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外甥在國內英語不怎麼樣,去美國一年英語就說的很溜?

用戶3815676998628


語言是需要使用的,國內的英語教育,更多的是應試英語,為了考試而學。是一種啞巴英語,不是為了使用,有些英語老師,上課也講得少,讀得少。學生就更不用說,畢竟學生超越老師的難。

到英語國家的美國,就不同了。時時處處,想表達、交流、辦事、生活…不說話總不行。那怕開始指手畫腳的比劃,到後來的上課等都會用英語,這樣的環境芬圍,迫使人進入狀態,一年時間不短了。

當然有些出國混日子的,在同類中吃喝玩樂,一年後還是滿口國語,那是另類了。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老穆認為,主要還是語言環境!

老穆有個朋友,叫S,上大學時,他的英語水平還沒有我好,可十年後,老穆就技不如人了。

老穆現在的英語水平,還停留在小學階段,或許是平時用不上的緣故吧!

偶爾使用一次“thank you”,還被人嘲笑一番,說不應該“崇洋媚外”……

老穆的這位朋友S,由於在大學期間表現優秀,故而考上了研究生。

後來去了美國讀書……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他竟然用全英文跟別人打電話,真是羨煞旁人啊!

由此可見,要想英語好,尤其是口語好,除了每天練習以外,還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環境作為支撐!

你的外甥,英語水平之所以提升得那麼快,就是得益於美國生活經歷。

試想一下,他每天都要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又怎能不提高呢?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你外甥在國內英語不怎麼樣,去美國一年就很溜。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我們一個外教,加拿大人,來中國兩年,不但漢語會說了,還找了一箇中國老公,中國婆婆。現在最愛吃的就是餡餅,早晨見面就是你吃飯了嗎?喝的玉米糊糊還是小米粥?

中文這麼難,都能學會。英語也一樣能學會!


英語說到底是一種語言,只要是語言就需要一個學習環境。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語言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你的這位表弟之前在國內,就在學校裡每天一節英語課,45分鐘,就是老師全程英語也就是這45分鐘了!下課了,回到家中都是漢語,哪有一個學習環境啊!


現在他去了一個英語國家,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是英語!你想想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全方位,無死角,360度的學習環境啊!而且還是免費的!一句hello,一天能聽到一百遍!Chinese ,China ,Asia也能外國人的嘴裡不斷說出來,還有一些culture ,traditional 也會出現,也許這幾個詞語你的表弟在國內的英語課上根本沒有學會,但是現在短短几天他就很熟悉了,而且可以流利的說出來了,即使他可能還不會寫。這就是環境的力量啊!

其次,在國內和在國外學習英語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在國內不說英語,我們可以說漢語,我們是有選擇的,換句話說我們是有退路的。你的表弟就是這樣,自己不想學就不學了,不想說就不說了,所以學的一般或者很糟糕。

在一個英語國家,說英語就像吃飯喝水一樣,這是一種必需品,不說英語寸步難行,除非你不和別人交流。為了生存,沒有選擇,只能開口說!說得多了,也就放開了,也就願意說了,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就能交流了!經過時間,英語很溜這是必然!

但是現實中,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出國的機會,學習英語我們就要創造語言的環境!聽錄音,學習英語歌曲,英文電影,英文報紙,英語角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肖老師英語課堂


外甥在國內英語不怎麼樣,去了美國一年就用英語說的很溜,這恰好就說明了,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反覆刺激的

語言的學習,其實就是對單詞詞組的實際,語法規則的掌握,理解他人語句的意思,並能把自己的意思清晰的闡述出來,從而能夠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的過程。

其實在英語的學習上,我們國家對於單詞、語法的練習是較多的。所以在國內英語學得好的同學一定是對所學的知識點,理解和鞏固的比較好。

然而在語言的應用方面,我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卻嘗試的並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孩子並沒有在這個語言環境中成長起來。

