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今年的這個假期有些不同尋常,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大學校的開學時間一推再推,因為這延長的假期,作為家長的我們跟孩子也就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思考過自己是以什麼身份與孩子交流的呢?許多家長應該會以教育實施者的身份與孩子進行交流,而孩子則充當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但其實這種行為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我的朋友培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於本身性格較為強勢,在與寶寶的交流的大多數情況下,培芬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自居,手把手教寶寶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在寶寶表達內心想法的時候,還經常不自覺地打斷並點評,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大願意找她傾訴。培芬自己還覺得委屈和心累,她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那不是打斷,那是給出建議並糾正孩子的不良思想。

對此她很羨慕十安什麼都跟我說,願意和我親近,上個星期我們微信視頻的時候她有提到這個問題:“原想說假期延長好好跟他談談心,誰知道他還不領情,說了沒幾句就說跟我沒啥好說的,你說要不然咱倆換個兒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是頗感無奈趁十安寫寫作業的時間給她出了個注意,讓她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以聽為主,壓制著內心想要說教的衝動,讓孩子說完,你來我往才叫交流,單方面的輸出就是說教了。

剛開始培芬跟我講改變習慣了的交流方式好難,但還是有效果的,孩子開始慢慢與她分享了,但是遇到分歧的時候還是容易吵起來。

其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明明自己很關心孩子,時不時就主動詢問孩子與之交流,怎麼還是和孩子親近不起來呢?說到底這主要是家長錯誤的交流方式所導致的,那麼家長擁有正確的交流方式到底對孩子來講有多重要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正確的語言交流方式帶給孩子的影響

1.父母的交流語言對孩子大腦的塑造

美國芝加哥大學達娜.薩斯金德博士研究發現:

孩子在三歲之前,父母對他們所說的話,直接影響著孩子大腦的發育。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聽到的詞彙有關係。

孩子出生之後,大腦大腦每秒能產生新的神經連接。簡單點來講就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每一個詞彙,每一個互動,每一個表情,都在刺激著孩子大腦的發育。

之前我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有研究表明,在早期父母與孩子進行的有效對話越多,詞彙豐富性越強,那麼孩子將來大腦的學習優勢就會越強。而且不同家庭的語言詞彙差距可以達到3000萬個詞彙。

現在假期大家應該刷了不少的短視頻,你會發現那些受到大家喜愛的寶寶小小年紀語言詞彙量驚人,談吐大方,而且模仿能力也相當不錯。其實我們從那些視頻裡面就可以看出父母和他們的日常溝通頻率,甚至是用詞的選擇,隨著這些短視頻的流行,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牛娃”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2.正確的語言交流方式對孩子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以四十二組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作為實驗的對象,並且對家庭中年齡區間在9個月--3歲的孩子進行了時間跨度長達三年的仔細跟蹤和客觀研究。

而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是早期的語言環境,而並非是我們設想的外界因素。這些外界因素包括經濟水平,種族,性別等等

而其他的一些科學研究進一步表明了這個觀點,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語言發展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開始。家長與孩子的對話頻率越多,孩子的詞彙量的增長速度就會越快,在三歲之後檢測出來的智商也就會越高。如果家長忽視了對於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用心培養,就很有可能拉大孩子在智商、學業方面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一直認為開發孩子的大腦和智力是一件非常複雜且高大上的事情,需要額外付出時間和精力,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父母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好溝通技巧,把握好溝通詞彙量與孩子進行互動對話。

尤其是這延長的假期,家長可以把溝通交流融入到每天的小事上面,比如說在做家務這件事,最開始可以只向孩子介紹你要做什麼,比如煮飯或者是切水果。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對詞彙量的需求,你可以向孩子介紹你用了什麼材料,甚至可以按步驟給孩子講解你做的美食,這樣不僅可以收穫高質量的親子關係,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既然培養孩子早期語言能力如此重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通過語言和交流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的智力發展得更好呢?

