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餘承東: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就是說到要爭取做到。您覺得呢?

披薩烘焙師


選擇性忽視罷了,餘承東很多牛都沒有實現

2019年,餘承東吹了三個牛,一個也沒實現

餘承東喜歡吹牛,聽了能讓人沸騰,所以花粉很喜歡聽他吹牛。餘承東吹很多個牛,實現了裡面的一些牛,花粉就選擇性忽略沒有實現的,大吹大讚實現的,然後誇大成餘吹的牛都實現了。

太早之前的就不提了,2019餘承東又吹了不少牛,其中還是有沒實現的,已經實現的花粉已經誇過了,我們就來盤點他沒有實現的牛吧:

1,2019年華為銷量要達到2.5億臺

這個說法是餘承東在3月份提出來的,雖然受美國製裁國外銷量影響,但使得華為國內銷量暴漲,其實反而總體賣得更多。

今年只有2.4億臺,沒有完成目標,另外沒有成為全球第一。

2、國內份額要達到50%的份額,就每賣出2臺手機中,有一臺是華為的

這個也是餘承東在3月份的華為HiLink生態大會上說的,

很明顯3季度末或是最接近50%的,當時已經達到了43%(出貨量,實際銷量小於出貨量), 但4季度隨著華為銷量下滑9%,基本上這個目標也沒有實現了。

3、鴻蒙能夠一夜之間替換安卓

這個是餘承東在鴻蒙發佈時講的,當時說鴻蒙有一夜之間替換安卓的能力。現在過了這麼久之後,我想大家也明白了,這是不可能的。

最近餘承東還表示2020年要全面堅定打造HMS和鴻蒙生態,以生存為底線,優先解決海外生態問題,可見現在鴻蒙都沒有替換安卓的實力。

吹牛不能強國,我還是喜歡踏踏實實做事情的企業精神。

花吹以為我是米粉,在咬小米,呵呵,兩個都是愛吹牛愛造假的品牌罷了,臭味相投,兩群粉絲還互咬,華為的海狗多一些,聲勢大一些,在我眼裡都一樣。




造謠海狗斬殺機


要說這句話那還是餘承東在2011年的時候說的呢,那個時候餘承東剛接手華為的終端業務,對於華為手機業務未來的發展也充滿期望,而在“吹牛”這一點上,餘承東可謂是毫不謙虛,一直以來人們都習慣的稱餘承東為“餘大嘴”,但伴隨著餘承東當初吹的牛都逐一變成了現實,“餘大嘴”這個稱號也就逐漸消失了,所謂我認為餘承東說的這句“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就是說到要爭取做到”,還是可以很理直氣壯的。

那麼我們會好奇,餘承東都吹過那些牛呢,這裡我統計了幾個當初餘承東所說過的話,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或許已經不足為奇,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餘承東的這些表態確實一度讓人以為其在吹牛。

其一,未來,我們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將消失,我們將成為市場領軍者

這是餘承東在MWC2015上所講的一番話,當時華為憑藉Mate7在市場上確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當時的情況而言,不要說國外的三星、蘋果,就連國內的小米在手機銷量上都在碾壓華為,這個時候餘承東揚言未來3-5年成為市場領軍者的言論,顯得十分誇張。

但實際的情況卻是,隨後華為發佈的P8、榮耀7相繼成為需要搶購的手機,還有隨後推出的mate8正式讓華為成為了國內手機行業的老大,之後再加上9、10、20系列手機的出現,不斷的讓華為在國際市場上取得越來越多的突破,2018年華為ie已經成為了全球手機銷量第三,距離餘承東所講的“3-5年成為市場領軍者”估計不遠了。

其二,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

這句話是餘承東在2015年10月份京東和騰訊的合作發佈會上所講的,當時如果說華為能超越小米或許大家還能解釋,但是餘承東直接讓剛誕生沒超過2年的榮耀品牌對標小米,華為直接對比蘋果、三星,確實讓人感覺有些不真實。

