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第92届奥斯卡各奖项新鲜出炉,《寄生虫》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外语片4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寄生虫》的成功着实让韩国影迷欢腾了一把,但是在这背后,却有着一个尴尬的事实,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寄生虫》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收看人次达到4374万,达到近十年来的一个小高峰,此后连年下降。尽管2019年有小幅提升,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收视率较上一届直降20%,收看人次仅为2360万。

人们开始怀疑,如今的奥斯卡是否已经失去其在业内最具影响力奖项的地位,沦为了几个圈内人自说自唱的舞台,人们渐渐对奥斯卡失去了兴趣。

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如今的这个局面。

辉煌不再

自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以来,就不断提升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凭借其本身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对电影艺术尊重、严谨的态度,外加美国的国际地位,奥斯卡逐渐在电影业树立起权威。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电影工作者们将获得奥斯卡奖项视为莫大的荣誉、事业的终极目标。登上奥斯卡的殿堂,不仅能收获来自各方的赞誉,更能让他们片约增加,片酬暴涨。可以说手握小金人,就意味着名利双收。

公认的世纪美男小李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奖项,不惜自毁形象尝试各类角色正是影人们追逐奥斯卡的一个缩影。而索菲亚·罗兰那句名言也成为了对奥斯卡最好的诠释。

在我演出《母女情》之前,我是一个戏子;在那之后,我成了一名女演员。不管是好是坏,获奥斯卡奖已经成为选择电影题材的一项重要动力,标准就是那些电影具有‘奥斯卡潜质‘ 。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年轻时的索菲亚·罗兰

时间已近百年,新千年前夕,奥斯卡奖项的评选开始屡屡引起争议,其权威性开始受到质疑,近几年所受关注度更是越来越低,不得不说,如今的奥斯卡确已辉煌不再。

电视的消亡

大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是奥斯卡所受关注度逐年降低的因素之一。

自有统计的1974年以来,一直到2014年,这四十年间仅有7个年份的观看人次少于4000万,且这些年份的观看人次均在3000万以上。其中1983年和1998年更是分别达到5325.5万和5524.9万人次。

1974年、1983年、1998年,光从这些年份上来看,就可以想象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生活远不如当下如此丰富,娱乐项目较为单一,电影及电视是当年人们的主要娱乐手段。

鉴于奥斯卡在电影业的影响力,其受到人们的追捧也是情理之中,自然可以收获更多的关注。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寄生虫》的各位主创

但互联网的兴起大大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电影及电视已经不是人们娱乐的首选。

在移动互联网兴盛的今天,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观看一部影片的欲望,并不是其本身喜爱电影,他甚至很少有看电影的习惯。其兴趣来自于短视频平台,正是看了短视频平台上的电影剪辑,一些人才能对观看某部影片提起兴趣。

相较于国内,大洋彼岸的美国大众的娱乐生活也同样多姿多彩,基于互联网的娱乐项目,社交网络、游戏、短视频等等分散了他们对于电影和奥斯卡的关注。

而奥斯卡颁奖典礼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本土观众正是其最大的受众群体。如今奥斯卡最大的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被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娱乐项目所夺取,人们对奥斯卡关注度越来越低便不足为怪了。

权威受质疑

奥斯卡给人们最显著的几个印​象之一,就是权威。但是在经过几次奖项的争议后,人们开始对奥斯卡奖项的权威产生了质疑。

一个奖项没有什么权威性,自是得不到大家的关注,而奥斯卡奖项的权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自然会引起所受关注度的下降。

奥斯卡奖项争议最大的例子,当属第71届的最佳影片之争。

1998年被誉为全球影坛佳作云集的一年,好莱坞产出了《拯救大兵瑞恩》、《楚门的世界》、《细细的红线》等佳作。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而欧洲影坛也诞生了《美丽人生》、《两杆大烟枪》、《海上钢琴师》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鉴于此,第71届奥斯卡本应该成为影史上一场饕餮盛宴。

但是当年的最佳影片却莫名其妙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莎翁情史》,该片共得到了13项提名,收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七项大奖,是当年的最大赢家。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莎翁情史》

而呼声最高的《拯救大兵瑞恩》仅仅拿到最佳导演和其他一些技术类奖项。《楚门的世界》颗粒无收,美国本土影片尚且如此,《美丽人生》想获得最佳影片更是想都不用想,奥斯卡的传统历来如此,最佳外语片已经是对它最大的褒奖。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美丽人生》

如果说《莎翁情史》能如其名,以莎士比亚传记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也就罢了,但是这部片子偏偏是一部没什么深度的、虚构的爱情片,处处充斥着“傻白甜”。

这样一部片子击败一众佳作获得最佳影片,绝大部分影迷,甚至一些业内人士当然不会买账。有人评价第71届奥斯卡是最恶臭的一届,这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中洗不去的一个黑点。

借用脱口秀演员黄西对当年奥斯卡的一句吐槽。

从那以后我就不信奥斯卡了。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题材趋于小众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和权威受到质疑,近年来一味追求那什么正确,获奖影片题材越来越小众也是其关注度逐年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偏向于“艺术“或者是”商业,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争议点之一,评委在评定奖项时,一般情况尽量二者兼顾,既避免陷入庸俗支流,而又非曲高和寡,但近年来情况渐渐变得有所不同。

2018年《水形物语》票房5500万,这是5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一部。2017年《月光男孩》2000万,2016年《聚焦》2400万,再往前数,《拆弹部队》票房仅为1700万。恰恰这些年份的奥斯卡收视率都不怎么样。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拆弹部队》

反观2004年、2010年、2014年和2019年,这几个年份的奥斯卡收视率都有不小的回升,因为这几个年份的奖项入围影片都有当年较好又叫做的作品。

如2004年的《指环王3》、2010年的《阿凡达》、2014年的《地心引力》以及2019年的《绿皮书》。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影片《绿皮书》

一部片子质量的高低,并不全部取决于其票房,但是一个奖项在评选时,除了考虑其“艺术”方面的价值,也要兼顾大众的接受程度,而影片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大众的接受程度。

一个想要收获大众关注的奖项评选,其评价标准却远远脱离了大众,那它的所获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毕竟从一个普通观众的心态来说,自己中意的片子没有得奖的可能,甚至连奖项都没有入围,那再关注这个奖项就显得很没有必要。

奥斯卡是否在求变

奥斯卡颁奖典礼收视率下滑,关注度降低,组委会并不是不自知。

第92届的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寄生虫》,这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毕竟历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都是美国本土作品。

收视率再创新低,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不灵了

《寄生虫》导演奉俊昊

也许,正是所受关注度的下降让其有了危机感,将最佳影片颁给一部韩国片子,可能就是他们求变的开始。自此以后,奥斯卡能够打破诸多限制,变得更加包容与开放,从而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