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今年的奥斯卡奖上,韩国电影《寄生虫》创造了亚洲电影的历史。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主要是针对美国电影的,但《寄生虫》作为一部亚洲的电影,居然打败了其他美国电影,获得了这个奖项,对于亚洲电影来说,这是创造了历史。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寄生虫》它能够创造历史,可能与美国韩国的关系有关;也可能由于奥斯卡抵制它的竞争对手——网飞出品的《爱尔兰人》;

作为中国观众,虽然我对它有点眼红,但无可否认,《寄生虫》主要是凭借着它过硬的实力获得这项奖项的。

可问题就来了,中国有14亿人口,韩国只有5000多万,我们的总人口是韩国的20多倍,为什么韩国能够经常拍出《寄生虫》这种电影,我们就不能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一,是中国人不擅长拍电影吗?不是的!

中国的电影史上,也有不少导演斩获国际电影大奖

张艺谋在欧洲的三大电影节获得过不少奖项,而且他的电影三度入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李安曾获得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另外还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了他们,陈凯歌,王家卫,贾樟柯,侯孝贤等导演都在欧洲的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过奖项。

在华语电影史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电影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前期的《活着 》,《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拍得不错;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王家卫的文艺片风格独特,很有“小资”风;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就算在国际上,也是该领域的佼佼者;杜琪峰的黑帮片风格也很独特;

在2002年,刘伟强、麦兆辉拍的《无间道》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国际大奖,但被好莱坞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翻拍成《无间行者》,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大奖。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无间道》

事实上,中国人很会拍电影,也拍了不少优秀的电影。

华语电影也一直在进步着,到了现在,我们比较难拍的,可能就是《寄生虫》这种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性丑陋一面的电影。

二,我们拍不了《寄生虫》,是因为条件的限制

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电影制度限制了这种题材。

在内地的电影市场,我们不是采取分级制,而是采取审批制。

所以我们拍的电影,在题材上会有非常大的限制,因为要照顾青少年和小朋友。为了希望青少年少抽烟,有时候电影有过多吸烟的镜头,可能都会限制。

这种制度可以理解,无限制拍电影,当然会有助于电影的发展,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但像《寄生虫》,《小丑》这些涉及社会矛盾,涉及人性丑恶一面的电影,是否会误导观众,“教坏”观众,这在心理学上,还是社会学上,都是存在可能性的。

比如看了《小丑》这种电影,有可能会让部分观众深深相信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丑恶的,并且将自己的不如意归罪于社会,严重者可能会报复社会。

这真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心理机制对不好的事情比较敏感,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遇见1万人,其中7000人是普通人,2000人是好人,1000人是坏人,尽管他遇见的好人比坏人的比例多,他潜意识里也最终会相信身边的人主要是坏人居多的,因为人的心理机制对不好的事情更敏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讲这个道理。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因为这种心理机制,所以观众更相信《寄生虫》,《小丑》等电影的世界观,因为它们都反映社会不好的一面,偏激的观众看了这些电影后,很可能增加对社会的厌恶感,甚至出现报仇社会的情况。

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虑,我们实行这种制度是可以理解的,不怕“一万”,但怕“万一”,

但这注定了我们很难拍出《寄生虫》这种电影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因为这对电影人有太多的限制了,为了能让电影上映,为了让电影不亏,电影人只能改掉电影的一些剧情,所以我们是很难拍好《寄生虫》这种电影的。

港台地区虽然不受这种政策限制,但这些地区大部分电影人,都想让电影在内地市场上映,所以也会考虑这个政策,拍片同样有所限制。

因此,在内地市场,是拍不好《寄生虫》这种电影的,这种电影也无法成为我们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

三,《指环王》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

拍不好“恶”,那就拍好善

现实的社会不是都是丑恶的,也不是都是善良的,而是有善有恶的。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我们的审批制度是限制了我们拍关于“恶”的题材,但没有限制我们拍“善” 的题材

反映人性丑陋的一面,也不是电影的唯一目标,电影的方向是有很多。

拍《寄生虫》这种题材的电影,我们是有所限制,

但拍《指环王》这种反映真善美的电影,我们是没有限制的,关键是能不能拍出来而已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指环王》这种电影才应该是终极奋斗目标,更准确来说,才是梦想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中国也是越来越具备条件拍《指环王》这种电影

拍《指环王》这种电影,需要三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需要优秀的主创人才;第二条件,是需要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

第三个条件,是需要市场

拍《指环王》这种电影,是需要很高的制作成本的。如果电影针对的市场,最终票房无法养活这种电影,那么相应的电影公司可能根本不会尝试。

韩国,日本为什么拍了许多类似《寄生虫》的电影,却很少能拍大片,就是因为它们的市场大小了,市场限制了它们成为好莱坞。

虽然中国目前的文化输出不强,电影市场的主体主要是内地市场,但按照内地市场的目前规模,已经有机会能够养活《指环王》这种电影了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中国目前只是发展中国家,电影市场的规模已经全球第二,未来的电影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会有更大的几率养活《指环王》这种电影的,就看能不能拍出来而已。

《流浪地球》的主要出品公司——北京文化就已经投资了30亿人民币,按照《指环王》三连拍的模式,并请了《指环王》的制作团队来协助拍摄《封神三部曲》,目标就是冲着中国版《指环王》!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出意外,《封神》第一部会在暑假上映,这是一次大尝试。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也在不断进步

从《战狼2》到去年的《流浪地球》,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已经进步了很多,已经能够拍摄越来越多的大片了。

本来今年还有一部大片《紧急救援》上映的, 但由于疫情,在春节没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而已。

以现在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速度,可能仅需要20年的时间,就有能力独立拍摄《指环王》这种大电影,就看到时候有没有一流的主创人员而已。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能独立拍摄《指环王》这种电影,代表着电影工业体系彻底走向成熟!

之所以说《指环王》这种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

那是因为如果我们能拍出这种电影,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工业体系彻底走向成熟,甚至走向顶峰。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因为制度限制不能拍《寄生虫》这种题材外,我们其他题材电影都能拍好。

因为要能拍出《指环王》这种电影,就意味着电影市场能够“文理双全”,既能搞好电影的特效,又能搞好电影的内涵。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在政策限制下,其实我们还可以拍《盗梦空间》,《黑客帝国》,《摔跤吧!爸爸》,《哈利波特》,《头号玩家》等电影,就看我们能不能拍出来而已。

如果中国电影市场能拍出《指环王》这种电影,就意味着以上种类电影都能拍好。

总的来说,基于我们的情况,《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奋斗方向,《指环王》才是

《寄生虫》不是中国电影的终极奋斗目标,《指环王》才是

洞察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