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小時候父母常教育說別浪費糧食,萬一哪年鬧災荒讓你們經歷經歷就知道了,那時候完全不信,怎麼會呢?現在才知道,有時候天災人禍真的讓人變得很脆弱,雖然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始終應該去保持。

如果說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一場大變革,那麼我認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的提出則是新的轉折點,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房地產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高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過渡。

無論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這場歷史洪流都會像滾滾車輪一樣勇往直前,不會因為你的駐足而停留,所以開發商們早就應該做好降速的準備,甚至當年萬科的鬱亮也提出“活下去”,那個時候人們還覺得不以為然,但是現在來看,真的成了眾多企業需要面對的時候了。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我們的生活、生產受到影響,房地產行業同樣遭遇了被停工的局面。目前至少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暫停商品房銷售,部分省市要求在售樓盤售樓處、房產中介機構暫停對外營業。這不是哪個售樓處想關門不做生意,實在是局勢當前不容你再過多考慮個人的得失。

應該說這次意外更加加速了房企的洗牌。我以前說過,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本來就指望著回鄉的購房者,甚至把他們當成救命稻草,如今也已經無效。這樣的地方的開發商壓力才是最大的。另外就是此前高價拿地不顧個人資金壓力,只顧規模無限擴張的房企,同樣也站在了風口上。

克而瑞發佈的《2020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截至1月末,TOP100房企實現操盤口徑銷售金額為5097.0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近12%。億翰監測的40個城市中,一線城市銷售同比下降15.1%,環比下降39.3%。廣州環比下跌60.3%,跌幅最大。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表示,短期看,首先是客觀對房企最直接的影響是成交下滑,其次是房企拿地延遲,開工推遲會拉長上市供應的節奏。這一系列影響因素考驗房企應對負債的能力。房企除了還債壓力,還要應對在銷售回款不暢情況下的經營成本。相比中小房企而言,大型房企抗風險能力較強。

就連龍頭房企碧桂園、恆大,以及龍湖、中海、正榮等,幾乎都同比下降。我認為,如果單純研究銷售數據其實沒什麼好談的,因為業績下滑很正常,這並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真實情況,但卻能真正反映房企們面對困境時的承壓能力。

面對困境,各種招數盡出。風聲最大的是線上看房。僅諸葛找房就上線了恆大、孔雀城、融創、萬達、中海等眾多房企的項目。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2月10日,融創中國北京區域稱,2月10日至3月31日認購融創北京指定項目,認購之日起享受30天內無理由退房,涵蓋北京、濟南、青島、太原、石家莊等18個城市。至此,融創已有三大區域加入無理由退房行列,覆蓋全國60個城市。此外,花樣年、綠地等也有相關操作。

大家都在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挽救自己,能不能挽救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卻都在努力。由此也可見,現金流對房企的意義有多大。因為即使網上賣房能取得好的效果,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實現成交。購房需求將後移是肯定的,部分房企最快在3月-4月迴歸正常銷售路徑。這對開發商現金流管理能力帶來考驗,現金流充沛、融資能力強的房企將受益。

“多重考驗之下,房企要做好多方面準備,無論是營銷、投資還是其他方面,核心還是資金,保持現金流的充裕是第一位的。”有業內專家表示。有研究顯示,如果延續現在的狀況,房產中介現金流可能撐不過半年。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近日,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說,西貝的現金流最多能撐3個月。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等一些餐飲業大佬也表示,他們的餐飲企業現金流最多能撐1個半月。曾經的餐飲行業的龍頭老大如今也遭遇現金流的難題,可想而知,現金流對一個企業特別是房企的重要性。

銷售中的定金+預售款、首付之後的個貸,是房企最重要的資金來源。而現在,這些幾近枯竭。開發商該如何自救?降價是肯定的,不會大幅度降價,以價換量倒是有可能。穩房價的大前提在,下調的空間有限,房價整體應該處於平穩狀態。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考慮到一季度經濟形勢,相信會出臺一些諸如降息、降準等比較大力度的刺激性政策,這些都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的利好,所以也沒有必要對今年的地產行業過分悲觀。

業績普降,無理由退房能挽救開發商嗎?現金流能否撐半年?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到下半年,為了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大概率會有利好政策出現,本來也是這個趨勢。這次意外應該會加速政策的實施。現金流可能是拯救你的一根稻草,也可能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無論現在有多難,這次的影響都不會改變房地產行業穩定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