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長安現在處於什麼水平?

業餘混子


近幾年,國產汽車的發展迅猛,在生產工藝、三大件水平上不斷提高,已經形成了以吉利、比亞迪等車型為代表的自主汽車品牌梯隊,而長安汽車就處於自主車企第一梯隊之中,並且在三大件的技術水平上出於領先的水準。

銷量第一梯隊

據媒體爆料顯示,長安汽車銷量2018年實現了859294輛,相比2017年暴跌19.1%, 在自主品牌銷量排名中跌落至第三。雖然有所下滑,但是長安的銷量還是屬於自主車企的第一梯隊。

盈利能力較強

2011年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66億元增長至800億元,複合增速超過20%,歸屬淨利潤從9.7億元增長至71.4億元,複合增速接近40%,市佔率保持在10%左右。2018年受行業等因素影響,公司收入和歸屬淨利潤出現一定幅度下滑,實現營業收入662.98億元,同比下降17.14%;歸母淨利潤6.81億元。

技術能力領先

長安汽車的技術能力集中體現在發動機領域,擁有發動機的正向研發能力,藍鯨2.0TGDI發動機擁有包括TC-廢氣渦輪增壓技術、變排量機油泵技術、缸體缸蓋平行冷卻技術、平衡軸技術、DVVT技術——雙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空氣質量流量計+線性氧傳感器技術、高滾流燃燒技術等71項先進技術和發明專利,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33馬力,最大扭矩可達360牛米,從參數上來看已經達到了主流合資水準。

近況不佳,後勁不足

但近來長安的近況不佳,長安汽車在4月份的銷量為40119輛,同比下滑了42.39%,成為10家自主車企中下滑最嚴重的車企。曾經的“自主一哥”,面臨著多重挑戰。首先CS75\\55\\35等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與同級別對手相比競爭力並不突出;其次面長安缺乏轎車類的拳頭產品,寄予厚望的睿騁cc依然銷量平平,無法和轎車SUV同時開花的吉利競爭;最後就是新品的表現平平,2019年長安已經推出了CS85 Coupe、CS75百萬版、CS55輕年版等8款新車,但除了CS85以外都是小改款,產品打法依舊略顯保守。

按照前不久長安出具的戰略規劃,長安汽車到2020年銷量要達到246萬輛,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長安汽車的發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老司機侃侃車兒


我是75車主,對長安汽車的質量好壞有發言權,75系三大件在國產中應該是出類拔萃的,特別是地盤非常紮實緊湊,過飛鋪裝路面能過濾細小的顛簸,記得上一輛號稱國產坦克的suv,過爛路的時候方向盤都跟著擺動,車身像船一樣晃晃悠悠的很難受,比長安75走爛路的舒適性差的不是一點點,二個月前駕駛著75走鄉道,(到柳樹鎮才可以上高速的必經之路)這段8公里的鄉道,是我開車以來遇到的一段難忘的經歷,修高鐵這條路成了渣土車運輸的動脈,被泥頭車搞的大深坑裡有小坑,總之都是坑,由於到了黃昏視線不太好,路況也不熟,對75也很自信,所以車速快了點,接連磕了三次底盤,最嚴重的也是最後一下子把我的車都彈起來了,當時內心都崩潰了,發動機和變數箱要磕爛了,上高速後天已經很黑了,到了林口縣也沒顧得上可憐的75,當天晚上20點從林口急急忙忙出發22點回到了牡丹江,把車仍在小區若干天沒顧得上她,但始終惦記75,直到有業務到雪鄉,所以把車開到了4S店做檢查,發現地盤的原車帶的塑料護板被磕出兩個窟窿,牽引鉤被撞彎,其餘的沒有受到任何損害,這下懸著的心放下了,說實話國產一線車都不錯,雖然品牌價值差了點,但用料遠超合資車,車就是代步工具,噴國產車這樣不好那也不行,都是攀比和虛榮心作祟,一個小老百姓給你百萬級別的車又能怎樣?不還是百姓嗎?百姓買東西就圖個實惠,與面子無關,怎麼開心怎麼省錢怎麼舒適就怎麼來,你說是不是?窮人和富人攀比最後受傷是窮人。


