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肿瘤患者如何防范?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都让全民紧张起来。尤其是老年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最为危险。肿瘤患者受疾病或抗肿瘤治疗的影响,身体状况免疫力低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之一。那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肿瘤患者如何防范?

首先,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若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做到的。病情稳定的肿瘤患者,应该尽量呆在家中,避免外出,降低感染风险。

针对不同治疗时期的患者,专家在特殊时期给出这样的指引:

1、常规复查患者: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稍加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

2.择期手术的患者: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以及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3.化疗期的患者: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密切监测血常规,避免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力低下,若白细胞降低及时使用升白针对症处理。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肺炎表现,若有这些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并就近就诊。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治疗,在不明显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化疗周期。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建议可按期在当地医院或者原就诊医院门诊执行化疗,在确保与医生做好沟通对肿瘤预后影响不大的前提下 ,适度延缓化疗。

4.放疗期患者:

对于放疗中的患者,建议按照医院的整体安排有序继续接受治疗,同步化疗可适度延缓。建议按预约时间报道放疗,无需提前报道;晚班放疗者注意防寒保暖;放疗期间仍应每周复查血常规。

对于准备开始放疗的患者,在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根据主管医生安排适度延缓放疗。

对于准备进行放疗前定位、扫描的患者,可按预约时间进行,亦可稍推后。

若患者需要就诊, 建议患者因病就近就诊,减少长途奔波,尤其尽量避免跨市、跨省等跨地域就诊;就医尽量乘坐私家车,尽量避免乘坐火车、地铁人员密集交通工具;就诊尽量减少陪同人员数量,如果家中有感冒、发烧或其他可能感染的家属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和陪同人员在医院期间应全程戴口罩预防飞沫传播,避免咳嗽、讲话、喷嚏的飞沫传播病毒;医院人员密集的地方,有序就诊;减少前来医院探望的人数,尽量留在自己病房,减少与病友的接触与交流;尽量避免在购物、餐饮娱乐场所逗留;注重社会公德,不随地吐痰,废弃口罩不随意丢弃。

若肿瘤患者居家过程中出现了如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不要过分恐慌,首先应自行筛查是否有"流行病学史",即: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同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

若符合流行病学史中任意一条,加上近期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一定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

确诊为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肿瘤疾病相关问题可经肿瘤专科医生会诊后,综合诊治。对于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普通发热患者,建议综合医院感染科系统诊治,病情平稳后转入肿瘤专科,进行抗肿瘤治疗。

有研究证实,接受化疗、放疗等免疫抑制治疗的癌症患者易并发流感、侵袭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死。所以此时此刻,癌症病人更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我国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正是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建议大家在此期间务必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戴口罩;居家期间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如非必要,不到医院来。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肿瘤免疫学教授,对肿瘤免疫治疗有疑问的,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后台私信留言,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实时分享。

您的关注、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认可!

[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 央视新闻

[3] 人民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