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2020年春節後,在經過了連續三日的上漲行情後,2月7日,國內股市進入調整,開盤以來的A股市場的走勢,我們把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海外市場都羅列一下。

雖然股市上漲勢頭減弱,但股市的利好因素在不斷增加,未來的發展趨勢依舊可期。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看顏色就清楚了:2月3日是最恐慌的,上證下跌7.72%,中證500指數跌了8.68%,都是創記錄的。但截止昨天一直在漲,小企業、小公司漲得比較多。上證連著漲了3天,分別是1.34%、1.25%、1.72%,最後一天是0.33%,漲勢弱下來了。債市也是一直在漲的。

面對當下疫情,很多人覺得應該要賣掉?這是第一類看法。但是,巴菲特不是有句話,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事實上,緊接著後面幾天連著漲,這麼大的漲幅,你到底是輕一點倉位,還是全割了,或者滿倉殺入進去,還有更貪婪的是要不要加槓桿?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決策就是投資者決策。

投資大師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做決策?比如說利弗莫爾、威廉·江恩、查理·芒格、巴菲特、索羅斯,他們代表著不同的流派,代表著當時對金融工具的利用,他們背後代表著不同的投資邏輯。我們一個個來看。


1.利弗莫爾

你可能知道《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回憶錄》。利弗·莫爾是怎麼做的?

第一,順勢而為。

他這個“勢”很有意思。因為他成長的年代是美國金融監管還不嚴的年代,說白了,那時候內部消息、做老鼠倉這種事在美國市場上特別多。我在課程裡也跟大家講過,不要看美國市場現在監管這麼好,立法這麼好,其實也都是從嬰兒期慢慢長過來的,只不過他們已經長了一兩百年了,現在已經發展比較成熟了。

在這種情況下,利弗莫爾的“順勢而為”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他經常跟公司合謀,自己去造一個勢。我當時看《股票大作手》的時候,就想到中國的一個人——徐翔。徐翔一定是把利弗摩爾這套東西研究得特別透徹了,因為中國市場和當年美國市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當然我們現在的監管要好一些,但是違法的懲罰也不是很高。如果違法最後受到的懲罰和你的獲利相比不值一提,就會有人願意鋌而走險。願意造個勢。當然現在用利弗摩爾的這種做法在美國肯定是違法的。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利弗莫爾

第二點,叫金字塔原則。

他也不是一下子就撲進去,而是一點一點進,慢慢放大自己的倉位試探。你會發現,全心全意滿倉操作的人都會留後手,比如說留有做空餘地。

利弗摩爾這樣的人,按照他的投資邏輯,在目前的情況底下,他一定會跟進去的,這麼大的波動,此時不炒更待何時。當然前期他肯定是做空。

這裡我又想到王立銘老師發的一張圖,有幾支股票漲得特別妖孽,比如說藥股,還有人發出了很多據說是絕密的消息,關於特效藥什麼的。我當時感覺就是有人在資本市場上搞事了。


2.威廉·江恩

很多男孩子特別喜歡看趨勢圖,看幾日均線,分析阻力位等,這方面的老祖宗就是威廉江恩。

他其實也是順勢,但他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倉位,比如50%——上行突破50%的時候,就應該做多,下行突破50%,就應該做空。這裡多說幾句,投資、投機包括和賭博,其實都有一點點像,順勢是很重要的。

在講順勢時,威廉·江恩還說一定要注意止損。這跟利弗摩爾也是一樣,要留後手,在做多的時候一定留有做空的餘地,設置止損位。威廉江恩就說,你有一個建倉位,當股票振盪了很長時間的時候,這就是建倉的點位。當你已經順勢走進去以後,如果市場情緒已經完全一致了,比如說完全都看多的時候,你就應該反向操作了。這不就是巴菲特講的“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嗎?投資邏輯裡面,大家都有一點類似的地方。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威廉·江恩

