歷不簡單,是二郎神的哮天犬,趁主人不注意,溜下凡間禍害王小姐。臨陣之前,知圓取出一幅畫來,交給呂洞賓並叮囑道:把畫打開,待發現有狗衝進畫中,立馬捲起,讓它化為灰燼。接著,知圓作法,開始降妖伏魔,妖狗招架不住,往門外逃竄,只見眼前有山有水,還有一片樹林,好隱身,於是朝前撲去,一下落入畫中,呂洞賓捲了一半,心想,既然知道是二郎神的寵物,不如放一馬,也好日後有交待,意念之間,手一鬆,畫展開了,隨即一條惡犬從畫中跳下,見有人擋在面前,猛地朝對方腿上咬一口,呂洞賓哎呀一聲閃開,惡犬快如閃電,逃得無影無蹤。根本沒料到是呂洞賓救了自已,反而咬傷人家,於是,人們感嘆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就是典故的由來,回答完畢,歡迎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湘土日記vlog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用來罵人不知好歹,典故有三。

其一。

灌口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禍害人間。當時呂洞賓剛開始出家修道,便奉鍾離權之命,拿著一件名為“布畫”的法寶去收服。哮天犬被收入法寶,呂洞賓擔心它被困在裡面會化成飛灰,於是心生慈悲,把哮天犬放了出來,缺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向呂洞賓的小腿咬了一口。

呂洞賓的混元八卦道袍雖不怕水火,不畏兵刃,卻抵抗不了修煉成萬劫不壞之體的哮天犬的牙齒,無意中經它突然咬了一口,大喊一聲,痛得暈撲於地。

其二。

呂洞賓出家修道前是個讀書人,由於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能中舉,於是放棄讀書,依靠祖輩留下來的家產過日子,到處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逍遙快活。

他有個同鄉叫苟杳,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十分同情他,除和他結為金蘭,把他請到家中居住讀書之外,還幫他娶了媳婦。不過,呂洞賓想了一個看起來不那麼厚道的辦法來勸誡苟杳莫要貪那魚水之歡,勿忘刻苦讀書——先要苟杳應允他,成親之後,新娘要先陪他睡三宿。然後自己連續在新娘屋內的桌前燈下埋頭讀了三天書。三天後,自覺無臉見人的苟杳進屋見新娘子,才明白呂洞賓的良苦用心。終於,幾年後,苟杳金榜題名並做了大官。

一晃八年過去,有一年夏天,呂家失火,所有家產化為灰燼。呂洞賓只好用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屋,帶著妻小在裡面艱難度日。於是,夫妻兩人商量後,決定去找苟杳救濟。呂洞賓歷盡千辛萬苦到了苟杳府上,說明來意,苟杳也表示對呂家大火非常同情,並把呂洞賓留在府上,熱情地招待了他一個多月,只是一分錢都沒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苟杳忘恩負義,一氣之下就回家去了。

沒想到,回到家中,才發現苟杳也給他開了個大玩笑——先派人去幫他蓋好房子,然後抬進一口裡面裝滿金銀珠寶的棺材,跟他妻子說呂洞賓在苟家病死了,屍體在棺材裡面。妻子信以為真,就披麻戴孝,對著棺材嚎啕大哭。

棺材裡面還有一封信,寫著“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本已羞惱成怒的呂洞賓看完信後,方如夢初醒。

這個典故的俗話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後被誤傳為“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其三。

呂洞賓成仙后,有一次經過河邊,看到一名男子淹死在河裡。他就把死屍撈上來,順便殺了路邊的一隻狗,把它的心臟挖出來救活了那男子。怎知男子不領情,對著呂洞賓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隨後,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把狗的心臟補上,讓狗活了過來。沒想到,狗活過來後卻追著他咬。

第一個典故,呂洞賓好心卻害了自己,哮天犬不知好歹;第二個典故,苟杳和呂洞賓都曾因一時誤會而不知好歹;第三個典故,呂洞賓好心做壞事,救了不該救的人,殺了不該殺的狗,所以他被男子痛罵、被複活的狗咬也屬情理之內。


倚齋聽風雨


在蓬萊傳說八仙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 此以後,他就再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 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 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 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託,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義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 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已在苟杳家病死了。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愛車管家小馮


先說明一下,俗語說“狗咬呂洞濱,不識好人心”。這個典故在民間流傳著多個不同的板本,史料中卻無從考證。但這個俗語流傳下來卻是個不爭的事實。真實的呂洞濱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留下的故事大多充滿著神秘性和傳奇性,據說他還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還是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呂洞濱,名呂岩,字洞濱。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河東蒲州河中府永樂縣招賢里人,(今山西省內)。道教主流全真派的祖師,(後人稱呂祖)40歲時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八仙之一的鐘離權傳丹法,於北宋期間應八仙之首的鐵柺李之邀,在著名的仙宛石筍山聚會時加入八仙之列。

