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花巖上的佛光

獻花巖上的佛光

前些時候,因朋友相邀,來到攸縣漕泊與柏市交界的地方,拜見了著名佛學大家陳健民修行之地——獻花巖。

那天,我們沿著又窄又陡的一條羊腸小路攀登前行。當我們氣喘吁吁地爬上山頂,再往下俯視時,才知獻花巖的險與奇,才想象佛學大師陳健民為什麼孤身一人苦行僧般地在此禪道修行。

献花岩上的佛光

獻花巖洞口 李方明 攝

據《攸縣誌》乾隆版載:“獻花巖,在東江鄉。相傳嚴仙會眾仙於巖,白鹿花於獻,得名。”獻花巖,巖口偏圓,容一人徒梯而入,進入洞內,環視四周,像一座大廳,由於光照不強,只窺得大概輪廓。洞內寬約30餘米,高約80餘米,能容納二百人。洞的中央有一幅寬約三米的天然石屏,呈銀灰色,仿若奔流而下的水簾。石屏前,有一方長約3米,高寬各約1米的石墩,儼然寺廟香案,據傳曾有多位高僧在這塊石墩上打坐修行。

翻閱史書,明清時期曾有詩人為獻花巖賦詩:“仙蹟何處見?止剩白雲珠。為問巖前花,今朝得獻無?”《漕泊花石》詩云:“煙巒回合繞琳宮,宮下飛泉絕壑通。石破倒窺天一線,巖穿低指路千弓。珠探驪窟須燃燭,花散雲根不借風。解道真源流不息,羅浮江水自朝東。”

我們在巖洞前看到一塊長方形的石塊豎碑,上面刻有“獻花巖”三字,字蒼勁有力。沿著斜梯,走進巖洞,因沒帶電筒與 火把,不敢貿然深入,只是在那塊陳健民曾經打坐禪修的石墩前,靜默凝視,心中一片肅然。這裡因沒開發,一切都還是原始的樣貌。

在獻花巖洞口前,讓我想得最多的還是蜚聲國內外的佛學大師陳健民。據陳浩望先生在《陳健民傳》一書中記載,陳健民於1904年在攸縣梅城西街出生,他一生與佛道有緣,在他50多年的修行中,在巖洞中和高山上打坐修禪的時光就佔整個修行的一半。1944年,他慕名來到獻花巖修行二年。他曾經對獻花巖是這樣描述:“獻花巖是眾中尊,四面層巒列子孫。錦洞海棠眠胯下,船飛雲海半山屯。”“秋雲似錦對巖開,三兩野樵上嶺來。一曲沒絃琴未斷,散花天女幾時回。”兩年後,他惜別時,寫下了《別獻花巖》一詩:“別矣花巖欲紀懷,有心題句怕沉埋。何如到處留詩意,曾用石頭剩下柴。”他依依不捨離開獻花巖後,把自己的法號定為花巖處士。而且直到圓寂時,都是沿用這個法號。這足可以說明陳健民先生對故鄉獻花巖這塊勝地是如此喜愛並賦予深情。

由於有陳健民先生在此修行禪道。獻花巖成了遠近聞名的佛道之地,曾吸引臺灣佛教團體來大陸考察,並來到獻花巖作短期修行。還有個人捐資在獻花巖離洞口不遠處立了一塊碑,上面刻著:“佛教大成者陳健民修行處。”

我們從洞口出來,佇立良久,然後順著來路下山。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這裡是要成為一個香火鼎盛讓人供奉修禪之地?還是一個遊人如織的旅遊之地呢?實在是不得而知。但我願此地以清靜為好,如有追隨者來此談經論道又何嘗不可呢,只 是不要喧譁與逐利罷了。

倏忽間,我彷彿看見了一道佛光,在獻花巖上閃耀和普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