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顶着“保险电商第一股”的名头,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慧择(HUIZ.US)的赴美上市之旅终于有了眉目。

慧择的上市之路始于2019年9月4日,经过五个月多来的不断补充,2020年2月7日,慧择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最新招股补充文件(F-1/A),拟2月12日周三赴纳斯达克主板上市。

最新招股书显示,慧择本次IPO拟发行465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每ADS相当于20股A类普通股,发行股价位于每ADS9.4美元至11.4美元之间。若行使“绿鞋机制”,公司募资规模最高可达6096.15万美元。

互联网保险电商第一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慧择网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创始人为马存军。慧择网是经银保监会批准,较早获得保险网销资格的网站之一。

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图源:慧择官网)

慧择旗下拥有慧择网、聚米网、开放平台和保运通四大业务平台,覆盖了个人、家庭及企业用户。其中,慧择网以个人及家庭为服务对象,聚米网以代理人为服务对象,开放平台针对各行各业提出“保险+”解决方案,保运通则是以企业为服务对象。

而在招股书中,慧择表示其为中国领先的独立在线保险产品和服务平台,与保险公司或其他保险行业参与者无关。作为运营在线平台的特许保险中介机构,公司不承担承保风险。公司主要从佣金中产生收入,通过向保险合作伙伴收取费用来促进保险单并为其产生保费。

简单来看,慧择的业务是处于保险公司与个人用户之间一个“to C”的中间商。耐人寻味的是,慧择保险招股书光风险提示,就占了49页。

从财务状况来看,慧择的总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2.6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5.08亿元,并在2019年内实现了迅猛增长——由2018年前三季度的3.29亿元同比剧增122%至2019年首九个月时的7.351亿元。利润方面,也由2017年的净亏损9700万元,顺利在2018年扭亏为盈,并在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2250万元,然而这个体量在保险行业来说,规模委实算不上大。

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公司服务的累计保险客户数量从2017约370万增加到2018年约530万,进一步增加到2019年前三季度时约600万。其平台促成的GWP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约为13.371亿元。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慧择的产品主要涵盖两大类: 人寿和健康保险产品,以及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截至2019前三季度,公司提供了约236种人寿和健康保险产品以及约993种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2019首九个月,公司人寿和健康保险产品约占其经纪收入的90.6%。

然而,细察营业收入构成可以发现,经纪收入中,公司的自有的直销渠道占比却并不高,寿险的直销比例历年来在20%上下浮动,而间接营销比例从2017年时30.3%迅猛提升至2019前三季度时的接近70%。此外,公司的财险业务迅速萎缩,占总收入比例由2017年能够与寿险业务“分庭抗礼”的45.1%下滑至2019年前三季度时的9.3%。

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这似乎也意味着,公司除了自营渠道拓展客户群体的同时,也与用户流量渠道(譬如保险公众号、自媒体等引流方)合作,以将其用户流量转换为平台的客户群。与其同时,公司在支付用户流量渠道服务费和广告费方面也付出了可观的费用。如果现有的某些用户流量渠道需要更高的服务费率,或者未能与流量端协商优惠条件或找到新的用户流量渠道,则客户获取成本可能会增加,从而对慧择的利润空间进行挤压。

从现金流来看,投资活动方面,2017年公司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5776.7万元,而在18-19年内,投资大幅增加,业务扩张较为迅速。融资活动方面,公司2017-2018年筹集活动提供现金净额分别为2298.8万元和4857.2万元,但到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筹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发生变化,公司加大了融资活动的支出。

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或面临监管加码风险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因此,监管机构对于治理此前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的互联网保险市场并不手软。

慧择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和服务行业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不断加强对该行业的监管,不时颁布和实施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公司面临着这些新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带来的挑战,以及它们在解释和应用方面的巨大不确定性。此外,在监管环境可能如何变化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保监会曾于2019年12月19日发布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保险行业从业者的意见。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对“第三方网络平台”从事营销宣传的行为,《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条件、销售行为边界和管理责任。尽管新规未提到“第三方网络平台”概念,但其通过厘清本质、不同平台不同的功能定位,将第三方网络平台进一步细分为三类:营销宣传类、技术支持类和客户服务类,并对三类机构拟订了不同的监管规则。

新规对有场景、流量优势,与保险机构合作进行营销宣传的平台,规定其参与保险活动仅限于作为“营销宣传平台”,根据持牌保险机构委托,从事营销宣传活动,不得从事保险销售咨询和相关禁止行为。

市场竞争激烈,未来难测

近年来,线上投保市场近年来也迎来了一阵风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年轻一代在线购买产品的习惯。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实现财务自由甚至组成家庭的年轻一代越发注重对保险的投资,这触发了他们购买保险产品的迫切需求,年轻人更喜欢线上进行购买。因此,平台在线分销模式也更加适合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

在中国的保险行业变迁里,渠道突破体现在线下迁徙到线上,通过互联网或移动APP渠道销售保险产品,助力保险公司以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式向长尾客户渗透,并且优化客户体验,这是传统保险行业顺应着互联网时代发展不断向线上拓展的更迭中寻找到的新方向。

在顺势而为的潮流里,亦不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激流勇进。其中,一类是互联网巨头建设的保险频道,拥有绝对的流量及客群覆盖优势,例如淘宝保险、网易保险、京东保险频道等。而另一类则是保险中介电商平台,第三方中介平台多由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等建立,如同慧择一般做to C的也不在少数。

美股新股解读|带着49页风险提示赴美 扭亏为盈的慧择(HUIZ.US)何去何从?

(图源:艾瑞咨询)

智通财经APP观测到,鉴于中国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和服务行业是个新兴行业,高速发展但又竞争激烈。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互联网保险在资本、品牌及线下服务能力上较为弱势,在高价值率人身险产品销售上并无显著竞争力。与互联网保险行业内部同类公司比,产品同质化严重,可复制性强,竞争白热化,平台之间大打价格战也是“常事”。光市场竞争激烈这点,就使慧择的未来前景愈发的难以预测,或许未来会在业内众多险企加速布局金融科技和线上业务的风向中“夹缝生存”。

此外,从慧择的产品结构上来,不难看出其存在一些弱项。在财险市场不断萎缩的当下,慧择基于寿险的稳打稳扎固然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长,但恰恰也是寿险业务的长期性,意味着复购率较低。但对于慧择这个“中间商”平台来说,需要不断获得新用户的同时,也进一步抬升了流量端的获客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