今夜為何總下雨


長安汽車,一直以來都被歸為自主品牌汽車的一線陣營。自2012年開始進入爆發期,長安汽車一路趕超奇瑞、長城等眾多老牌自主汽車品牌,成為第一個銷量超百萬的自主車企。當然,曾經的中國自主明星,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越演越烈,長安也經歷了銷售的低谷。但都說在低谷正是修煉內功的最好時候,要看一個品牌的實力,就是要看它在歷劫時是沉淪還是爆發。

前幾天,疆哥有幸到長安汽車的大本營——重慶山城,參加長安挑戰吉尼斯&技術開放日的活動,一探這個領軍的國產品牌,技術實力到底怎麼樣。下面,就讓疆哥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位國產品牌的老大哥,到底都有哪些拿得出手的黑科技。

自動駕駛技術

無論你關不關注汽車行業,相信都有聽說過智能駕駛、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這些詞彙吧,畢竟這項技術是要改變大家的出行方式的。不少車企都宣稱自己都有相應的技術儲備,但不得不承認,近年來在自動駕駛領域長安一直走在自主品牌的前列。截至目前,長安已經擁有100多項智能駕駛技術,70餘項已經搭載在相關車型上,其中15項屬於國內首發。

基於這些技術儲備,長安也希望跟其他品牌拉開差距,體現出它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怎樣體現呢?11月28日,55輛長安汽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巡遊”,成為全球首個成功創造該記錄的汽車品牌。要知道此前,特斯拉也曾經以39輛的陣營參加過挑戰,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挑戰要求巡遊的車隊一字排開,需要在環形的高速公路保持勻速行進,通過全程3.2公里的距離。之所要用這麼多的車,是因為只有當車的數量多起來的時候,才能體現挑戰的難度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的水平。車道是環形的,直路和彎路交替,這對每一臺車車速的控制(制動)和轉向要求都很高,尤其是超過50臺車的超長車隊,很有可能會產生“漣漪效應”,任何一臺車方向有偏差,都可能被後續的車輛一級一級的放大。

所以,此次最大規模自動駕駛車隊巡遊,不但能夠檢驗出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動態控制的能力,同時考驗車輛在低速狀態下的反應能力,可以看做是長安汽車由L2技術向L3邁進的重要一步。按照規劃,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實現L3級車型的量產化,到2025年將實現L4級自動駕駛量產。

除了從挑戰項目的結果,窺探出長安在自動駕駛上的造詣外,疆哥還親身體驗了一把具有L4技術的長安網約試驗車。









悟空評車


產品開發流程、開發標準、生產工藝和控制決定產品力。

長安汽車,目前有完整各類汽車實驗室的設備、規模和能力。整車開發過程中,各項性能的驗證長安基本上能在自己實驗室完成。例如,被動安全、整車及零部件級噪聲及振動試驗、零部件耐久疲勞實驗、發動機臺架實驗、懸架實驗。各項性能的仿真分析能力也基本完善。供應商體系,自己工廠自動化程度確實是國際水平。

要真說長安什麼不行,造車經驗相較於豐田 現代等企業較少。特別是在第一代車(悅翔為代表)、第二代車(逸動為代表)表現較為明顯。

發動機及變速箱的調教和匹配水平,基本處於起亞水平,和本田豐田還有差距,國產中只有奇瑞和長安在一個level。以後有時間單獨說

第三代車(以CS55為代表)是在完整研發體系及流程條件下,設計和生產。車輛品質和一般合資車在一個水平。屬於開不壞類型。

說長安或者國產車不行的,請不帶偏見的去感受第三代長安車(新逸動、睿騁CC、CS35PLUS)。試駕完,你會被驚豔到


大猩猩攻城獅


關注百樂魚,一起來聊聊長安汽車這個國產良心車企。

國產汽車這兩年的發展相當好,整車競爭力很強,現在滿大街上跑的都是國產為主的汽車了,這充分說明國產汽車的質量和設計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而這裡面又以長安汽車為國產品牌汽車為代表。長安現在又是一個什麼水平呢?