而實際的情況確實也說明了這一點,目前華為的榮耀品牌跟小米成為了競爭對手,而華為手機評價mate、P兩大高端系列,成功躋身高端機市場,成為了三星、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據餘承東的預測今年華為在銷量上超越蘋果沒太大問題,之後再努力超越三星也很有希望。

其三,在全球市場份額,華為目前排名第三,明年到後年會做到全球第二

這其實也是在2015年10月份餘承東所說的話,其實我們發現餘承東不止一次的把目標對準了三星、蘋果,這或許也是華為能夠精益求精的最大動力,不過對於這次吹的牛,餘承東是完了一年才得以實現,2017年2季度的時候,華為全球份額11.3%,蘋果是12%,二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過對比之前的數據可以看出這種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而在2018年第二季度,根據IDC、Canalys、SA、Counterpoint等機構的排名,華為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二的手機廠商,而2018年全年華為也只以1000萬部的差距,位居蘋果之後排名第三,很有希望在今年成為全球手機銷售量第二,這麼說來餘承東的這個牛在延期了2年後又將成真的。

其實餘承東之所能能夠有底氣說這些話,跟華為這麼多年以來堅持在研發方面堅持大量投入,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任何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核心競爭力的競爭,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不依附於外部力量而存在的競爭力,華為目前在通信技術、手機芯片等方面,已經搭建起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未來華為仍將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


木石心志


翻開餘承東的微博,我們就能發現,餘承東在2011年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自己對於吹牛和不謙虛的態度。

餘承東在其中說到: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就是說到要爭取做到。

曾經很多人對於餘承東的態度,就是喜歡吹牛,並且很多人還特意送了餘承東“餘大嘴”的綽號。

那麼餘承東手下的華為,到底說過什麼呢?又做的怎麼樣了?

一、榮耀手機將會全面超越小米,成為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

餘承東的這句話,是在2015年的十月份與騰訊和京東的合作發佈會上所說的。

而這時候的榮耀手機,卻還只是一個才剛剛獨立運營沒有兩年的手機品牌。

因此,在當時就有不少人對餘承東的這句話嗤之以鼻。

但是我們最後看的的是什麼,我們看到的是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隨著榮耀8、榮耀9等多款機型的推出,榮耀在2017年的銷量,就已將超過了小米和魅族,成為全球第一大互聯網手機品牌。

而在最近這一兩年,榮耀憑藉著榮耀8x和榮耀V20系列的推出,已經和小米手機拉開了不小的距離,並且正在佈局俄羅斯印度等海外市場,甚至在俄羅斯的銷量也拿下了第一。

二、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將消失,華為將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導者。

同樣,餘承東的這句話也是在2015年說出的。

而當時國產手機市場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不論是金立、錘子、360,還是美圖和魅族,在市場上都有著非常大的體量和用戶群。

而餘承東在當時說出這段話,自然會被認為餘承東在吹牛了。

但之後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隨著華為Mate9、華為Mate10系列的推出,以及在去年華為P20系列和華為Mate20系列的大放溢彩,華為不僅僅成為了我們國產高端手機市場的引領者,同時,也更加驗證了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快速衰敗。

金立美圖的快速倒下,錘子還在垂死掙扎,而絕大多數的手機市場,也都被OV系、小米系和華為系手機給佔據了。

三、華為將在明後年成為世界第二,19年底成為世界第一。

這句話的前半句是餘承東在2015年所說的,而隨後華為在16和17年的市場表現中也將這句話變成現實。

所以,對於目前的華為和餘承東來說,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將在今年的超過三星,登頂全球第一。

雖然說就目前來看,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隨著華為P30系列的亮相和榮耀20系列的新機推出在即,實現起來也並不是十分的困難。


榴芒科技


先拋結論,個人比較贊同餘承東的觀點。再延伸延伸就是:

  • 吹牛:脫口而出,徒有論點,但沒論據。

  • 不謙虛:經過慎重評估過可行性,有觀點,有論據。

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餘承東愛吹牛?