題主的外甥到了美國去以後,語言環境發生了改變,他必須要經常使用英語去和周圍人進行交流,語言的反覆刺激讓他有了更多應用的機會,所以口語產生巨大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口語日常交流和書面英語成績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英語口語顯得非常的流利,但是一旦落筆到書面上,卻發現還是困難重重,這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

在口語交流的時候,我們並不會因為對方的一個細小的語法錯誤,而去否定對方那句話是錯誤的。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如果你和外國人交流時,並不是說的非常流利,但是他們也會聽得懂。

正如同因為說話並不流利的老外,吞吞吐吐的說中文時,我們也能大致明白它是什麼意思。

所以口語講得溜,並不代表著,每一句口語都是沒有語病的。有時甚至因為他講的特別快,讓你忽視了其中的語法錯誤。

但是將這些知識點落在筆頭上,去專注於某些細節上的語法問題的時候,口語非常好的人,有時卻並不能夠做到最高分。

與自身的努力息息相關

當然這並不是說去了國外,英語的水平飛速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直接老天送給你的。

恰恰相反,語言的進步和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因為只有每天在不斷的學習和應用。才能讓自己的語言水平不斷提升。

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去了國外的人都一定能夠有很好的外語進步,從這一點上來看,題主的外甥一定在外語學習上下過苦功夫。

總而言之,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環境的因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者本身的自身素養和自我要求。


教育芝士鴨


因為,中國學校教英文,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都離不開書本,而且書本收編的是中國人寫的中式英文文章。這樣,一是學的是啞巴英語,孩子只會讀書本英文。所以,中國大學生六級的英語,只等於外國小學三年級水平。

要學好英文,我有兩個訣竅:

一,閱讀,要讀外國人寫的小說,最好是原版。不要學中國人寫的書本英文文章,特別是中國教材中編入的所謂中國名人寫的英文文章,這些文章狗屁不通,洋人根本不那樣說和寫,把學生教壞了,學的是中國式的英文。

二,說和聽力,一定要離開書本,不要書本。中國學校教英文,把說變為讀課本,而且是中國人寫的英文文章,這些文章在外國屬於狗屁不通的,沒法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中國學校教的聽力,是讓學生看著書本聽英文磁帶或光盤,離開書本就聽不懂了。這是害了學生,學生永遠學不會說和聽。

要學好聽和說,一定要不用書本,能聽懂一切英文廣播和英文電臺,要聽懂外國的廣播和電臺,看懂英文電視,而且不要書本或詞幕也能聽懂。只有這樣,才能學會聽。能聽懂,才可不要書本而會說。

離開書本的聽和說,才是真正的英語。

我曾在北京當八年翻譯,全世界有上萬華僑是通過我翻譯出的國,我可以和洋人自由交談,可筆譯一切中文材料為英文。不要書本的聽和說,才是真正的英語。中國學校讓學生抱著課本學英文,學生永遠離不開英文課本,最後,學生永遠學不會真正的英語。

語言,是沒有課本的。沒有課本的英語,才是真英語。不要課本的英文聽和說,才有靈魂。


風水及命理大師


道理很簡單,因為在美國有人陪他說,而且還是隨時隨地說,這就符合英語學習的最關鍵因素:語言環境!

我們國內學生學習英語的現象是這樣的:

背單詞,學語法,刷閱讀,模仿作文,然後應付各種英語等級考試和升學考試,只要下功夫,高考分也是很容易。但要知道以目前國內的英語測試體系來說,對英語口語能力要求還是很低的,所以大多數人學了英語也就是為了升學,並不是真的為了用英語。

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1、英語學習的目標不是說,而是考試。

2、英語語言環境不具備,到了國外你不說英語就沒法生存,會逼著你大膽的開口說。

3、英語教學侷限性,英語教學導向還是停留在應試,再加上很多英語老師自己的口語都說不利索,學生就更沒法提高了。

4、大學過了四六級,但是到了工作崗位上,英語就和自己沒關係了,三年一過什麼也都不記得了。

在過國內學不好英語口語也是正常的,但是最近幾年英語教學提高還是很快的,隨著年輕一代教師的成長,尤其是專業的外國語大學以及綜合性大學外語學院畢業生,他們的口語都是非常優秀的,並非就是說一定要到美國才能說好英語,因為學校也有外教,所有的課程授課也都是英語,再加上學院還有各種英語交流活動。