長安算是國產汽車的一流水平,一線梯隊

從汽車整車的銷量來看,2018年前八月的銷量成績來看,吉利汽車排名第一,而長安汽車是銷量排在第二位,而去年長安品牌汽車的銷量還總是排在第一位,目前來看,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以及廣汽上汽都算是國產品牌汽車的一線方隊了。這些汽車品牌長8月的汽車銷量都不錯。

長安汽車是全車第發展的國產車企

和長城汽車不太相同的是,長安汽車的轎車和SUV都有不錯的表現,算是兩條腿走路的車企,而這樣的車型,也就是長安和吉利都有這個水準。而這就需要車型的設計能力,技術積累都比較強,長安有自己的發動機,而變速箱特別是自動擋多使用安信進口。

與合資相比,基本可達到韓系車的水準

從整車的技術和質量來看,長安汽車的質量已經相當不錯了,對於新技術也是比較敢於嘗試的,SUV的CS車系都有不錯的表現,也有機油增多的尷尬,轎車的質量表現也很穩定,而汽車的價格也有走高的趨勢,算是向韓系車看齊了,質量方面也相差不多吧。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感覺,整體長安的表現相當不錯,特別是在與合資汽車的合作中,充分表現了長安作為國企的優點,因為與長安合資的車型,日子都過的不怎麼樣,百年福特,毀於長安的網絡戲言,給了長安一個良心車企的好口碑呢。


百樂魚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臺,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長安汽車作為我國自主品牌當中的老資歷車企,可以說在近些年來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從一個商務車為基礎的整體拼裝車企轉變為目前乘用車市場非常出色的這麼一家,可以說在這其中長安的努力是大家能夠體會到的。那麼說在整體銷量一路走高的前提下,長安的整體水平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下邊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說它的整體技術水平。大家都知道,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最大的差距並不是價格與配置而是在於三大件的技術研究成果。從這方面來看長安的技術積累相對於其他的自主品牌來講還是比較優厚的,旗下的研究中心遍佈世界各地,無論是在外形設計還是在動力系統以及整體調校上邊都有各自明確的分工,可以說每個部門有每個部門明確的任務,分工是相當的明確。有了研發基礎作為保障,研發成果從目前的效果來看也是相對比較不錯。發動機方面,長安推出了自己的藍鯨系列發動機,參數上雖然對比上汽藍芯依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實際的動力表現是相當的迅速,可以說在起步方面以及後續的動力輸出上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先不管說它的核心技術是不是逆向研發而來,總體來講長安的發動機在國內還是有很大亮點的。再來說說變速箱,長安作為愛信的戰略合作伙伴,在愛信6AT變速箱方面享有優先配送的權利,也就是說這方面優勢是有充分的前提保障的,對於國內大部分車企來說這樣的先天優勢是很難取得的,在這方面長安的自動擋車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屬於國內自動擋變速箱當中的比較領先的這麼一家。再來說說底盤調校,長安的底盤調校主要由他的美國設計中心所承擔,在旗下車型當中,底盤的支撐力以及舒適性有一個比較好的均衡,可以說整體的表現是比較不錯,比較符合國內大多數車主對於底盤的使用需求。綜合三大件來看,長安在自主品牌當中屬於比較領先的一家車企,也符合他一線自主品牌的這麼一個定位,雖然說前段時間爆發了1.5T機油增多事件,但是總體來說這並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直噴發動機自身的設計缺陷。希望在後期能夠得到一定的改正,給予車主一個滿意的答覆。
然後是它的車型定位水平。近幾年自主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高端系列,比如說長城推出了魏派,吉利推出了領克,而作為自主品牌當中老資歷的長安,並沒有急於推出全新的品牌,而是在車型上進行了探索,雖然說表現一般,但是整體的產品力還是相對比較不錯的,屬於穩紮穩打但是沒有太跟形式的這麼一個表現。產品力比較不錯但是呢沒有銷量,主要還是因為對於外部環境分析不太到位,對於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沒有做到及時的跟進。

曾經有一位朋友在我下邊的評論當中留言到說長安在他的車系裡邊,有兩種新老勢力在相互碰撞,並且能夠明顯感受到長安想要突破現狀的這麼一個動力,但是受限於國有車企的這麼一個限制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重要的改變,所以說的長安本身是有一個自己向上積極改造的心態,但是目前來講時機還不是特別的成熟。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其他意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是小輝,一個非專業的汽車評論員,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車,侃車玩車。


小輝侃汽車


長安研發能力強嗎?

