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小喬是江東美女,分別嫁給孫策和周瑜,為何結局卻都很悽慘?

餘仲文


在三國的美女中,大喬、小喬的名氣非常大。大喬嫁給了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小喬嫁給了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瑜,都是名聞天下的英雄。

說起二喬,不得不提到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赤壁》,有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說,如果不是東風幫助周瑜破曹,二喬就要為曹操所得,置於銅雀臺中安享晚年了。《三國演義》就有這個橋段,赤壁之戰前,諸葛亮過江到東吳聯合孫權,與魯肅拜見周瑜。諸葛亮智激周瑜,故意裝作不知道二喬的身份,獻上一計,說曹操率百萬雄兵下江南,目的其實只為了美女二喬。如果把二喬獻給曹操,則曹兵自退。周瑜問他有何證據,諸葛亮背起了曹植所寫的《銅雀臺賦》,其中有兩句“攬二喬與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周瑜被扣了帶顏色的帽子,大怒,這才定下了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大計。

事實上,曹植賦中(其中一個版本)的兩句應該是“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和江東二喬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赤壁之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銅雀臺則是建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植的《銅雀臺賦》也在赤壁之戰後。顯然,諸葛亮背誦《銅雀臺賦》,是羅貫中的虛構。

《三國演義》說二喬的父親喬國老與曹操有交情,所以曹操深知二喬美貌。這一點也難找到相關記載。跟曹操關係密切的只有一個橋玄,可是橋玄生於公元110年,死於公元184年。一種說法:大喬生於公元182年。那麼,橋玄73歲(皆虛歲)生的大喬?當然不是沒可能,鍾繇就是75歲生下鍾會的。只是這種古稀之年得子的概率太小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二喬是真實存在的。《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對此記載的非常明確:孫策取大橋,周瑜娶小橋。可見,二喬確實是姓橋,只不過沒留下名字。不過,《江表傳》記載了一件事,說孫策對周瑜說:“橋老頭這輩子顛沛流離,能有我倆這樣的英雄當女婿,足夠他驕傲的了。”這句話說明老橋嫁女有可能沒有選擇權,基本上是孫策自己選中了大橋,周瑜選中了小橋。在古代打仗,勝利者往往都會佔有當地的美女。如此說來,二橋嫁孫策與周瑜,不是什麼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是兩個戰利品而已。

孫策娶大橋是在公元199年,一年後孫策就被刺殺身亡。孫策死後留下一子三女,這肯定不全部是大橋生的。可見在大橋之前,孫策是有妻子的(生下兒女)。只不過由於二橋之父老橋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二橋名氣又大,孫策原妻就不被人們所知了。這樣看起來,大喬到底是妻還是妾,身份成疑。

即使二橋是孫策、周瑜的正妻,自己的家鄉被攻打佔領,然後兩人背井離鄉,跟隨征服者來到一個陌生之地,完全身不由主,這中間恐怕是很難有幸福感可言的。

就算是兩人因為美貌,確實得到了寵愛,夫妻感情也和睦,可孫策死得太早了。大橋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多。孫策死時,大橋可能還不到20歲,年紀輕輕就要守寡,後半生非常淒涼。至於小橋,和周瑜一起度過了十二年的光陰。周瑜死於公元210年,那時的小橋也不過30歲左右。比起大喬,小喬雖然稍好一些,但兩人的人生終究都算不得幸福。傳說二橋後來隱居在江南,雖然江南風景如詩如畫、杏花春雨、鶯歌燕舞,卻終是獨守空閨,紅顏薄命。

有好事者認為:大橋和小橋守寡不易,還不如讓曹操把她們接到中原,在銅雀臺裡有說有笑,後半輩子也有個依靠。依靠?曹操死於公元220年,比周瑜多活了10年。如果這樣,大橋與小橋還要再次守寡,難道讓她們再跟著曹丕?豈非扯淡!再說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讓這個糟老頭子只圍著二橋轉,其他女人全部打入冷宮,可能嗎?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年代,而東吳的孫策和周瑜既是君臣關係,也是亦兄亦友的夥伴關係。兩人都是青年才俊,有著俊朗的外面,有著傲視天下的才幹,也有著令人驚羨的佳偶。孫周兩人分別娶了江東的兩大絕世美女——二喬。

所謂“二喬”,即大喬和小喬,是東漢末年客居江東的喬公的兩個女兒。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建安四年,孫策準備攻打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攻破宛城,“得橋公兩女”。大喬、小喬有美貌,傾國傾城,“皆國色也”,孫策於是納大喬為妾,周瑜納小喬為妻。

古人有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使得二喬美名傳千古,經久不衰。二喬都是傾國傾城,所以後來大喬會成為江東霸王孫策的妻子,小喬會成為周瑜的妻子,英雄配美女,天作之合,其幸福指數之高令人驚歎。

對於二喬,好色的曹操也垂涎三尺。相傳,曹操生平曾立這有兩大願望:一是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是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憾!

