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成績差,是不是智商很普通?

菜鳥微成長


一是數學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就像英語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一樣。比如前期基礎學習基礎不牢,越學越學不動,一般的學生很難承受這種心理衝擊,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心理障礙,覺得看著數學就難,甚至是產生厭惡情緒,進而導致自己的數學學習完全不上道。

二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是不同的,很多人數學不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卻很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所謂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給你開一道窗,天生我才必有用嘛。

三是如果您還在學習的上升期,千萬別急於定性,對於數學不好的現實狀況,要敢於面對,找到專業老師全面分析,自己為什麼不行,然後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比如課後補課等(雖然現在不提倡補課),或者多練題多總結,抓牢學習方法,不懈努力,相信您一定能把數學成績提上去。

最後附上一句老話~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蜀國黑娃


我認為數學成績與智力正相關。智力優秀的,成績好的可能性就更大。邏輯推理強,特別是記憶力好的優勢非常明顯。我認為主要是反應快的初學體驗好,記憶力好的又能隨時調用。但是個人感覺和自我判斷往往是錯的。本雞因為貪玩,高一數學竟然考30分,高考也不行,所以對數學簡直痛恨。但是後來通過自學,注意一下,我是工科選手,基本上學完了數學系碩士程度的絕大多數知識。我在碩士階段,除了得罪了老師的科目,所有課程都是優秀。目前我作為教師,教工科碩士的數學課好幾年了。

數學的能力可以培養,對多數人來說這件事不重要。對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考試的能力可以培養~~~只要明白考試是考查你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的套路,套出規定的標準答案。

除非是特別抽象的現代數學,比如數學系的拓撲學,抽象代數,泛函分析,微分流形,普通人的智力都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看似難度很大的工科數學課程,比如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複變函數,數理方程,都是可以學會的,並且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全都是套路。

因此,最重要的一件事,要明白數學成績取決於解題經驗。還有記憶的強度(正常人往往需要重複解題5-7次才能記住,做多了費時間,可能是反作用)。沒做過同類型的、相似類型的、套路不熟練的題目,基本上得不到分數,當然選擇題可以蒙。

要明白解題經驗有好有壞。好的經驗是有針對性的閱讀,有總結,有重複。壞的經驗是,只在意成績高低,分高就高興,分低就沮喪,卻不知道如何保證好成績。

要知道考試考什麼,怎麼考。可以分析歷年真題獲得有關信息。

備考要有針對性。單元測試能夠最大限度的檢驗你基礎知識的水平。發現弱點,馬上消滅。強行模仿例題套路,強行編打油詩,效果極好。如果能理解就是錦上添花了。並且有計劃地安排複習。最好一天內,兩天內,一週內,一月內,主動重複,以獲得長期記憶。同類型的不要做太多,怕浪費時間。

綜合測驗也非常重要。一般課本或者輔導書都有綜合習題。如果綜合題表現不好,往往是單元知識不牢固,需要再次安排單元複習。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不常考的就不重要,特別是對考試而言,最不重要的是興趣。重要的是考不考和你會不會。

下面是吐槽。人們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本身沒問題,但是在大學本科畢業之前談興趣,就是自殺。這個道理就好像,換句話,人活著到底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這樣一來,你會同意,要取得好成績,無非是在正確的方面,花足夠的時間。

不排除偏科真正存在的可能,多數人偏科是因為沒在正確的地方花足夠的時間,從而獲得真正有用的學習體驗。一個明知道自己數學不強,卻不去認真讀課本,不去模仿例題,不做做單元測試,更沒做自我學情分析的人,卻信誓旦旦地說數學太難了,這是不是在逃避責任?