長安熱銷車看研發能力。逸動是逆向現代朗動,睿騁是逆向豐田七代凱美瑞,睿騁CC 是逆向現代名圖。長安的轎車外形走了長克薩安的路子。

CS95是逆向現代格銳,CS 75是逆向豐田老款RAV4,CS 55是逆向現代ix35,CS35是逆向起亞秀爾。長安的SUV外形走了長路虎安的路子。

發動機方面長安抄現代和福特技術居多和。

長安雖說也是抄作業,但不似眾泰抄作業連人家名字和做錯的也抄。


AOne21238571


處於拿消費者作實驗階段!長安就會吹,大家小心了!我是長安車真實用戶,當年就是看了廣告才購買的!。也不知道他們請了多少人幫著吹!你們有良心嗎? 所以我用我的親身使用感受告訴你,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長安廣告!長安汽車毀於V7.2015年3月購買長安V7車,使用時間不長. 1.儀表就自然壞了, 2.安全氣囊電子模塊有壞了,4S店也給換了新,自購買後在行駛途中發現車速到110碼到120碼的時候方向盤抖動嚴重,隨後發現前胎有嚴重啃胎跑偏問題。去保養時4S店給換了2個螺絲,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啃胎抖動跑偏找店裡諮詢,店裡講換過螺絲了,怎麼還啃胎抖動,聽這句話也證明店裡非常清楚車輛啃胎的通病,4S店說你再自己做定位,平衡就好了。我花錢在外面做了幾次後還是發現嚴重啃胎跑偏,行駛到110碼以上嚴重方向盤抖動.4S店解釋外面做的4輪定位不行。因胎嚴重磨損方向抖動,2016年9月份要求4S店免費換了兩條輪胎後,有換了兩個可調的仰角螺絲。4S店工作人員帶我到4S指定的店裡有重新做定位平衡。2017年2月份到4S店保養車輛時發現前輪有啃胎偏磨,維修人員有發現方向左右的量不夠,給以了調整,有講可能是3.方向機有問題,也換了新,4S店有講上次那家店技術不行,工作人員有帶我換了家店重新做了一次定位。我想不通的是每次定位平衡我在現場仔細查看,每個店當時都把數據調整好了,但是還是出現啃胎跑偏問題,還有方向抖動,修理廠都認為現在是車輛本身有質量問題,出廠底盤沒有調校好.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總行駛里程58000公里,2017年3月7號有發現4.方向盤的按鍵壞了3月16號4S店給免費換了。3月18號月發現左5.右後燈有霧水,19號到天佑4S店免費換了燈。鑑於該車頻繁出現問題,我有是在剛出廠時就購買了,廠家也講15年剛上市的車,全面技術可能還不成熟,所以經常出現問題,廠家也不能拿我們消費者來當試驗品。如果問題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強烈要求廠家收回或更換車輛,希望廠家給我滿意的解決方案,現實中有很多車主都有這樣問題。經過我多次要求後; 2017年5月26號4S店給免費換了4個新胎,從新做了定位,前啃胎問題基本解決。但2018年9月12號有發現後胎有磨損不均勻高低不平,方向的跑偏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好 2018.10.3號在4S店4輪定位儀上檢查後橋數據正常,但為什麼後輪磨損高度不平 ,總結就是質量太差,太差。

綜合起來車的問題太多質量太差強烈要求廠家退換車輛

2018.10.4


沉默是金66981382


進入2017年以來,長安汽車一直處於增長乏力的狀態。從官降到MPV市場遇冷再到SUV遭遇勁敵,長安汽車並不是第一個經歷“低谷”的自主品牌。但如何避免“極盛不過三年”的現狀,還需要從產品出發,同時提升品牌力,才有可能繼續保持領先的狀態。



車聚嗑上車


國產自主車企技術最牛,長安如果說他的技術只排第二,國產自主車企沒有敢說他家技術第一,長安在造車技術上實力很強,缺點就是沒有重視營銷或缺少營銷大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