  • 第一、受中華民族以“大智若愚,謙虛內斂為美”的傳統文化影響。也就是再有能力也要表現的謙虛一點,不要張揚。所以中國的學生讀書時不喜歡主動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如果有人舉手了,還會被其他學生認為愛張揚。這點剛好與西方的學生相反,西方以主動表現為美,更欣賞主動表現的學生。

  • 第二、我們之所以認為餘承東愛吹牛,是因為我們在以自己所掌握的資源信息和認知格局來判斷餘承東的觀點是否可行,一旦超出了我們的認知格局,就會認為餘承東吹牛。白話就是“我們在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做手機和判斷未來,呵呵”。

  • 餘承東所“吹過的牛”,在別人眼裡是吹牛,在自己眼裡其實是Flag,也就是給自己定的KPI,喊出來是為了讓輿論給自己更大的壓力和動力去挑戰和實現看似不可能的目標。沒辦法,牛人天生就喜歡挑戰各種不可能。另外餘承東也解釋了“立其上,取其中”,意思就是“定一個很大很大的目標,即便最後只完成50%”就心滿意足了“。比如:長跑運動員,如果給自己定個100公里的目標,即便最後完成了50%,也已遠遠高於定個10個公里100%完成的效果。

2012年餘承東“吹過的牛”,已實現6個

  1. 從運營商定製到華為自有品牌轉型。

  2. 從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終端轉型。

  3. 放棄銷量很大但不賺錢的超低端手機。

  4. 啟用華為四核處理器和Balong芯片。

  5. 開啟華為電商之路。

  6. 啟動用戶體驗EMUI設計。

  7. 確立硬件世界第一之目標。

截至現在,2012年餘承東吹過的7個牛已實現了6個,站在2012年憑我們的認知格局是吹牛,站在今天還認為餘承東是在吹牛嗎?


每天學點手機技巧


在中國科技企業中,餘承東個人是一個稀罕的存在,明晃晃的,表明華為公司是一個稀有的存在,證明稀有的公司必定有稀罕的人。

我覺得,用“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就是說到要爭取做到”來形容餘承東,似乎不夠,“說到要爭取做到”應該換成“說出大話又做成大事”。

1 餘承東:靠譜的大嘴

對餘承東曾經怎麼"吹″華為手機的話,就不必重提了吧。

(1)大話頻說

前天下午,華為發佈MatePad Pro,餘承東當場又說大話了,認為“華為的生態優勢在中國能夠超過所有對手的體驗,MatePad Pro的橫屏體驗能夠超越iPad”,“華為的多設備協同能力比蘋果做得更好”,最大的優勢在軟件方面,“華為是全球目前唯一一家實現分佈式操作系統的廠商,實現多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蘋果沒有,微軟、谷歌也沒有”,“友商也在模仿我們的功能,但是他們的手機賣不動,沒有用”,並大膽做出“未來我們的生態能力將遠遠超過所有友商”的預言。

不止大話連連,還連連對標友商。

餘承東在平板電腦上"吹牛″是一如既往的。

2016年2月21日,MateBook發佈會結束後,餘承東在接受媒體群訪時就豪言,“我們進入一個領域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的王者,要麼不幹,要幹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的老大”,“有幾個問題解決了,不用五年,一年就做千億美元”,“我本人的性格也是這樣,我們公司的性格也是這種風格”,還預言了:“你可以看到我們推著微軟往前跑,推著英特爾往前跑。我們會有一些我們的創新,觸摸式指紋”。

(2)大話頻踐

餘承東吹的大牛已經或者正在成為現實。

據報道,華為平板電腦業務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為37.4%,已經超越蘋果的33.8%,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廠商。不是都說平板市場整體萎縮、平板電腦是夕陽產業嗎?

