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都說,撫養孩子是為了防止養老,很多老人本來都盡力生一個兒子,為了能和兒子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顧。

但是和年輕人一起生活真的好嗎?

雖然生活是由人照顧的,但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使很多老人後悔選擇和他們的孩子住在一起,並覺得他們做出了最錯誤的決定。

幾天前,我在樓下遇到了趙叔叔,他一個人坐在公園裡曬太陽。

整個人看上去都死氣沉沉的,很不高興。

所以我走過去問,你好,趙叔叔,你病了嗎?你為什麼一個人坐在這裡?

趙叔叔嘆了口氣:剛才快被氣死了,最近我和我的兒子和兒媳發生了衝突,我覺得我不能呆在他們家裡了。

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我問他為什麼,原來趙叔叔不久前感冒了,雖然不是很嚴重,但兒子要帶趙叔叔去醫院檢查。

趙叔叔知道他的身體狀況,但媳婦怕流感,怕傳染給他的小孫子,所以不讓小孫子接近趙叔叔。

趙叔叔知道這件事後,心裡很難過。

還有,兒媳婦不喜歡自己三天內才洗澡,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使趙叔叔覺得不能留下來。

他覺得自己屬於一個比較節儉的人,但是他的兒媳每次都花了很多錢,每天在家裡買快遞,他覺得很浪費。

因此,生活習慣的差異使他覺得,如果他不離開,他會被其他人憎恨。

趙叔叔對我說: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其實,趙叔叔有這樣一種心理上的感覺是正常的。

畢竟,兩代人之間的年齡差距,年輕人更喜歡買東西,覺得適時的買買買是沒有什麼的。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生活中更注意節儉,所以會有矛盾。

那麼,老年人和孩子住在一起還會面臨什麼問題呢?主要有三個方面。

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1、婆婆與兒媳關係中的矛盾

事實上,像趙叔叔這樣和兒媳有矛盾的老人不多。

更多的家庭在婆婆和兒媳的關係上存在矛盾。

而這兩個女人之間的矛盾是很難調整的,例如,婆婆不喜歡她的兒媳不做家務和花很多錢,而兒媳不喜歡婆婆對丈夫的親密行為。

所以才這麼不愉快,另一方面,有些婆婆總是視兒媳為局外人,彼此之間有距離,這會使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複雜。

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2、育兒觀念的矛盾

為什麼撫養孩子的概念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呢?

現在一些初生孩子的父母主要提倡科學的子女教育。

但是老一輩人依靠過去的經驗來照顧他們的孩子,所以當在照顧孩子方面有分歧的時候,撫養孩子的概念就會分裂。

同時,當父母教育他們的孩子時,一些老一代的人擔心自己的孫輩會被責罵,所以他們阻止父母去教育,這也會使父母覺得老年人的教育有問題。

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3、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差異

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與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有很大不同,年輕人仍然以享樂為主,而老年人則以節儉為主。

而往往老年人睡覺不刷牙,很久才洗澡,大便後不沖廁所,這些瑣碎的事情就會引起糾紛,矛盾也就自然產生了。

事實上,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他們真的想照顧他們的父母,那麼他們就應該學會理解父母的行為。

有些習慣應當去寬容,否則,照顧父母又有什麼意義呢?

同時,作為一個老人,我們也應該瞭解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儘量跟上孩子們的步伐,不要讓孩子們退縮,只有互相尊重、謙卑,兩代人之間的關係將是和諧的。

老人無奈哭訴:退休後和兒女住在一起,是當初做的最錯誤的選擇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孩子們應該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不僅可以讓父母有自己的空間,而且可以追求他們想要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應該要求年邁的父母改變他們的態度和習慣,根據我們的願望繼續生活,這會使老年人的心更加疲憊。

如果是你,你願意和你父母住在一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