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煙臺,連名字都透著深深的鄉土味。”
“煙臺,一個海濱開放城市,怎能不洋氣?”


“做夢都想洋氣,奈何脫不掉土氣。煙臺的氣質,在夾縫裡擠著,尚為一團混沌之氣,找不到出口,形不成氣候。”
“比洋氣,比不了近鄰威海,韓範兒的浸染,30年單列地級市的城市面貌,都甩煙臺幾條街。”
“比洋氣,更比不了青島。同樣是開埠文化的遺存,青島展現出來海外的洋派,讓煙臺相形見絀。”
“要不要比比土氣?還是算了吧......!”
“能把任何一個搞純粹了也行。就像東北,我土我就土到徹底。就像廈門,我洋氣,我就每一個角落都洋氣。”
“可惜,煙臺目前處於灰暗地帶。想翻了土氣的牌,結果一地狼籍。想穿上洋氣的上衣,怎知連裁縫找不著。”
煙臺的氣質到底是什麼?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大夥都知道咋回事,只是不說罷了,不絮叨絮叨,就難受!

煙臺的確像網友說的一樣,土掉渣。也的確是“大農村”的模樣!每個行政區各自為政,城市建設到處爛尾。首先第一街南大街,先不說名字,先說街的兩側建築,哪裡還有半點都市樣子呢?
更別說,至今破爛不堪的南洪街和時代廣場了。

煙臺居民穿著打扮和精神面貌還處於80年代,論土,煙臺鮮有敵手,獨孤求敗!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話說回來,這麼多年早就習慣了,自我安慰篇:所謂洋氣,不過是想當然的感覺而已。在這方面,站的高點的就總想著俯視矮點的,就像上海一直在俯視著北京一樣,在上海人眼中,北京也土的掉渣了,怎麼看都是大上海的十里洋場更洋氣。可在其他人眼裡,北京還真就是洋氣的不得了,光一條三里屯的街就讓無數外地人遐想的不得了,雖然名字裡帶個屯,但誰能擋住那股往外竄的洋氣勁兒?

煙臺的氣質,巴望著洋氣,又改不了土氣,你覺得呢?

往大的說,在外地人眼裡,山東人就是土得掉渣的那一類,在這一點上,大哥不用瞧不起二哥,二哥也不用對三弟翻白眼,撐死了,哥仨就是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爭個高下,到了外面,一樣的都是一股子大蔥味,你要覺得大蔥味不合適,那就是一股子海蠣子味兒,這個貼切吧?
有人說,東北土,那是你沒到過哈爾濱,沒到過長春,沒到過大連。在東北,除了一口東北話有滿滿的大碴子味兒,東北人真的不土,不但不土,還很時尚,而且是那種很自然的時尚。在這一點上,十幾二十年前,在東北大姑娘夏天一件清涼小吊帶的時候,山東這旮沓的老妹兒還恨不得穿的確良的褂子呢。


煙臺人具備先天的包容和樸實感。至於城市的發展,那不是小老百姓能夠管得了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享受著煙臺的藍天白雲就夠了!

煙臺以山海的胸懷,以海鮮大餃子,以大大的紅富士蘋果,以大包子歡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