此前,被譽為首臺真正意義上的國產PC“太行220”正式發佈,搭載華為鯤鵬920芯片、鯤鵬主板,搭載deepin和UOS系統,整體性能媲美主流的PC產品。更為重要的是,聽說其應用軟件生態也已經非常豐富,實力強悍、頭角嶄露,有人因此認為雖然暫時微軟和英特爾還佔據著制高點,但危險已經臨近。

餘承東曾透露華為有做PC甚至是VR相關產品的更長遠打算,全場景地構築一個無縫的華為生態體系,儘管“我們在華為公司內部剛開始有很多的反對者”。

大家也看到了,華為與消費者衣食住行有關的全場景智慧消費者業務,包括智能穿戴、智能音頻、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等在內的10餘種,取得了理想的銷售業績。有自媒體報道,華為在2019世界物聯網排行榜上已經居於第一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3)大話對頻

某資深專家早前稱,華為掙脫美國禁令的關鍵一步是面向萬物互聯的技術創新。我認為該資深專家的眼光是獨到的,不止靠譜。

華為應該就是這麼考量、這麼謀劃的,現今華為的“1+8+N”即是萬物互聯戰略,平板電腦在8之中,餘承東曾經表示8的部分會越來越多。

智能手機則是那個“1”。餘承東在前天的MatePad Pro發佈會上同時宣佈,mate30手機在60天內賣了700萬部,價位與今年9~10月共賣了1000萬部的iPhone手機處於同一檔次上。

餘承東應該也是這麼認識的,所負責的消費者業務事關重大,副業的支援以至支撐作用對華為打贏當前的陣地戰、今後的持久戰無疑是攸關的,以前何嘗不是!

請問,有哪一家科技企業的副業在哪一個高管的帶領下,能夠在本企業與世界最強國及其幾個盟國所打的“世界大戰”中,用獨有的那麼多斬獲對整個企業提供了那麼大的助力?所以我說,餘承東是稀罕的一個人。

2 任正非:格外地重用

餘承東這個高管之所以是稀罕的,是因為任正非這個掌門稀有。

餘承東講過,“我說話不是很謙虛。這是我們的性格和我們自己的追求決定的,和公司實力所決定的,……我們吹完以後還要乾的”,是啊,華為認準了大方向、大目標之後,總是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即便是對著1個城牆口,也不惜發起集團式連續性衝鋒,非攻破、衝進不可,否則絕不罷兵,一直就是這樣的性格、風格,從未變過。

餘承東始終秉持這樣的性格和風格,也是基於公司的實力。這方面實在是沒有多說的必要,當下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裡重點說任正非對待餘承東,核心觀點為餘承東是華為的重器,任正非重用了,重用餘承東的做法則是稀有的。

在職場上,像餘承東這樣的人是不那麼受待見的,甚至會飽受攻擊,吹牛是會引火上身、燒身、毀身的,即便本人是高管,哪怕是企業的二把手;也正因為會不受待見,所以吹牛的人也難以被晉升為高管、二把手。

餘承東這樣經常吹大牛、說大話的人,其每一個主張又常常遭到很多內部人的反對,餘承東沒少這樣地透露了。

任正非卻格外地待見餘承東,包容得很,又豈止包容得很,還重用得很,聽說華為高管有輪崗制度,而餘承東自2012年負責終端業務卻直至現在,看樣子一時半會不可能換另一個人,看看吧,一直吹大牛的人被一直重用,這肯定叫不拘一格降人才,現實版的,稀有不?

尤其是,掌門的稀有與高管的稀罕是不是對上了、合上了?嚴實合縫,與眾不同。

有人一直說,餘承東接手華為終端業務沒有幾年就幹成了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大事,連任正非都沒有想到。我說“不”,餘承東主動請纓,就知道任正非能准許,任正非果然照準了,這是為什麼?只能說明任正非獨具慧眼,如伯樂般識得千里馬,又可以叫做英雄所見大同、英雄惜英雄。