所以,現在要想在國內把英語學好也不是難事,只要能創造語言環境就行,大膽地開口說,並非一定要出國,就算是說一口“中國式”的英語也是不錯的,只要我們強大了,誰敢說這不是標準的英語?有效交流才是語言學習的關鍵,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你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美蛙英語


語言歸根結底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既然是一種工具,自然熟能生巧,越用越熟練!而國內學英語,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生活中我們的學生用英語的地方太少了。說白了,我們的學生學英語大部分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為了與人交流,這就與語言的根本屬性相悖了!而我們判斷學的好與不好的標準也只是是否能考高分,這是有失公正的!

之所以出國後英語變得很溜,是因為有時候人都是需要一點“被逼無奈的”。就比如要想讓一個人快速的學好游泳,就要把他丟入水中,讓他慢慢撲騰,而不能只是讓他在岸上不斷的練習游泳的動作。同理,當你被丟入一個不會英語寸步難行的環境中時,你就不得不多聽,多看,多說,自然而然,你應用英語這門語言的能力就會變強。但反過來說,這樣學出來的英語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語言能力,回國考試你可能還是別人眼中英語很差的學生!就比如我們國內很多父輩人,會說漢語,但不會寫字,也沒法寫文章一樣。

國內的英語教育並非一無是處!通過國內的英語教育,我們的語法應用和書面英語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缺少的只是在實踐中應用這一工具的能力而已!所以說孩子出國最好是大學的時候,這樣學到的英語才更良性!


至誠英語


評論區裡別YY了,不是所有人扔外國都能學會英語。有兩個先決條件,年齡和基礎。孩子的語言窗口還沒關閉,比較容易學會其它語言,而且與母語無異。

成年人裡突飛猛進的那些,一定是本來就有基礎,有一定詞彙量的,再天天沉浸在英語環境中,以前學習的知識能很快激活,接受更多的內容也相對容易。

最難的是零基礎,歲數大的那幫人,見過很多老年人,來美國十幾年了,英語還是一句不會,他們本來就是零基礎,也只和華人打交道,根本接觸不到英語。


想要熊貓898


在廣西不會幾種方言都不好意出門,可悲的我只會柳州話,普通話也是夾柳音,讀書最差的學科是英語,所以我自認為是最沒語言天賦的了。從山裡來南寧打工,因工作原因要經常跟南寧的大伯阿姆打交道,三年後竟然會白話了,雖然說的不標準,去廣東別人也聽得出我是南寧白話。我見過在縣城有一個教英語的老師,會說白話、壯話、客家話、閩南話、土拐話、仫佬話、桂柳官話,這種是極具語言天賦的人,英語在這種人眼中也就是一種方言。


緣水禪心


首先是語言環境不同,碰到的人群基本都是說外語的;其次,在國外跟老外說英語,教師是不懂中文的,不會把英語翻譯成中文來教你,更不會把中文翻譯成英語來教你,這樣,實際上你是真正的是牙牙學語地學英語,不再老是在翻譯自己的中文用英語來與人溝通,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在美國認真學英語的話,口語肯定比在國內學四年學得多,但,英語語法,就肯定是在中國學習掌握的好[大笑]。本國人學本國語言的語法,肯定比不上外國人學所在國語言的語法好,我的侄女(國內的市重點中學)高中二時去了美國,聽不懂英文口語講課而降一級讀高一,才上了一個星期的課就碰上考英文,難以置信考試成績全校高一第1名,就是因為語法全對[大笑]這是因為本國人一般來說,學好語法能寫文章後,就會把語法忘掉了,當然,寫文章時會不自覺地把語法運用自如[大笑],不信?可以自測一下[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