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还是保小?我说:保大


保大还是保小?我说:保大

决策是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总要在纷杂的世界里做着选择,权衡利弊,承担着好的坏的结果。有时候,很多连午饭都不知道吃什么的人,可能下一个选择就与性命相关。

对,我说的是买保险。

公子常遇到的情况是,很多人知道保险的价值,想为自己和家庭配置一套保险。可是被保险推销员天花乱坠的说辞和繁复的合同搞得不知所措,要么望而却步,要么被忽悠买了不划算的产品。

其实,市面上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好产品就那些,只要掌握几条配置的原则,买保险并不是难事。

买保险,就要买保额大的。

买保险是一场与保险公司的博弈,核心是争夺保额。

保险公司总想能把保额降低,给你加些鸡肋的服务,而我们想办法努力把保额做高,毕竟未来一旦真的发生意外,到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其间的过程大概像村头买菜,

卖菜大妈:"茄子少了二两,这头蒜拿走。"

我:"别整这些没用的,我就要茄子,茄子!"

保额高对于有钱人来说能做到,可像我们小户人家,预算有限怎么办?

公子的意见是在期限上做文章。

首先,是延长缴费时间,同样是50万重疾,能交30年绝不交20年,牙膏慢慢挤,钱要慢慢交。

其次,那就缩短保障期限,比如说本来是要保终身的,现在可以只保到70周岁。

因为对于预算紧张的人,最要紧的是明年生了病怎么办,而不是70岁以后得了病怎么办。

70岁以后,对家庭不再贡献收入,只贡献支出,到了那个年龄每年买实报实销的医疗险会更划算。

如果预算还是不够,拿重疾举例,就先选择短期的消费型重疾险,等后面有钱了,再去买长期的。

所以,你问我保大保小,我说:保大,保额为大。

买对了重疾,就是成功的一半。

很多时候,买重疾的费用比配置其他保险的总费用都高,花费占比50%以上,妥妥的大头。

另外,保障时间很长,动不动就几十年,有把一生托付给它的感觉。


而且"离婚"成本还高,中间退保牵扯到的计算能杀死一亿脑细胞。

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陪伴你一辈子的重疾险。


一般来说,重疾险要买长期的、终身的、消费型的

,如果觉得贵,请参考上一条。

具体买哪个,下周聊。


当然不是说其他保险不重要,只是市面上意外险和医疗险很便宜,加起来最多不过五百元。而且这两种险,基本都是一年一交费,保障范围也大同小异。今年买的不好明年换一家就是。

所以,你问我保大保小,我说:保大,先抓住不能犯错的。

买保险,要给大人先买,再保障孩子和老人。

大人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和收入来源,一旦出事情,就会对家庭财务规划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

所以买保险要先"修身",再"齐家"。


拿公子举例,

现在公子孑然一身勇,只需要配重疾、意外和医疗就够了。

未来万一公子成了家有了孩子,操作一定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把自己的四大保险配齐,给自己买一份定寿险。

公子万一挂了,房贷咋还,老婆孩子谁养,老父亲老母亲咋办,一份定寿险就能起码能让自己心安。

第二步:给老人和孩子买保险。

老人:呵护父母的保险清单

给孩子买保险的问题以后再聊。

所以你问我保大保小,我说:保大,先保大人,再保孩子。

保险最大的作用是保障,而不是投资。

所以

有人问可不可以买储蓄型/分红型/返还型保险,公子一概不建议,因为这些都带着投资属性。

就好比你去买手机,单价6000,分期付款;

别人每月付500,12个月后,手机报废,钱也付清。

而你却偏偏要每月付1000,12月后,手机报废,然后还给你6100。

是不是很多余的操作,多付6000,收回6100,仔细一算连余额宝的收益都不如。

储蓄型/分红型/返还型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的保本或者返还,只是把多付的钱拉长到很长的年份里获得的自然增长。

拿X安人寿X立方为例:30岁男,20年交,保终身,40万保额,每年交14144元。到66岁,承诺返还保费28W。

可是同等功能的哆啦A保,每年保费8760,稍微算一下,拿每年多出来的费用放余额宝,都能拿回29W.......

我们想买的是保险,不是理财产品,不要把多余的钱放到保险里。

有钱花在刀刃上,

保险的归保险,投资的归投资。

公子花了三篇内容分别聊了保险的作用,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以及保险配置的要点。

接下来就要深入四大保险为大家推荐产品了,呱唧一个,敬请期待。

我们小时候就学过要抓住主要矛盾,买保险也一样,抓大头,放小头,只要大方向不错,最后结果都不会太差。

如果有选择,记得保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