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斬獲4座小金人,這個創造歷史的韓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奧斯卡一向是每年電影愛好者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昨天第92屆奧斯卡落幕,韓國電影《寄生蟲》爆冷門成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這個冷門爆得有多大呢?《寄生蟲》同時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項重量級的大獎,每一個都是對作品極大的肯定。

這也創造了奧斯卡的幾個新歷史,首次由外國影片獲得最佳影片,首次有影片同時獲得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影片,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導演奉俊昊在頒獎典禮現場都對自己一晚上能喜提4座小金人而感到難以置信,第4次走上領獎臺時,連獲獎感言都一下子有點卡殼。

不過這些小細節已經不重要了,經過本屆奧斯卡之後,這位頭髮卷卷,體型有些發福的導演,一定會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邊思考著電影中對貧富差距,對社會現實的探討,一邊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奉俊昊導演本人,他作為的導演的職業生涯,再一次向我們證明,有規劃的人生,會走得更高更遠。

爆冷斬獲4座小金人,這個創造歷史的韓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01

從興趣開始,很早就確定了未來的目標

當你看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說著自己未來要成為醫生、明星、或者大老闆、科學家等等職業的時候,你會認為這是他職業生涯的起點嗎?

一般來說不會,對一個孩子來說,對世界的探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興趣,但從興趣到職業,其中還有漫長的過程,誰都說不準他們會不會3年、5年之後又有了新的想法。

但奉俊昊不同,年僅八九歲時,他就已經是是希區柯克電影的超級粉絲,電影裡面設置的懸念時常讓他魂牽夢縈,深深著迷。

十一、二歲時他就告訴自己將來要成為導演,那時他已經是個小小的電影發燒友,他熱愛電影,也看過非常多的電影。接受採訪時回憶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他說:“當時,韓國還沒有電影院,也沒有互聯網和DVD,我看了很多電視上播出的電影。”

如果說十多歲的時候還只是興趣的話,隨著年紀漸長,這份興趣沒有被時間沖淡,反而更加深入,並且轉化成了探索電影背後的故事,以及想知道誰創作了這些電影,他開始尋找更多的電影導演的名字並且熟記他們,自然而然的自己也深受影響,立志要成為一個電影製作者。

為此,奉俊昊在大學期間加入了電影社團,成為了楊德昌、侯孝賢、今村昌平這些電影大師的忠實影迷,不斷吸收著新的理念、新的創意,這些對他的導演生涯來說,都意義非凡。

或許就像他曾經在節目中自己對自己的形容“從小就是一個怪胎”,沒什麼朋友,對電影卻是“真愛”。對於自己的職業,能從興趣變成真愛,他能做的有多成功都不足為奇。

爆冷斬獲4座小金人,這個創造歷史的韓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02

堅持與改變並行

任何行業,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堅持的,12歲立志當導演,50歲獲戛納金棕櫚獎,51歲奧斯卡斬獲4座小金人,沒有堅持就沒有成功。

作為導演,最重要的就是作品,而拍攝電影,哪怕是小成本電影,都需要投入不菲的資金,至少對於一個年輕導演來說,這筆錢一定來之不易。

奉俊昊早早就決心要成為一名導演,自然會想方設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學畢業後,為了籌錢拍電影,他畫過漫畫,賣過甜甜圈。1993年拍攝第一部短片時,因為資金困難,他在父親的禮券中抽了一張T恤衫券給演員作為報酬。

毫無疑問,他對自己的電影夢是持之以恆的,但正因為如此,他才知道在堅持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很多東西都需要改變和調整,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比如他的拍攝風格,2000年奉俊昊拍攝處女作《綁架門口狗》,那時他也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如果反應不佳,就學當時正在低潮期的導演樸贊鬱去開家DVD店。儘管該片口碑不差,且受邀參加了幾個國際知名影展,但在觀賞性上還是欠一些火候,這也讓奉俊昊對於自己之後作品中的自我表達做出了調整。

成果是顯著的,2003年,奉俊昊憑藉驚悚懸疑片《殺人記憶》獲得第2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這部電影終於讓奉俊昊找到了自己的創作風格,成為了當時韓國最賣座的影片,在韓國本土的記錄直到阿凡達上映才被終結。

不斷琢磨不斷改變的還有拍攝手法,作為希區柯克的鐵桿粉絲,奉俊昊一直在想探究希區柯克是如何拍電影的,他也收集了很多關於希區柯克電影故事的書,反覆品讀,每一次自己進行電影創作的時候,他都會回想那些元素,並以此找到自己的風格。

堅持一個大目標不變,適時適當調整自己的小目標和發展策略,這一點尤為需要每一個人在對自身做職業規劃的時候去參考和學習。

爆冷斬獲4座小金人,這個創造歷史的韓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電影《寄生蟲》海報

03

精品策略:作品貴精不過多

奉俊昊並不是一個高產的導演,拍電影20年只有7部長片,但幾乎每一部都是高口碑高質量。對於作品,他奉行的是精品策略,作品貴精但不貴多。

想要完成一個精品已經非常難得了,奉俊昊的秘訣其實是他鮮明的個人特色,就以此次奧斯卡的大贏家《寄生蟲》為例,熟悉奉俊昊之前作品的人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片中的故事結構、鏡頭語言、黑色幽默、人物設計,鮮明的個人風格,都能在前6部當中找到繼承和發展的痕跡。

他其實並沒有刻意去批判任何一方的對錯,而是通過自然、紮實的細節呈現各種象徵和隱喻,將各人各面描繪出來,讓人感覺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時而覺得荒誕,時而感慨現實,時而會爆笑,時而卻想流淚。

這考驗的是導演的掌控力,也跟韓國電影產業的大環境有關,韓國國內對於現實題材作品的尺度放得相對更寬鬆一些,很多真實事件、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往往呈現出相當多的優秀作品,導演對於社會事件的思考和剖析,就是作品最大的亮點。

奉俊昊能成為箇中翹楚,也和他自身經歷有關。說起來他並非科班導演出身,讀大學時,奉俊昊考上了延世大學社會學系,儘管他說比起專業課,自己更願意泡在電影社團,但是社會學的背景已經給他的創作留下了烙印,成為他導演風格的一部分。

爆冷斬獲4座小金人,這個創造歷史的韓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電影《寄生蟲》劇照

其實,所謂的貴精不貴多,就是一定要打造個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這和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樣的。

想要事事做好幾乎不可能,太多的選擇只會分散有限的精力,找準自己最擅長的地方發力,形成頂端優勢,反而能增加脫穎而出的機會。

就像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奉俊昊用馬丁·西克塞斯的話呈現自己的內心堅守:“當我年輕學電影時,有一句話刻在心中:‘最個人的東西就是最有創造性的東西’。”這個時代如果你一直想要面面俱到,最可能的反而是變得平平無奇。

4座小金人也許還不是結局,但人生這樣的高光時刻大概率不會再出現了,這樣的成就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但如果多想想他一路上的歷程,是不是也能給在其他領域奮鬥的我們一點點方向和動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