高質量親子日常交流的關鍵技巧

第一、溝通前先確認氣氛,再決定是否充分交流,並拓展交流的廣度

溝通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溝通的效果取決於溝通雙方的回應。就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在社交的過程中如果氣氛尷尬,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自然也會草草回應只想早早的結束這場溝通,對溝通內容完全提不起興趣。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覺得說自己每天都在和孩子交流,但交流的數量有了,質量有沒有呢?單一的談話內容會讓溝通流於形式,比如說家長經常使用同一段開場白來開展話題,比如“你今天在學校遇到了什麼有趣的是嗎?”或者是“跟媽媽說說,我們來聊聊天”。

久之久之,孩子為了圖省事也就用雷同的方式來回應,再加上有時候溝通氣氛的尷尬,讓孩子在交流上產生惰性,同時容易失去對談話的興趣。而這樣的交流就屬於不夠優質的典例。

溝通的氣氛其實很好確認,父母只要注意不在氣頭上與孩子交流,不在外人面前說傷害孩子自尊的話,態度平等的話就很容易避免因為氣氛而影響溝通效果。

除了上面所講的語境學習的方式之外,其實還可以嘗試讓孩子自發地去思考詞彙的拓展應用,比如說爸爸媽媽用漂亮這個詞來形容家裡養的花草,以漂亮這個詞作為切入點,讓孩子用其他的詞來替換漂亮這個詞,雖然由於年齡的限制,孩子還不能流暢地說出來,但多多嘗試總是會有進步的。這種拓展方法其實跟之後語文課堂上經常做到的近反義詞的練習很相似,讓孩子在生活中就能將這個難關攻破,對於孩子來講也是提升學習幸福感的一個小妙招。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第二、情景交融

從知識的灌輸這個角度出發,父母可以“一心二用”,一邊講述內容一邊做出對應的動作,以此來深化語言和行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能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對於大人來說,或許一邊做動作一邊講解確實會讓人感到一絲絲的厭煩,但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講,許多行為是需要爸爸媽媽解釋的。

而生活中的許多場景都可以作為家長給孩子灌輸知識的絕佳情境。比如說媽媽做家務,爸爸修電視機的場景等等,只要父母手上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陌生的就可以被使用。結合實際發生的狀況,再加上爸爸媽媽說的詞彙可以讓孩子以最為清晰的方式明白家長所講的核心內容,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理解和領會詞彙會有很大的幫助。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第三、雙方互動才算是交流

曾經有研究表明,互動的消失會限制孩子大腦的學習和存儲知識能力。語言的交流的關鍵恰恰就在於雙方有互動,所以父母在每一次的交流過程要記得給孩子的回應留有餘地,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搜索應答的詞彙,這樣有來有往的交流才有利於促進孩子早期語言的發展。

的確如此,孩子在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詞彙儲備量是不足的,甚至也不會用詞彙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有更多的耐心,哪怕孩子咿咿呀呀,含糊不清,但這些就是寶寶學習語言必須通過的關卡,比起不斷糾正孩子的語序等問題,給孩子留出思考的時間才是更為正確的方式。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第四、切忌打斷

不少家長在交談過程中的主導慾望會比較強烈,往往孩子的話還沒講完,家長就會強行打斷,就像我朋友培芬那樣,但是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父母在孩子的表述還沒有完成之前就被強行終止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會影響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家長對於自身的這種行為習以為常的話,孩子主動思考的積極性會遭受嚴重的打擊,尤其是在多次的否定之後,孩子就算有了想要傾訴的內容,在向爸爸媽媽表達之前,也會思考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還會被否定,而這樣的錯誤認知形成之後,孩子主動表達的渴望也會迅速減弱。


延長的假期不出門,親子交流如何從無話可談,到無話不談?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嬰幼兒時期,除了要關注溝通的有效性之外,還需要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來讓表達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若是父母總是希望用自己的意志作為轉移,那麼孩子身上最獨特的一點也將會被慢慢抹平。

最後以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思,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