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菜真的甜嗎?為什麼我所有的外省朋友都認為甜,不管是家裡還是餐廳的菜都說甜,很納悶我從來不覺得甜啊?

張海ded123-


可能是文化傳承的原因吧。

中國菜典型的分類的是東甜西辣,南淡北鹹。江浙地區在古代又是製糖的主產區,因此糖成為了烹飪的調味料。

江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

在揚州,一定要吃早茶,另外,個園何園也值得一去,如果旅遊,推薦從綵衣巷逛起,一路到東關街,個園,全都走一遍。

包子口訣只有一個 錦春蒸餃三丁包,花園 豆腐皮大法好,剩下來——哪家便宜買哪家~(應該是花園茶樓便宜)

花園茶樓---一定要去!!

揚州早茶哪家強?當然是花園茶樓!吃過共和春,冶春,錦春,五亭吟春,花園茶樓早茶最好!而且每天下午 3點開賣包子,每次都有一大堆本地人排隊!作為每次回家都會拎上一堆包子坐火車引來奇怪目光的人,花園茶樓的豆腐皮包人間美味!三丁包個人認為不如錦春,肥肉丁稍多,偏油了,但是和別家比仍舊非常美味,剩下來的豆沙包,菜包等等都很好吃,另外推薦腰花,燙乾絲,但是,木瓜不推薦 ~

總的來說,就是花園茶樓的總體質量很高~隨便什麼都很美味~可惜至今沒有口福去嘗一嘗正菜~

言歸正傳,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介紹,其實蘇菜以前是偏鹹的,在唐朝以前,江蘇處於沿海地帶,整個南方食海鹽,菜品都偏鹹。而在唐朝時,那時的政治中心長安的食品是偏甜。

在舊唐書中有記載,當時長安外派官員都不喜歡南方的食品,因為口味不同。很多外派官員都隨身攜帶一部分口糧,但當時的保存手段較為落後,很多食品半路就壞了,其中有一位官員無意間將食品放蜂蜜中,後來發現食品沒變質,後人爭相效仿。

於是也為江南地區帶來了北方的食物,加上揚州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心臟,每日南北方人員流動,烹飪技術交流迅速,加上南方地區對北方當權者投其所好,廚藝出現了南北大一統趨勢。

這樣,江蘇菜就慢慢變得偏甜,到後來,北方官員回長安都會帶江蘇廚子回去。








一百零八吃


在揚州呆了三年的山東人,揚州菜真的真的真的甜。搞不懂為什麼炒菜要放糖,出去吃飯都喊廚師少油不放糖,甚至一度自己買了鍋碗瓢盆自己做


豪家人鬧鬧


所以揚州人得三高的特別多,也很年輕化!不好的飲食習慣(菜裡愛放糖)很影響身體健康!


手機用戶4048432563


揚州菜和蘇州、無錫菜比較都不算甜


用戶5559383008556


作為一個外來的揚州人,剛到揚州的時候,明顯感覺揚州菜甜,啥菜都有點甜味,青菜包都甜。後來很快適應,已經感覺不出來了。個人覺得揚州菜真的很好,味道鹹淡適中,不重口味,不麻不辣,但很注重各種味道的調和,既不如川菜那麼麻辣,也不似蘇南菜那般甜膩,恰到好處。揚州菜也很精緻,也有很多如揚州獅子頭、軟兜長魚、拆燴鰱魚頭、水晶餚肉、文思豆腐、三套鴨、燙乾絲等眾多名菜品。淮揚菜系能躋身中國“四大菜系”,充分說明了其特有的魅力。


快樂兔兔1975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揚州人口味偏清淡,但揚州菜絕不是甜的,當然有些甜點除外,我很多年前去北方,那邊吃麵食為主,有一次去朋友家裡,朋友的媽媽聽說我是揚州人,然後特地找了一些小米,熬了一點粥,然後放的白糖在裡面,說實話,真心喝不下去,硬著頭皮喝了一碗,只是不想負了老人家的心意,這大概就是北方人眼中的揚州人吧!


AM151617


揚州的菜餚口感不甜威脅微辣。他屬於江蘇中東部不屬於江浙滬一帶,所以不會有微甜的。菜餚口感微甜有蘇南地區,上海,浙江北部會有微甜的口感菜餚。


小孟去旅行


揚州菜真不甜,紅燒加糖只是為了提鮮,去澀。但外地人覺得有些甜,有回在東園吃早飯,就聽兩個北方人說你們這裡得糖尿病的多,包子都甜,可我覺得一點都不甜。


用戶4118087271454


淮揚菜以清淡為主,真正甜的是蘇州這的菜,基本沒有不放糖的


杺碎誰懂185912654


看哪個地方的人了,對於北方人來說,揚州菜偏甜!對於南方人來說,揚州菜的甜可以忽略不計!比如市中心有個特別出名的揚州平價菜館,忘了叫什麼名字,他們家臭大元比較出名的,他們家的白菜燒牛肉就是放糖的,我剛來揚州的時候都吃不慣,現在也習慣了!包子也是甜的,吃2個就膩,不管是青菜包還是肉包。揚州這邊自己家蒸饅頭也放糖,那滋味……反正我是直接扔掉!基本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人來到揚州,都會吃不慣揚州菜,屬於四平八穩的,沒什麼特色,不辣不酸不甜不鹹不油。揚州人出去也吃不了當地菜,我和揚州本地的同事出差,他們都覺得當地菜難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