數學難不難這件事,是客觀事實,更是主觀感受,特別是成績下來以後的心情,以及根據成績所做的自我定位。






菜雞速通理工基礎


數學不好並不代表智商低,很多數學成績不好的人,其他科目成績反而不錯。所以不能僅憑一個科目成績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的智商高低,這是不科學的。

一些學生數學成績不好,可能是基礎沒有打好,隨著之後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習數學就會變得比較吃力,從而引發了厭煩心理,最終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不好,這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智商高低。

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是不同的,很多人數學不好,但是在語言或是藝術等其他方面則是比較有潛力,所以不能說數學不好的人智商就是低。只是說數學成績好的人,思維邏輯方面比較好罷了。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突出,在另外的方面相對落後都是正常的。所以數學學不好並不代表智商就低,只能說明並不擅長這一方面而已。另外只要一個人夠努力,善於發展,就會找到自己的擅長的方面,數學學不好的人並不比數學學的好的人差。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漢江邊上的放牛娃


應該這麼說,數學好的人智商都比較高,或者說智商較差的人數學基本上都學不好。但數學成績的好壞有很多原因,如果發現自己智力普通,那就必須要在其他方面下工夫了,比方說,強迫自己提高專注能力、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遇到疑難地方多思考原因等等,這樣可以爭取達到普通人中的頂尖水平。


加布裡埃爾豪


數學,與智商有“直接關係”,智商,是學好數學的“敲門磚”,沒有天賦,很難學好《數學》,但是,正如高中數學中的一個概念“充要條件”一樣,光有“天賦”也並不能一定促成你數學成績好,天賦,只不過讓你具備“登堂入室”的先決條件罷了,如果你不努力,仍然學不好數學。


基礎數學教研


我看到過這麼一句話:聰不聰明看數學成績,努不努力看英語成績,而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礎


墜入凡間的精靈126


學習和智商有關係,但不是全部,小中初的數學是老祖宗幾百幾千年留下的,又不用你去創造新的定理公式。他完全就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家有男寶兒



公職考試瞭望臺


智商高的也有數學不好的,數學好的智商也不一定高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數學成績,我想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我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屬於聰明的人,比如,在小初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候,我得理解很長時間,而且在高中學習函數時候,我都不能快速,準確理解函數到底是啥,f(x)又是啥。所以,我覺得我數學一直不是很好。

原因可能是小學時候數學老師的一次打擊,向來數學成績很好的我,一次考砸了,就被老師批評了,之後就不好了。。我也覺得很神奇。。。

但是,雖然成績不是特別好,但我從來沒有放棄。所以,一路學數學很艱辛。初中,高中還當了數學課代表,就是因為我數學不太好,但是就像那句話,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帶數學如初戀。

最後,高考數學考了110(滿分150)我覺得真的很不錯了對我來說,因為高考之前從來沒上過3位數我的數學。最終還選擇了理學專業,博士現階段也是工學專業。

所以,不要懷疑自己智商,重要的是堅持下午,不要放棄。

最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加油!





XIao鵬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其實答案是肯定的——數學成績好壞,與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

我給你舉幾位數學成績很差,但智商實在是挺高的名人吧。

第一位,在1916年報考北京大學預科,數學考試得了個0分,但作文非常出色,被考官判了個滿分,最終被北京大學錄取了。你可知道這位是誰?他就是著名的學者、作家朱自清。

第二位,著名的作家、學者的錢鍾書,報考清華大學時,國文、英語成績考得都非常棒,可惜的是,數學這門學科只得了15分,你說可憐不可憐?我們能說錢鍾書的智商很普通嗎?

第三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其數學成績也讓人不好意思說道。報考北大歷史系時,數學與朱自清一樣,得了個雞蛋。

第四位,說個大家現在非常熟悉的人——馬雲吧,這個1964年出生的人,現在年齡也才55歲吧。他三次高考的分數分別是1分、21分和31分,如果你要說他的智商普通,恐怕“馬爸爸”的兒子們會打“死”你。

不再舉例了,數學成績差,後來卻成了中國乃至世界名人的,有許許多多。如果加上國外的名人,那就更多了吧?所以,我說你這個問題,有意思就在於把兩個不想幹的事情扯到一起了。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數學不是是否取得巨大成就的必要條件,更不是評判智商高低的必要標準。

不是說數學不重要,而是說不要用某個單一的項目評判整個人的智商和整個人生成敗。

數學可以評測一個人的智商,但評判一個人知識的不只是數學。

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你在某一方面不斷努力,就會成為某一領域的傑出人才。

智商是個通用性的東西,它可以體現在數學方面,也可以體現在數學以外千千萬萬個方面。

數學好壞,確實可以影響你的考試成績,但客觀地說,它未必能夠影響你的人生,更不會影響你未來的成功。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