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想必很多投資者都看過,不同認知層面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其中所闡述的很多股票投資的理念可謂價值千金,可惜的是由於很多細節不能夠落到實處而就此罷手,僅僅停留在認知層面的理念上而已。就拿利佛摩爾整個交易系統的精華來說,如果讀得懂並能夠實現盤面實戰研判價值的話,無疑就能夠找到打開股票投資穩定盈利的那把金鑰匙。

我們來看利佛摩爾交易系統的精華:賺大錢不是靠個股股價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動,也就是說不靠個股分析解盤,而靠評估整個市場和市場趨勢。股票研究是以研究大盤趨勢為基礎,並要有等待"關鍵點"的耐心。一定要等到大盤上漲時,才開始買進,或者在大盤下跌時,才開始放空。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從上述表述中,我們會發現有兩個關鍵含義:一是要想在股市賺大錢,雖然盈利需要個股來實現,但是做個股的前提需要整個市場的趨勢來支撐;二是股票研究是以研究大盤趨勢為基礎,並要等待"關鍵點"。這兩個含義已經把股票投資的真諦表達得十分清楚了,如果解決了什麼是整個股票市場的“趨勢”和“關鍵點”的準確含義,那麼無疑對我們股票分析研究就提供了理論的方向性指引。

一直關注我們的朋友對所交流的“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以及“買股票時,大盤是基礎(前提),板塊是核心,個股優中選優;賣股票時,一看個股,二看板塊,三看市場”的要訣耳熟能詳了。今天我們來對照《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利佛摩爾的交易精華,看看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我們將利佛摩爾有關市場的趨勢、關鍵點的“空洞”表述,都落實在了日線級別和分時級別上的實際研判中。

接下來,我們結合最近戰“疫”行情、“宅”經濟行情來看什麼是大盤趨勢和“關鍵點”?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圖一:2020年1月20日是A股市場的一個“關鍵點”

(圖一)2020年1月20日,是A股市場當時的一個“關鍵點”,我們叫做“轉身點”,大家會看到1月20日之後創業板指數穩定了3天,那麼在這一天開始選股買進。關於板塊選擇及個股選擇我們已經在“為什麼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能讓你實現穩定高效獲利”視頻中交流過了。行情發展至今天,大家會看到聯環藥業戰“役”類的股票已經上漲了大盤的兩個波段。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圖二)2020年2月4日,又是A股市場的一個“關鍵點”,大家會看到2月4日至7日A股市場持續反彈了4天。那麼,2月4日又是我們選股買進的一天。關於板塊選擇和個股選擇我們已經在當天“在線教育板塊是今天湧現出來的一個主流板塊”文章中已經做了明確提示。大家會看到二六三“宅”經濟類的股票在大盤反彈4天的時間裡連續拉出4根漲停板。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圖二:2020年2月4日是A股市場又一個“關鍵點”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從上面交流中,我們會看到市場的趨勢無非是三種:多頭趨勢、空頭趨勢和震盪趨勢;多頭、空頭、震盪趨勢之間的轉折點為“關鍵點”。對於多頭、空頭、震盪趨勢大家可能容易理解和判斷,但是對其中轉折點(關鍵點)的研判則是難倒了諸多英雄好漢。恰恰是這個“關鍵點”正是股票研究必須解決的“核心環節”。有關“關鍵點”的研判,利佛摩爾沒有再做詳細講述,這也是很多朋友讀過《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之後仍然不能更加精進一步的原因。

慶幸的是,我們使用兩股對比功能,通過A股市場結構特徵、主力群體引領股市行情的行為特徵,有效解決了利佛摩爾有關大盤“關鍵點”的難題。這也是很多粉絲朋友私信所詢問的我們為什麼2020年2月4日當天早盤就研判是大盤的轉身點(關鍵點),包括之前多次提示的大盤的轉身點,經過市場驗證果然如此。當然,要想實現對大盤趨勢和“關鍵點”(轉身點)的準確研判,絕不是什麼劃線、均線系統、指標背離、金叉所能揭示的,它是一套完整的分析研判體系,需要朋友們重新認知市場經過專門訓練方能實現。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我們前面和朋友們交流的時候一直強調大家要重視大盤的研究,如果會研判大盤了你才能夠在股票市場一通百通。講到這估計很多朋友也就明白了我們為什麼使用兩股對比這個功能來研判A股市場,它解決的是分類市場之間、板塊與板塊之間、個股與個股之間等A股市場所有運行邏輯關係。通過最近大盤和戰“役”行情、“宅”經濟行情,包括前面大盤和華為概念、網紅經濟概念、新能源車概念等行情的關係交流,大家也應該知道我們在研判大盤的同時,進而解決了熱點板塊(主流品種)的問題,那麼最終實現個股的穩定獲利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利佛摩爾的交易精華也很好地體現了上述中華民族的智慧。希望有志於在股票市場有所成就的朋友好好感悟這種“自上、而下、而小”的邏輯和思維方式。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和我們深入交流熱點(主流)板塊的形成、拉昇和消亡內容,以及流程化分析與操盤的路徑。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股打轉身,做主流品種”策略與《大作手回憶錄》精髓的異曲同工

在家庭方面,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股票投資領域,贏家是千篇一律的,虧家則虧得千奇百怪。比如有不看大盤做股票的,有看著指標做股票的,有一條均線走到黑的,有靠換手率抓牛股的,等等。成效如何,最終導致你是虧、是贏,各自都有心得。

白巖松對當下自媒體時代一些人的學習狀態有一段話:“人們看手機的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們滿足於知道,知道的很多,但是很少去探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識正在成為廉價的東西,但是智慧原來越昂貴。一個是不能是簡單地閱讀,必須進入真正的閱讀。因為真知識很多一開始都是很彆扭和不容易接受的。但凡你很容易接受的知識,一定是你已經擁有的知識體系,那你怎麼能進步?很多新知識如果你硬著頭皮把前面看進去了,那麼你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所以說,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如果你進入股市很多年,學了很多,嘗試了很多,仍然頭腦裡沒邏輯,看盤沒有條理,選股沒有方向。操盤沒有條件,不能形成自己穩定獲利的分析操盤策略,那麼是時候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理念、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在這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時刻,我們宅在家裡與其百無聊賴,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充實一下自己。最後,我們用陶淵明“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幾句詩來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