那麼在現在的情況下,威廉·江恩會不會進入呢?按照我對他投資邏輯的理解,我估計他會買入那些大漲的股票,但是也不會多進,而且也是做短倉,隨時準備跑的。

這就是威廉·江恩和利弗摩爾的投資策略。那些做短期的同學,其實現在已經找到自己的支撐點了——你看利弗摩爾、威廉·江恩也會進來。但是,威廉·江恩和利弗摩爾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都處在二三十年代。我們知道,在1929年、1933年以後,美國的證券市場的監管進入了一個特別嚴格的時期,所以後來利弗摩爾和威廉·江恩的處境都不是特別好,尤其市場大環境改變以後,對內幕交易、投機手法抓得越來越嚴,他們的業績就不太好了。


3.索羅斯

索羅斯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投資人,為什麼呢?我覺得他特別哲學,和我對金融的理解特別像。

他有一個反身性理論。怎麼理解呢?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世界上沒有真相,只有認知。其實投資市場上越發是這樣。比如說A股市場會上漲,這是真相嗎?這不是真相,這叫認知。一旦這個觀點被很多人接受,慢慢的就會使得上漲變成現實。比如說,現在全國上幾億人口都待在家裡,連麻將都打不了,除了炒股還能幹嘛?如果更多的人去炒股的話,是不是價格就會上漲呢?還有,如果疫情得到了控制,是不是也會上漲呢?還是那句話,目前這些還不是真相,只是一些認知,但這些東西放到我們的腦子裡以後,這些認知就會變成我們的買入行為,然後就會變成A股市場的上漲,認知和行動就變成了現實。

所以說,上漲不是一個靜態的認知,而是一個由參與者創造和改變的動態過程。你如果能夠判斷一個市場上這些參與者和創造者他們的認知,他們的主流偏見在什麼地方,你就會知道趨勢在什麼地方,然後這些主流的偏見會成為事實,形成一個內生性的循環,這就是反身性。所以,認知沒有正確與否,只有行動與否。

現在這種情況下,索羅斯會怎麼做?按照反身性理論,他應該要做多。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索羅斯

但是千萬別忘記了,好的投資人牛在哪裡?他會領先市場一步。你想,剛才我們說的反身性,達到的均衡其實一個非穩態的均衡。為什麼?因為如果現在A股市場上漲已經成為了現實,A股市場要繼續上漲,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更強的信心,需要很多信息來支持上漲,所以需要更多人被捲入到這個循環裡來,也就需要更強的主流偏見。

我給你們舉個例子,我博士論文是研究羊群效應的,我們有一個術語叫信息瀑布,什麼叫信息瀑布?假設我們開車來到一個路口,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其實這個時候對我來講,往右和往左是一樣的,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走。這時後面的車都在催我,所以我就隨便選一個,往右走了。這時候信息瀑布就產生了:對於我後面的這個車來講,我的行為會對他產生影響,“前面的哥們往右走了”,那麼他往右走的概率就更大。然後,因為前兩個人都往右走了,第三個人的信息就加強了,也會往右走,這就是反身性。

但是,往右走的這個決策是很容易被打斷的。只要有一個強烈的不同信息冒出來,就會把之前的信息瀑布打亂。比如說大家都跟著我往右走了,結果有一個哥們是本地人,對路況非常熟悉,他開始往左走,這個信息瀑布馬上就轉向了。這就是信息流的脆弱性。索羅斯就利用了這一點,他說當我知道這種主流偏見已經不可能再強的時候,我只要製造一個反向的信號,就可以把你們的信息流打斷。

他就是這麼幹的,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打了很漂亮的一仗,阻擊泰銖,阻擊各種亞洲貨幣,賺了很多錢。當時他看到大家對東南亞四小虎的經濟預期很好,但是他認為價格已經把預期反映得差不多了,只要有一點點反向信號,就會把這個信息流打斷,產生反向作用。所以他就選擇了最弱的泰銖,集中精力打擊,一天之內泰銖下挫17%。

那麼現在的情況下索羅斯會怎麼做呢?這個哥們肯定會大力伏擊,在中國市場上製造各種恐慌,然後大舉做空。但是,我又坐在這想,索羅斯做空能不能贏下來呢?不好意思,我們大A股專治各種不服,證監會、銀監會甚至央行都會盯著,如果他們治不了你的話,公安部去個電話,你一下子就沒戲了。所以索羅斯的策略在中國不一定能行。