餘承東是千里馬,也是英雄。

餘承東接手前,華為手機是運營商定製機、白牌代工機、貼牌機、低端機、受氣機、被控機,是默默無名一眾國產機當中的一款,而餘承東一上手,就停掉,帶領手下向高端機衝鋒,不斷整合自研和他研的新技術,並自建渠道,高呼“字典裡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一開始吹的就是大牛!當然是藉助了華為自研的芯片,從而由前期的終端帶著芯片跑轉變為後來的芯片驅動終端跑,反正,是符合智能手機發展潮流的,現在則是在客觀上引領了國產手機的潮流。

為什麼會這樣?餘承東個人的眼界和見識起了主要作用,在歐洲當了幾年高管的經歷和經驗起了作用。何況,歐洲文化氛圍濃郁、藝術境界崇高、科技底蘊深厚,餘承東從中得以開闊了眼界、長了見識。

然而,眾所周知,可以擁有同樣的經歷,卻不是誰都能擁有同樣的經驗,還有,既不是誰都能真正得到先進文化的影響、受到高雅藝術的薰陶,更不是誰都能跨國度、跨行業、跨領域地有機轉化、實際應用。

所以說,餘承東是千里馬,也是英雄,任正非識得了、認同了,於是重用了,一用就是7年,用得當然是準而且對的。

遇到了任正非這樣稀有的一位掌門,餘承東才成為了稀罕的一個高管。

可以預見,餘承東這樣的科技公司高管不再稀罕、任正非這樣的科技公司掌門不再稀有之時,就是我國科技企業普遍強大之日,也就是我國高科技發展整體崛起之際,肯定的,也一定會的!


肇俊武


餘老闆只要能保證高配手機和小米一樣的價格,那你就沒吹牛!否則都是在糊弄大眾!


一葉浮萍2017


和“萬磁王”常程、錘子科技羅永浩不同,餘承東吹的牛基本上都實現了。雖然我們還是喜歡叫他“餘大嘴”,但多數有些玩笑的意味,並不能算貶義詞,就連餘承東本人也很喜歡自己的外號。單憑這一點,我還是相當佩服餘承東的。

作為華為手機的頭號領導人,餘承東向來都是牛X吹得響,但曾經嘲笑過他的人,現在都被他狠狠打臉。就在不久之前,餘承東在餘承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為在2020年前就一定會超越蘋果和三星,成為世界第一大手機廠商。現在看來,華為是完全有實力這麼說,很多人也願意相信華為能做到。但回想15年的華為Mate 7發佈會,餘承東就曾表示華為將是世界級的手機廠商,目標是蘋果和三星,而並非國產手機品牌。在當時小米、OV發展如日中天的時期,並沒有多少人相信餘承東所說的話,反而找到了不少網友的冷嘲熱諷。



從華為開始研發海思麒麟芯片開始,就有很多人不看好餘承東,甚至很多“花粉”提議要將餘承東開除。可這麼多年來餘承東吹的牛基本上都實現了:餘承東說我們要研發自己的芯片,現在海思電子已然成為了世界第五大芯片供應商;餘承東說榮耀一定會超過小米,在17年上半年就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餘承東說主打拍照的華為P9一定能大賣,結果P9上市半年內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臺;餘承東說2K顯示屏沒有任何意義,到現在1080P屏幕依舊是市場主流……也許正如餘承東所說,自己只是不謙虛,喜歡吹有底氣的“牛”。我想,這也許就是做技術出生的人身上不服輸、肯吃苦的性格吧!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餘承東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吹牛和不謙虛的最大區別就是說到要爭取做到這句話是不是餘大嘴說的,我不知道,也沒去查過。就這句話本身而言,是一點沒錯,世上任何事情你說出來了,只要沒做到,那就是吹牛,而做到了那自然就可以用不謙虛和高調來說。

以往的事例表明,餘大嘴顯然是屬於不謙虛的那一類人!簡單兩事例來說明。

1、當我第一次聽到餘大嘴說華為要將手機業務做到世界第一時,我腦袋裡自動跳出的就是“艹,這牛逼吹的,這誰啊,口氣這麼大“。當時在我的印象中華為的確是做手機的,但是都是給運營商搞的手機,都是低端貨,做這種檔次機器的能做到世界第一?如果華為能第一,那蘋果、三星這些品牌咋整,現在都這麼強,華為還是一窮二白的。

