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魯迅也曾寫過愛情小說!如果這篇文章出現在愚人節的時候,恐怕會有不少人覺得這是在開玩笑。但這確有其事。魯迅的這篇愛情小說,是他唯一一篇"純粹"的愛情小說,也是當時社會變革中一個群體的真實寫照。這篇小說名為《傷逝》,而那個群體便是接受五四精神洗禮的青年人。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傷逝》是一部極具特色的文學作品。魯迅用第一人稱的視角,配以散文化的語言,讓男主人公涓生自己去講述他與女主人公子君的愛情故事。

這一次,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並未用什麼冷峻的筆觸去講述這個故事,而是用詩話的語言,去道出那個時代努力嘗試蛻變的新青年的悲劇。於小說而言,《傷逝》是一部短篇作品,而它讀起來卻像一首長詩,承載著涓生和子君兩個不同類型的進步青年代表的心聲。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扛起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大旗,帶領市民群眾、工商人士走上了北京的街頭。他們高舉著橫幅,嘴裡喊著口號。一時間,"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成了北京城內最無法忽視的聲音。很快,這些聲音又傳到了上海。上海的工人們接過了遊行的大旗,也把工人階級第一次推上歷史上的舞臺……

而當遊行示威的聲音漸漸弱下去,一些更響亮的聲音在無數中國青年心中開始響起。"德先生(科學)"、"賽先生(民主)、愛國主義、追求……當這些精神開始走進這些青年人心中的時候,"五四新青年",應運而生。而《傷逝》的男主人公涓生,就是這樣一個受到新思想影響的青年。

涓生至少看起來是個進步的青年,所以他嚮往自由戀愛。這其實是當時不少新青年的追求。我們熟知的文壇大家徐志摩、郁達夫,乃至魯迅本人,其實都是這般追求真正愛情的新青年。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而這樣新鮮又充滿活力的新青年模樣,果然吸引到了涓生的所愛子君。在兩人情意正濃的時候,涓生如其他的新青年一樣,"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而這些,對於還處在封建枷鎖之的子君而言,是那麼的有趣,向她講述這些的涓生也是那麼的迷人。

可是魯迅並不打算就此寫作一個歡喜收場的故事。當子君毅然決然地放棄原先的生活,離開那個散發著腐朽氣息的家與涓生同居以後,悲劇終究還是找上門來。

那個原本意氣風發的新青年涓生,開始變得怯懦,變得不知如何在社會中以新青年的身份立足,變得不知該如何繼續與子君相處。雖然涓生嘴上說著"外來的打擊其實倒是振作了我們的新精神",卻又清楚"很覺得疲勞,彷彿近來自己也較為怯弱了"。而這也正是當時不少新青年的現狀。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很多人在一讀到《傷逝》的時候,還滿懷期待,以為在五四的浪潮之下,子君能在涓生的引導之下找到自己的幸福。然而歷史的進程並非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一蹴而就。五四的火光確實曾點亮了涓生前行的道路,但兩千年的封建之高樓,並非是涓生有了一盞燈便可以越過的。

在涓生怯懦地抱怨生活的不順,懷疑自己作為新青年的身份的時候,子君被家人強行帶走。那個當初"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裡瀰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的子君,那個堅決地、沉靜地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的子君,那個讓涓生"知道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說那樣的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的子君,在回到那個讓人透不過氣的傳統家庭之後,鬱鬱而終。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其實從一開始,魯迅就告訴了我們在那些時時都在說著進步,說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青年人中間,出現了不幸的進步的試驗品和時代的犧牲者。涓生如同許多青年一樣,在五四的浪潮之中察覺到了生活本有的自由,且毅然決然地迎了上去。然而這樣的新青年,懷著一腔熱血卻依舊活在當下的牢籠之中。反倒是子君,被五四的雨露激發了生命力,無論現實如何想要摧折她,她依舊保持著那份初心,一步步地前進。哪怕囚籠是她的歸宿,哪怕死亡是她的結局,她也依舊如當初,懷著青年人的血性。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到最後,涓生並不再是《傷逝》之中新青年的代表,子君才是。"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悲劇子君正是那個存在。而讀者越為子君悲慼,《傷逝》和子君便越有價值。

傷逝:魯迅筆下的愛情,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

《傷逝》是一部圍繞愛情和婚姻的小說,最直接的是反映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依舊受壓制的自由戀愛。然而更進一層的,是魯迅在呼喚碰壁的新青年們繼續懷著初心走下去。正如魯迅自己所言:"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涓生和子君的存在,便是激勵年輕人們繼續肩負著發展的齒輪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