其實金融學的理論是非常鮮活的,都是我們生活中、市場上天天在發生的東西,包括企業決策也一樣,我相信這種例子一定比枯燥的專業術語容易接受很多。


4.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的原則叫“簡單性原則”

他一般跟著他女兒投資。因為他發現,一個學校的小朋友做的投資模擬盤,投資收益特別好。怎麼回事呢?拿來一看,小朋友選的股票都是麥當勞、迪士尼、沃爾瑪,因為他們都喜歡麥當勞,他爸爸媽媽每個禮拜帶他去沃爾瑪。

這就是簡單性原則,它比較接近價值投資的理念。比如,當年茅臺炒得特別過分,你到市場上去看,號稱愛喝白酒的人都愛喝茅臺,所以買茅臺也是這麼個邏輯。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彼得·林奇

那麼根據簡單性原則,在當前中國的情況底下,疫情的不確定性較大,而且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彼得·林奇就不會參與到現在短期的博弈中間去。


5.查理·芒格、巴菲特


查理·芒格、巴菲特和索羅斯非常不一樣。索羅斯處在金融自由化的年代,很適合他這套打法,而且他做國際市場,專挑弱小者入手。但是芒格和巴菲特投資的是美國增長,當漲得特別高以後,他們基本上就不動了。

那現在這種情況下,巴菲特會怎麼做?對於現在今天7%,明天1%、2%的波動,對他來講肯定是不動,你們愛怎麼動怎麼動,但他手上要保持餘糧,跌了的時候再入倉。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查理·芒格


看了六位投資大師的策略,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都有自己的點。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有幾點:

第一要有決斷的勇氣,殺伐果斷。

第二是要有知識儲備,

第三要控制情緒。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巴菲特


先說勇氣。

我自己其實不適合做特別具體的投資,但我們團隊有一個北大的瘦瘦小小的姑娘,很殺伐果斷。年前,我們判斷疫情會擴散,討論倉位該怎麼辦呢?如果是我的話要想半天,因為總想把這件事的邏輯想得特別通透,但是真正決策的時候,經常要很果斷。當時那個小姑娘就說:清倉,一分錢不留。這其實符合了一條原則,在投資的市場上,活下來最重要。

再說知識儲備,它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我們的課程《香帥的中國財富報告》,包括《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金錢永不眠》,都是為普通人準備的一些可供儲備的知識。


最後說控制情緒

陸蓉老師也跟大家講過,人都有弱點,有貪婪,有恐懼。但實際生活中,我們既克服不了貪戀,也克服不了恐懼,最多能抑制一點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問題。

像我在課程裡講過的,女生很少覺得自己特牛,像我總覺得自己不夠殺伐果斷,但男生不是這樣的。如果今天現場有女孩子的話可以問一下你的先生或男朋友,10個裡面有7個、8個會覺得自己做的投資決策特別牛,覺得自己肯定比其他人強。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溼鞋,過度交易會導致過度暴露風險。

而女孩子呢?容易犯的錯就是賺點錢就跑。前一陣子我姐買騰訊賺老多錢了,想跑,我就勸她別跑。你看去年騰訊股價跌得很厲害,很難受,但現在騰訊不是又漲得特別好。所以碰到好股票,女生容易見一點小利就跑。女生還有一個毛病是捨不得割肉,這是我母親的故事,我母親55元買了中石油,都跌到14元了,還不捨得割肉,她決定要死守中石油,留給我做嫁妝(那時我在讀博士),結果現在我孩子都出生了,中石油也回不來了。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大家都說行為偏誤,為什麼行為偏誤會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無論是過度交易,捨不得割肉,還是賺一點小錢就出去喝啤酒,虧了錢不做聲。我後來想了所有這些毛病,發現癥結在哪裡?就在於,窮就沒有辦法做價值投資。這句話特別殘忍,如果用學術一點的話重新表達一下,那就是:流動性需求高,就沒法做價值投資——我就100萬,可能考慮要出國留學,要付首付,還要給父母養老,有這麼多流動性需求時,怎麼像巴菲特那樣堅守8年、10年做價值投資呢?

