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型病毒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激起“消費狂潮”

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結束後爆發消費狂潮的幾率不大。咱們從『2003年的消費復甦曲線』、『2020年疫情時間節點』、『消費賽道行業分佈『、『消費人群心理』這四個方面做個簡要的分析。

當新型病毒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激起“消費狂潮”

圖片來源互聯網

首先2003年的非典後的消費市場只是反彈,並沒有報復性爆發,而2003年是什麼時間點?是國內電商還沒有完全發展的狀態,大家只能去線下超市、倉庫、商場去購物還沒有形成網上消費的習慣,徹頭徹尾被憋了兩個月之後也就反彈了那麼一點。

在電商已經這麼發達的2020年,啥東西在網上買不到,當然口罩、酒精、84消毒液和防毒面具買不到。因此,消費壓抑並不如2003年強烈,現在不是不能下單不是不能買,只是買了之後拿不到(物流通路受限)。

當新型病毒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激起“消費狂潮”

圖片來源互聯網


相比2003年消費,人群變了、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也變了,2020年不會重複2003年的曲線,但能否引起『消費狂潮』,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變量。

當我們分析一個問題時,先從歷史看現在這是對標緯度。其次,2020年的疫情節點,已經把2019年的大部分消費動能消耗了。

當新型病毒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激起“消費狂潮”

圖片來源互聯網


這次的疫情剛好出現在春節時間,武漢封城發生在,1月23日上午10點,而年三十是24號,以國人過春節的傳統,該送的禮已經送了,該買的年貨已經置辦了,該回家的人已經回到家了,所以封城和開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疫,已經是過年前置消費的尾巴。而過年期間的消費品類,其實又是集中在:餐飲消費、旅遊消費、快消消費上。

受影響比較大的餐飲、旅遊、客流部分。餐飲和客流屬於階段性消費反彈,旅遊屬於季節性消費,有反彈但沒有持續爆發。另外由於疫情後的服務能力恢復需要時間,即使爆發一時半會兒行業也不見得反應的過來。


當新型病毒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激起“消費狂潮”

圖片來源互聯網


其次就是教育行業,現在的學生在家和白領在家,前者是把學習焦慮傳遞給家長,後者是把職業壓力傳遞給員工,讓大家意識到知識就是力量,而且由於線下培訓和教育行業基本癱瘓,疫情中和疫情後一定會有大批量教育服務滲透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所以教育行業的小規模持續爆發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最後從消費心理來說,疫情結束後很難有報復消費的慾望。

這場戰役,沒人倖免。這樣的休克療法,也讓我們充分的感覺到,就算這樣一個月宅在家裡,睡衣扛一週,天天吃泡麵,素顏一整天,也是可以活下來的,過得下去的,這樣的靜默,會讓整個消費環境安靜下來。

我們只見過各種購物狂歡節,沒見過購物,靜坐節吧?消費是需要大環境的,當人們的心理依賴和關注重心不再消費了,這種慾望和動力就會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購物,旁邊沒人羨慕嫉妒恨,她的消費慾望也會冷下來,所以缺少了群體性的驅動,也導致了很難有大規模的消費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