不管真偽,可見二喬名氣之大。然而,二喬的婚姻也是不幸的,隨著孫策和周瑜的先後英年早逝,不但令世人唏噓不已,而且守寡的二喬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揹負了這對“紅顏禍水”?

南宋謝採伯有這樣的評論:“孫策、周瑜拔皖城,納二喬,皆國色,是以師婚也。英銳豪俊之氣,固足辦事。畢竟有所溺,則智昏,智昏則防慮疏。策為許貢客箭傷頰,創甚,年二十六卒。瑜為流矢中右協,年三十六卒。”

一些史書把孫策和周瑜的英年早逝歸結於二喬。

當然,事實上孫策和周瑜的英年早逝是有原因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就是孫策娶大喬第二年,孫策去丹徒山中打獵,途中遭遇刺客——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

至於許貢家客為什麼要刺殺孫策?原因很簡單:報仇。原來孫策經略江東時,許貢任吳郡太守。孫策平定吳郡,許貢被打敗。後來孫策沒有因一念之仁,沒有繼續追擊許貢。結果僥倖躲過一劫的許貢仍死性不改,千方百計想要從孫策手裡奪回吳郡。於是,他給漢廷丞相曹操上書說,像孫策這樣的梟雄放任其壯大,勢必成為心腹大患。他建議曹操應該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孫策進京,加以“控制”。

許貢的這一石二鳥之計狠而毒,而無論孫策去還是不去,獲利的將是他。然而,許貢不會料到他的上書在途中被孫策手下士兵給截獲了。孫策一怒之下,派兵打敗並生擒了許貢,然後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然而,過於自信的孫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在殺許貢時,沒有斬草除根,結果許貢的小兒子和家客們逃走了。許貢的家客為了給主子報仇,一直暗中策劃暗殺計劃。結果孫策到丹徒山中打獵時,許貢的門客等到機會自然也就下黑手了。

結果26歲的孫策面頰中箭,身受重傷,事後雖然大喬在他身邊沒日沒夜的照顧他,但可惜的是,孫策最終還是沒有救得回來,孫策的死給了大喬沉重一擊,差點就跳江跟著孫策一起去死了,後來想到孫策臨終前的囑託,讓她幫忙輔佐他的弟弟孫權掌權,這才讓她收回尋死的念頭,在孫權成功掌握江東大權之後,年僅20歲的大喬隨之就宣佈隱居,從此青燈古佛,孤獨終老。

無獨有偶。十年後,也就是建安十五年,周瑜提出攻打益州、漢中的策略,得到孫權許可,36歲的周瑜在回江陵準備出征途中舊病突發,逝於巴丘。

年紀輕輕的周瑜為何有“久病”?

原來,周瑜的“病”是在與曹仁爭奪江陵的戰場上落下的。當時,周瑜率部圍攻曹仁一年有餘,殺傷曹軍頗多。到決戰階段,周瑜騎馬親自督戰,不幸被飛箭射中右脅,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仁聽聞周瑜受傷很重,臥病在床,也親自上陣督帥士兵攻擊吳兵。周瑜不顧傷勢,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終於擊退曹仁,佔據江陵。

當然,過於“逞強”周瑜雖然在這一戰中打敗了曹仁,佔據了江陵,但因為箭傷沒有得到及時調理,勉強上陣,從此落下了“久病”。

而小喬在和周瑜相濡以沫的10多年裡,兩人一共生育了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周瑜在征討益州的途中箭傷發作身亡後,孫權鑑於他為吳國做的巨大貢獻,對他的妻兒也是照顧有加,小喬將他們的子女撫養長大後,47歲時病逝於廬江。

總之,孫策和周瑜這對“絕代雙驕”,一個被刺客所殺,一個“久病”而死,結果導致“絕代雙嬌”的大喬歸依佛門,小喬抑鬱而死。三國最有名的兩對金童玉女的悲慘結果當真應證了這8個字:英雄氣短,紅顏命薄。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戰爭不斷,世事無常,非人力所能及也!將軍百戰死,普通士兵何嘗不是馬革裹屍。兩國交戰,管你什麼大喬小喬江東美女,普通百姓女子如之柰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