沒想才過去幾年,我當年的想法就被打臉了,現在三星在國內幾乎沒存在感,華為全球銷量已經第三了(IDC數據),從不入流的運營商手機,到擁有了華為榮耀兩個強勢的自主品牌,再到銷量全球進前三,更是生產了自己的手機芯片、準備好了操作系統。

2、餘大嘴在Mate9發佈時曾宣稱華為的手機將18個也不卡,那時我覺得餘大嘴還是吹牛,不就是個基於安卓7的EMUI系統嘛,再怎麼改還不都是基於安卓系統,那能不卡呢!結果,再次被事實證明,高端機型的確能做到18個月不卡,至少我知道的不少用戶是沒卡頓。而之所以能不卡頓,這和EMUI解決了相關文件系統核心問題相關,雖然的確還是安卓系統,但華為攻克了對應的難關。

綜合來說,餘大嘴之前說的那些在我眼裡算是吹牛的話,到如今都得到了實現,那這時我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吹牛。那我只好認為他過於高調了,也非常自信,毫無謙虛的態度。 國內企業中吹牛的高管實在是太多了,各種說話不算話,各種打臉,像餘大嘴這種不謙虛,但言行一致的人真是少見!



Lscssh科技官


其實他說的這些話確實有很多現實的例子來佐證,比如說,馬雲在創建阿里巴巴之前,很多人都覺得馬雲是個騙子,甚至雷軍曾經和自己的下屬講,馬雲這個人長相就比較古怪,像他說的那些事情也覺得不靠譜,動輒幾十億的市場,實在是有點像傳銷。



但問題是馬雲最終確實是做成了阿里巴巴,而當年戰略性的預測,一些事情也都逐漸成真,可以看出吹牛的標準定義就是做不做得到,如果做到了還真就不是吹牛。

對餘承東來說也是如此,我們知道餘承東向來有大嘴著稱,動輒拳打三星,腳踢蘋果。同時在銷量方面一直要趕三星超蘋果。這也讓很多人其實非常討厭餘承東的言行。



不過這麼多年以來,餘承東卻是將華為移動端帶領到了一個相對比較高的高度,目前華為品牌戰,旗艦機型包括,而產品的自主性以及銷量方面都有明顯的一個提升,也就是說,某一種程度上來說,餘承東可能並沒有吹牛,至少消費者給足了餘承東的面子。

目前來看的話,華為的整體銷量在穩步提升,依照2018年的銷量數據來看,華為距離蘋果的銷量只有1700萬部的差距也就是說,如果今年足夠努力或者說產品競爭力足夠大的話,完全是有機會超越蘋果,來到全球第2銷量的。



所以我們說,大嘴的前提其實是要有相匹配的一個能力,而目前來看的話,餘承東和帶領的華為移動端,都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個人覺得,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算吹牛,只是一個比較激進的目標。

與此同時,這麼多年以來在餘承東的吹牛梔夏華為確實在軟硬件層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目前來看的話,華為的操作系統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以看出,吹牛,確實還是基於自身的實力的。


互聯網的放大鏡


華為一貫低調務實,吹牛、不謙虛都不是華為的文化基因。

華為消費者業務,客戶為全球個人消費者,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

好酒也怕巷子深。

讓全球消費者知道、瞭解華為,與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為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成功的前提。

餘承東,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老大,逼上梁山,想不吹牛、謙虛也不成!

華為從不吹牛,只做不說,默默前行。餘承東自然也不能吹牛,只是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給廣大消費者一個期待,先說後做而已。

餘承東的吹牛都兌現了,才是真正的牛!

吹牛也好,不謙虛也罷,華為強大的研發實力、品質管控能力是餘承東敢於高調的強大後盾。

憂患意識,狼性文化,讓華為獨步全球!

“餘大嘴”,褒多於貶,多多益善。

期待更多的牛從餘大嘴中吹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