話說呂洞濱成道後,雲遊四方,濟困扶危,施仁布道。顯神通結善緣。所以他的名氣也就越來越大。有一天呂洞濱雲遊到了一位林姓的朋友家裡,恰巧林姓朋友的另一王姓朋友正好在他家,因有這次巧遇王姓朋友就與呂洞濱有了一面之緣。

王的家庭比較殷實,也喜歡做一些佈施的事情,當地有些人就管他叫“王善人”。

這王善人一聽來者是呂洞濱,肅然起敬,加之王善人以前就對呂洞濱很崇拜,想學他的仙法。今天一見,就向呂洞濱表白願意佈施一部分家財,求呂洞濱傳授他仙法。

呂洞濱當即就表示推辭,說和道友相邀有約,時間有限,傳仙法的事以後再說,有機會會登門造訪,並教王善人以後要多行善事,遇事別欺心,可用自己的家財去做些濟困扶危的事情,這樣做才會更加有希望得到仙法。

這王善人回去後就按照呂洞濱說的去施行,一天天地敖著日子,等著呂洞濱的到來。直到有一天,王善人從林姓朋友那裡打聽到,說這兩天呂洞濱可能會來造訪。這王員外一聽就忙碌起來了,為了表示自己的尊敬和虔誠,吩咐僕人灑掃廳廚,置酒買菜,張燈結綵,要用隆重的禮節來迎接呂洞濱。等到了中午時分也沒見到客人來,這時卻從村頭來了一個又髒又臭的乞丐,對王善人說:我已經餓了一天沒吃飯了,給點吃的吧。王善人說,我家今天要來的是貴客,客人沒動筷子,我們怎麼能先吃飯呢?先忍忍吧。

就這樣等到了晚上也沒見客人到來,但王善人家晚上的燈還亮著,王善人還吩咐僕人隔一會就出來看一下有沒有人過來。就這樣敖著夜。

再說王善人家的狗多半是夜晚喂,夜已很深了,王善人親自拿著狗食過來餵狗,看見那乞丐還在那坐著,於是就把狗食分了一半到乞丐碗裡,另一半留去餵狗。讓乞丐吃了快走,吩咐他明天就不要再來了。免得明天讓來的貴客看到了不高興。

第二天,王善人早早起來準備好了飯菜。打開門,一眼就看見那個又髒又臭的乞丐還在那裡,於是對乞丐說:昨晚上就叫你走,怎麼還沒走呢?乞丐說,昨天只吃了那麼點,還餓,還給點吃的吧,吃了就走。這王善人昨天鬧騰到半夜,心裡本來就有點睹,聽乞丐這麼說,就掛不住了,心想該來的不來,該走的又不走,一早出門一個臭乞丐還敢頂嘴,火就竄上來了,就朝乞丐吼道:滾!滾!看到乞丐還是那幅無動無衷的樣子,更加氣惱,就放出大黃狗去咬他。

這時,只聽那乞丐口中說道:設筵待洞濱,捱餓到三更,狗咬呂洞濱,不識好人心。連說三遍後,就見那乞丐已慢慢地飄起來騰在空中,再慢慢地飄然離去,把那個看的呆若木雞,後悔莫及的王善人留在了門前。

各位師友,你們說王善人是有機會求得仙法的,是什麼原因讓他失去了這個機會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閒話紅塵


呂洞賓是八仙之一的上八洞神仙。據說,呂洞賓心懷慈悲,喜歡用自己的良藥普濟眾生,經常身背藥葫蘆、腳踏祥雲雲遊四海,一邊欣賞名山大川的美麗風光,一邊廣施神奇醫術為民除病。

在民間,呂洞賓廣受歡迎。“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在民間極為流行,耳熟能詳。不過,在膠東,這句俗語的說法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賴人”。

對比兩種說法,無論從語法上還是從語義上,我更喜歡後者。

從語義上說,別說狗識不了好人心,就是人又有幾人能識得了人的內心;倒是好人、賴人還是很輕易區別的。

關於“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的來歷可以自行百度。

在我的老家農村,這個俗語的典故很簡單,說的是:呂洞賓喜歡上門為人看病,結果總有狗不識好人、賴人,見人就狂吠,見了呂洞賓也一樣。百姓見此,心裡總是過意不去,就自嘲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賴人


威海紀事兒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自小就聽說了,對那些好壞不分,恩將仇報之人,常會用這一句話說之。這是形容比喻一個人不瞭解內情,不知真實情況,不辨好壞優劣忠奸正邪,就先對人不利,刁難怪罪於人,不知感恩,還恩將仇報,開口傷人。

呂洞賓是“八仙“之一,八仙有多故事,就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也有多種版本,種種說法不同。呂洞賓是仙,有仙術,他心懷慈悲,懸壺濟世,普惠眾生,雲遊四海,為民除民病,是很得民心,受人愛戴敬仰的仙人。