我有一個結論,但不一定對。我不像很多學者那樣,動不動就責怪中國人特別容易犯行為偏誤,我們是散戶的市場,機構也是散戶化的,因為機構的錢來自散戶,散戶的流動性需求就是高。都說中國人投資的心理期限短,就是8個月,超過8個月大家就受不了了。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心理期限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流動性需求的問題。

所以我現在看到,高淨值人群慢慢要調整心態,因為這些人有一部分錢沒有流動性需求,應該可以做價值投資。我覺得中國A股市場在一個長時間段上會慢慢有更好的表現,因為進入中產社會以後,大家的流動性需求沒有那麼強烈,這時市場上就有了更多的長期性資金。

真正高淨值的人群很少有行為偏誤,因為大家都追求高、長期、安全性的收益。為什麼錢越多越少犯錯誤呢?買資產是買什麼?短期買資產,長期買增長。我放了兩張圖,一個是戈登模型,用未來的現金流可以創造現金流貼現回來;一個是怎麼定價,像四因子模型

這些是很學術的討論,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所有定價模型用於定義資產價值都比較失敗。因為所有模型,第一,都有假設前提,第二,要求市場要全員理性,即使個體不理性,整體也是理性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全市場發生不理性的行為也是經常發生的。比如美國這麼好的市場也會出現問題,在那個壞血的故事裡,一個女孩兒做了一個驗血、驗基因的機器,結果最後發現是巨大的騙局。

另外,理論模型還要求整個分佈是穩態的。但現在這麼一個時代,比如像“得到”這樣的企業,它根本不是穩態,從羅輯思維起步發展到現在,它的發展是非穩態的,而我們都是根據它的增長率來定價的,這個增長率變化非常大。

這些年,我自己從學院派走出來以後總在反思,有句話特別特別想跟年輕的老師講:我們作為學者,我們要勇於挑戰現有的文獻,也挑戰自己。因為我們是學著文獻長大的,到市場上去看的時候,千萬別一開口就說市場錯了。比如這幾天,我覺得市場演化的邏輯跟我想的不太一樣,但是我絕對不能說市場錯了。一定是市場有什麼信息沒有被我捕捉到,或者我現有的知識體系、知識框架還需要繼續補充完善。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投資者決策的一些內容,更多的內容你們可以在我的得到課程和《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裡面再去看。我想結尾送大家兩句話,關於投資者決策:


不要迷信專家,也不要迷信書本,但知識儲備是必要的。所以,投資中你最好的朋友就是邏輯、理性和你自己。

我們已經見過我們敵人了,那就是我們自己。所以你要時刻記住,你們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學會控制情緒,增加知識儲備,然後做果斷的決定,有決斷的勇氣。

本文整理自香帥的金融江湖(ID:xiangshuai-finance)和《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香帥著。


關於香帥

香帥無花,本名唐涯,麥吉爾大學(加拿大)金融學博士學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經濟學碩士。知名金融學者,香帥數字金融工作室創始人。原北京大學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金錢永不眠》等暢銷書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主要研究方向為資產定價、宏觀金融、行為金融學和數字金融。有多篇學術論文在國際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研究。“香帥的金融江湖”公眾號創始人,得到App“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主理人。


相關閱讀:

《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

香帥 著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重磅推薦!一本寫給普通中國人的財富指南。不分年齡、不分階層,打造我們每個人的財富解決方案


《金錢永不眠: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

香帥 著

查理·芒格、巴菲特等6位投資大師教你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武俠氣質的資本市場故事,直白簡單的金融學邏輯,人文情懷的經濟歷史長軸,對各種經濟金融現象做“有趣有料”的極簡解讀。金融、人文、歷史與武俠精神的完美融合,柳斌杰、林毅夫、梁穩根、蔡洪濱、陳龍聯袂力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