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一、閱讀文學作品的三大法寶

分別是記憶、象徵和模式。記憶就是要有足夠的閱讀儲備量;象徵和模式,是文學創作中常見的手法和套路。文學中描寫的一些情景,背後都有相對固定的象徵意義,而文學創作,也有幾個常用的模式,有套路可循。

二、象徵

象徵就是作家寫了一個東西,其實他是想表達另一個東西。文學作品中一些常見的描寫,都有相對固定的象徵意義。

1. 一些特定的東西象徵著什麼

(1)吃飯:一般象徵基督教的聖餐禮。例如卡佛的《大教堂》。

(2)天氣和季節:雨一般象徵淨化;雪一般象徵死亡;春天象徵新生;夏天象徵激情;秋天象徵衰退、疲倦,也代表收穫;冬天則代表著老年和死亡。

(3)暴力:象徵意義很廣泛,有時象徵人與世界的敵對關係,如弗羅斯特的《熄滅吧,熄滅》;有時象徵苦難的歷史,如託妮·莫里森的《寵兒》。

(4)飛翔:象徵自由。

(5)性:一般象徵著自由、解放等。

(6)溺水:象徵洗禮。一個人一旦經過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落水還是淋雨,只要沒被淹死,象徵的都是洗禮。

(7)地理:地理可以是背景,也可以反映人的心理、態度等,如愛倫·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陰鬱的場景描寫和主人公的情緒非常吻合。

(8)疾病:不同的疾病有著不同的象徵。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有心臟病,往往象徵著懦弱無能、孤獨失意等,也可以象徵類似的社會問題;肺結核一般意味著主人公性格軟弱;癱瘓則意味著精神的麻痺。

2. 通過不同的東西象徵同一件事

(1)政治:作者對所處時代的社會與環境的描寫,很多時候是指向當時的政治觀念,如狄更斯的《聖誕歡歌》。

(2)性:很多描寫或電影鏡頭隱晦地象徵性,如希區柯克《西北偏北》中,火車穿過隧道的鏡頭。

(3)耶穌:很多作品中的人物符合耶穌的某些特徵,這種情況下,這個人物在故事中就是耶穌的化身,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三、模式

1. 小說模式

要有一個追尋者,有一個目的地,聲稱去目的地的原因,路上遇到挑戰和考驗,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自我成長。很多小說都是用這個模式寫成的,比如《拍賣第四十九批》、《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還有《指環王》等。

2. 吸血鬼故事模式

裡面有一個代表墮落陳腐價值觀的年長人物,還有一個白璧無瑕的年輕女子,年長男性對女子的青春、精力和美德進行掠奪,以此來維持自身生命力的延續,而年輕女子就要倒黴了,通常會毀滅或死亡。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等。

3. 莎士比亞模式

很多作品都是脫胎自莎士比亞的戲劇,因為他的作品故事精彩、內涵又極其豐富,也被大家所熟知,如《西區故事》改編自《羅密歐與朱麗葉》,伍迪·艾倫的《仲夏夜綺夢》改編自《仲夏夜之夢》,戲劇《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之死》反思了《哈姆雷特》中小人物的地位和命運等。

4. 聖經模式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對於西方人來說,熟得不能再熟,因此它也成為文學作品中經常借鑑和改編的對象。電影《低俗小說》、《伊甸之東》,小說《寵兒》、《阿拉比》,詩歌《仙后》、《荒原》等,都有對《聖經》的借鑑或改編。

5. 童話模式

經典的兒童文學也能成為作家們借鑑和改編的對象。著名作家安吉拉·卡特的小說集《染血的房間》就是對一些古老童話故事的現代化改編,表達了對性別歧視的諷刺。

6. 古希臘羅馬神話模式

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史詩對於大部分西方人也是耳熟能詳的,因此也成為作家們時常借鑑的模式。最典型的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對應了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紀》。

參考整理資料:《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