一個版本是說,呂洞賓領命去收服下凡作惡多端的哮天犬,呂洞賓不忍心哮天犬被誅滅而私放了哮天犬,哮天犬不但不感謝感恩呂洞賓,還猛撲上來咬呂洞賓。一個版本是一個叫苟杳(諧音狗咬)的人,得呂洞賓幫助後考取了功名,卻不知道感謝感恩呂洞賓,還責怪呂洞賓的點點不是,成了苟杳(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一個版本是呂洞賓為一財主治好了病,後呂洞賓化作乞丐上門乞討,財主將一碗餵狗的食物給了乞丐,乞丐吃後再求財主給口水喝,財主不但不給,還放狗咬了乞丐,乞丐化作一縷青煙不見了,後財主才明白乞丐是醫好自己的仙人呂洞賓,後悔不已,自此之後,一改心性,再不敢欺負窮苦人,更不敢欺負乞丐了。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古時有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之徒,現在也還有不知感恩,還恩將仇報之人。因而這話還很有市場的。



樹德漢碩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託,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義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小K趣影視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現在多被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明白別人的真情實意反而怪罪刁難別人。

其實我們最多也是最常接觸的,就是狗不明白呂洞賓的好心腸,反而去咬他,這是來自神話故事,是說呂洞賓奉命收服下凡為害一方的哮天犬,但是呂洞賓不忍心哮天犬被法器所滅,因而放了哮天犬出來,結果哮天犬不僅感謝呂洞賓,反而咬了他。

但是另外一個說法是,並且考取了公民。是呂洞賓的朋友,讀書人,想考取功名但是想娶呂洞賓家中一個客人的女兒,呂洞賓為了讓苟杳能夠安心讀書,告訴他如果想娶這個女孩子,結婚的前三天必須和呂洞賓同房。苟杳心中雖然不爽,但是得依靠呂洞賓家中的財力,還是答應了。


呂洞賓並沒有真正的對苟杳的老婆做什麼,而是在房間中安安靜靜的看了三天書。後來苟杳和他老婆明白了呂洞賓的用心,十分感激呂洞賓,並且考取了功名。後來呂洞賓家中遭難,求助於苟杳,當面並沒有答應幫助呂洞賓。


呂洞賓回到家中,發現老婆正在給自己辦喪事。非常氣憤,才知道是苟杳告訴呂洞賓的老婆呂洞賓已經去世了。並且還送來了一口棺材,呂洞賓非常生氣,用斧子劈開了棺材。結果發現一棺材都是金銀珠寶,還有一封書信。上面寫道:狗瑤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蓋家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從此以後,呂洞賓和狗瑤的情誼更加深厚。這就是所謂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結果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被誤傳為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趣鑑歷史


呂洞賓成仙得道之前,原是個讀書人。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苟杳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為人忠厚,是一個老誠君子,讀書又很勤奮,呂洞賓很賞識他,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材,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想把妹妹許配給苟杳。呂侗賓深怕苟杳貪戀床第之歡誤了錦繡前程,連忙推託。沒料到,苟杳本人聽說林家小姐貌美,執意要應允這門親事。呂洞賓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對苟杳說:“賢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攔,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聽了大吃一驚。寄人籬下,怎得不低頭?再說,婚禮的一

切花費都得仰仗呂家,誰讓自己一貧如洗呢?思前想後,還是咬咬牙答應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跑前跑後張羅一切,而苟杳卻無臉見人,乾脆躲到一邊。到了晚上,送走了賓客,呂洞賓進了洞房。只見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呂洞賓不去掀那紅蓋頭,也不說話,只管坐在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回頭再說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一連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顧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頭來一看,更是驚詫莫名:怎麼丈夫換了個人?半天,夫妻倆才恍然大悟。苟杳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歡喜,對呂洞賓充滿了敬意。夫妻倆都說:呂兄此恩,將來一定要報答。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財化為灰燼。呂洞賓和妻小隻好在殘磚破瓦搭就的茅屋裡寄身,不用說,日子過得是夠難的。呂洞賓只好出門去找苟杳幫忙。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熱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呂洞賓一住幾個月,一點銀子也沒拿到。呂洞賓仰天長嘆:“人情薄如紙,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回到家鄉,呂洞賓老遠就見自家的破茅屋換成了新瓦房,大為詫異:自己遠離,子幼妻弱,怎能大興土木?及至走近家門,更是驚得三魂走了兩魄:大門兩旁竟貼了白紙。家裡死了人?他慌忙進屋,見屋裡停著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她為哪個戴孝?輕輕叫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詳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呂洞賓回來了,說:“哎呀!當真嚇死我了!這不會是在夢中吧。”原來,呂洞賓離家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是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聽,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來。今天正哭著,不想呂洞賓竟回來了。

呂洞賓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戲,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聲,棺材劈開了,裡面竟全是金銀財寶,還有一封信。呂洞賓展開信讀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如夢初醒,苦笑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與“狗咬”同音,傳來傳去竟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