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專家聲明:血脂高,開水裡放1勺它,連吃15天,清血管降血脂

血脂是怎麼來的

血脂的來源主要有兩部分: 一部分來自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奶油、腦組織、內臟(別是肝)及脂肪豐富的魚肉類,稱為外源性血脂;另一部分由 自身體內合成,稱為內源性血脂。。

三位專家聲明:血脂高,開水裡放1勺它,連吃15天,清血管降血脂


食物中的脂肪在胃中經過加溫軟化後,進入小腸。膽囊在食物和胃腸道-些特殊激素的作用下,發生收縮,將膽汁排人腸道內。膽汁中含有膽鹽,可以將脂肪乳化,形成微小的脂滴分散於水溶液中。這時,從胰腺分泌出來的脂肪酶,就可以更有效地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隨後膽汁中的膽酸又可與之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其在小腸的吸收。內源性膽固醇或三酰甘油主要在肝臟和小腸合成,佔內源性血脂的90%。

上述兩種來源的血脂是可以相互制約的。正常情況下,當攝入食物中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增高時,腸道吸收增加,血脂濃度上升,同時肝臟的合成受抑制。反之,限制攝入時,肝臟合成將加速,同時清除也加速,故最終血脂濃度保持相對平衡。但是當肝臟代謝紊亂時,便不能正常地調節脂質代謝。此時,若繼續進食高脂食物,必然會導致血脂濃度持續增高,久之則可能造成血管系統及其他臟器的嚴重病變。

三位專家聲明:血脂高,開水裡放1勺它,連吃15天,清血管降血脂


哪些人易患高血脂

①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

②身體超重者。

③中老年人。

④35歲以上長期高脂、高糖飲食者。

⑤絕經後的婦女。

⑥長期吸菸、酗酒者。

⑦不愛運動者。

⑧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者。

⑨生活無規律、情緒易激動、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者。

不同類型高脂血症的臨床表現有什麼特點

(1)高乳糜微粒血癥(I型)。禁食12小時後,抽取的血清出現乳糜微粒,放置於4C冰箱裡過夜,血清外觀見乳糜蓋,下層清或微混,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可達17~58毫摩爾/升,總膽固醇可正常或輕度增高。這類病人多見於青少年,10 歲以內病人進食高脂肪的食品後常有急性腹痛發作,這是由於高濃度的三酰甘油誘發急性胰腺炎所致;另外還可引起臀、背、膝、肘部皮疹狀黃色瘤較早出現。肝脾中度腫大並可隨三酰甘油的水平變化而改變,當三酰甘油大於22毫摩爾/升時,有脂血癥視網膜出現。有些病人在出生時即有皮疹狀黃色瘤,可被立刻發現有脂蛋白代謝異常;但也有些病人直到急性胰腺炎發作或血液檢查發現高脂血症時,才被確診。

(2) II a型高膽固醇血癥( Ia型)。可以由基因不正常引起,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可見眼瞼黃色瘤、肌腱黃色瘤、皮下結節狀黃色瘤、青年角膜炎、早發(<40歲)動脈粥樣硬化,且發展較快。

三位專家聲明:血脂高,開水裡放1勺它,連吃15天,清血管降血脂


(3) 寬β:脂蛋白血癥(II型)。常於30~40歲時出現扁平狀黃色瘤、肌腱黃色瘤、結節性疹狀黃色瘤、早發冠狀動脈及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病情進展快,常伴有肥胖症。

(4)高前β-脂蛋白血癥(IV型)。 常見於20歲以後的病人,有肌腱及眼瞼黃色瘤、脂血癥視網膜、早發及迅速發展的動脈粥樣硬化,可伴發胰腺炎、糖尿病。

(5)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V 型)。常伴有肥胖症、糖尿病、急性腹痛發作(急性胰腺炎)、肝脾腫大、進展快的動脈粥樣硬化、脂血癥視網膜,可伴皮疹狀黃色瘤。

三位專家聲明:血脂高的人,開水裡放1勺它,連吃15天,清血管滅血脂

這一件事便是時常補充黃花草油酸,可改善脂質代謝,防止動脈硬化。該物質屬於純天然植物營養素,可以促進脂質分解、代謝的活性,有助於膽固醇的轉運與排洩,使血脂控制穩定,淨化血液;可阻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與氧的結合,對不飽和脂肪酸起到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同時,具有擴張血管及抗凝血的作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防止遊離脂肪及膽固醇沉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