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前十的名將有著哪些?

影視北閣


中國5000年的悠久歷史,戰將如雲,歷朝歷代都有其代表的戰將,如果說要排出前10名來,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答案各不相同。僅從共和國首次授銜的`1000多名將帥中評選,都很難衡量。我簡要介紹一下十名將帥的功績。

△彭德懷,共和國元帥,曾任紅三軍團軍團長、八路軍副總指揮、西北野戰軍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代表的戰役有:百團大戰,保衛延安、解放西北、抗美援朝。

△林彪,共和國元帥,紅一軍團軍團長、八路軍115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司令員。代表戰役有:平型關大捷、遼瀋戰役、平津戰役。

△劉伯承,共和國元帥,參與領導南昌起義,紅軍參謀長、八路軍129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代表戰役有:夜襲陽明堡機場、千里躍進大別山、上黨戰役、淮海戰役、渡江作戰。

△徐向前,共和國元帥,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八路軍129師副師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長。代表戰役有:臨汾戰役、太原戰役。

△聶榮臻,共和國元帥,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紅一軍團政委、八路軍115師副師長、華北軍區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代表的戰役有:平型關大捷、平津戰役。

△粟裕,共和國大將。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第六師師長、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陳賡,共和國大將,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太嶽軍區太嶽縱隊司令員、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代表戰役:神頭嶺戰役、上黨戰役、淮海戰役。

△肖勁光,共和國大將,歷任特區軍委參謀長、軍區參謀長、軍參謀長、軍團政委、軍區司令員、 軍團參謀長、兵團司令員、副總司令兼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代表戰役有:漳州、水口、樂安宜黃、建黎泰等戰役、四保臨江作戰、衡寶戰役等。

△羅瑞卿,共和國大將,歷任支隊黨代表、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等職,代表戰役有: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

△許光達,共和國大將,歷任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2軍分區司令、晉綏軍區第3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軍長、第2兵團司令員等職,參加了南征作戰、馬良坪戰鬥、綏遠戰役、高家堡戰役、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澄郃戰役、荔北戰役、扶郿戰役、蘭州戰役等。

只是介紹,不算排名,

不喜勿噴。


zj史海拾貝


中國古代有放進武廟供奉的,裡面全是歷朝歷代的名將。前十真不好列,星火辰這裡一個朝代列一到兩人吧,算是拋磚引玉。

一、先秦

1、孫武:僅憑一本孫子兵法,孫武已經足以留名千古了,何況傳說他有輔助吳王稱霸的功勞。

2、白起:要論真實戰績,恐怕先秦很難有人和白起相比,但白起確實殺人太多了,人屠進入前十有點太貶低孫武了。

因此,先秦選孫武。

二、秦朝

王翦:幾乎沒有爭議,六國裡大部分國家都是王翦和他兒子王賁給滅的。

三、兩漢

西漢,衛青和霍去病:大將軍和驃騎將軍是匈奴人的噩夢。

比較起來,選霍去病,因為他不但用兵比衛青更敢冒險、取得戰績更大,關鍵是對奠定中華的疆域有決定性作用。

東漢,班超:以一人之力平定西域。

兩漢還是選霍去病吧。

四、三國

三國雖然出名,號稱將星如雲,那是演義的功勞。

但是關老爺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不得不選。

五、兩晉、南北朝

這個真太難選了,人物太多,而且難以見到決定性的人物,勉強列列吧。

1、謝玄:淝水大戰的勝利,完全改變了中國歷史。

2、劉裕:南朝的開創者,少有的南打北還總勝利的人。

3、拓跋燾:統一了中國北方。

4、陳慶之:一個個軍事奇蹟的創造者。

很難選,留給朋友們自己判斷吧。

六、隋朝

自然是韋孝寬,韋孝寬曾經在玉璧大敗高歡,又為隋文帝建隋立下大功。賀若弼等人平陳之功以及難度,實際上比不上他。

七、唐朝及五代十國

1、李靖:滅了好幾個國家,特別是滅了東突厥。

2、郭子儀:自古武將裡功高蓋主而能保全的典範。

僅僅論戰場上的影響力,應該選李靖。

八、兩宋

嶽王爺,這點沒啥可說的,論打仗沒得說,影響力更沒得說。

九、元朝

自然不能把成吉思汗列進來了,那除了忽必烈,就是伯顏了。

名將選伯顏吧。

十、明清

明朝一定選是徐達沒錯,清朝選誰呢,想不出來。


星火辰


這個問題太有爭議性了,別說列舉前十名將,就算定了前十名將,讓他們之間排個序都夠嗆。以下僅從對歷代王朝貢獻列舉十人,近現代不排,身兼將相者不排,帝王不排,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春秋 孫武,孫子兵法流傳千古,無愧兵聖。

戰國 吳起,與孫子並稱,不是浪得虛名。

秦朝 王翦,對建立大一統帝國有大功,以戰止戰。

西漢 韓信,背水一戰,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基本無敗績

東漢 耿弇,東漢開國第一武臣,百戰百勝,武勳不在韓信之下

南北朝 韋孝寬,南北朝帥才如雲,猛將如雨,只有韋孝寬笑到了最後

唐朝 李靖,助唐一統,擊破突厥吐谷渾,著有李衛公兵法

南宋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哉嶽王!

明朝 徐達,北伐驅逐蒙元,恢復中華第一功。

第十位……真的很糾結,想想還是留給關羽,關王爺戰績一般,但名氣最大!就為關公忠義千秋,招財……那個進寶=w=

關公圖鎮樓~


每日一段歷史


皇帝或類似於皇帝的不算:孫武,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岳飛,徐達,常遇春。


一生回首雙峰山


孫武、吳起、王翦、白起、韓信、項羽、霍去病、李靖、岳飛、戚繼光


幼安2017


不分先後

岳飛

白起

李牧

李靖

孫武

郭子儀

孫臏

成吉思汗

韓信

衛青

這些是我認為的


愛歷史的小蝸牛


粟裕、徐向前、白起、白崇禧、成吉思汗、孫武、戚繼光、鄭成功、劉伯承、霍去病。


有才君子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太多 前十沒有誰敢分!個人感覺中國歷史上的名將比較可惜的有 霍去病 比較有狼性的鐵木真 比較儒雅的劉伯承

比較霸氣的項羽 比較陰的吳起 比較無奈的白起 比完美的郭子儀 比較笨的岳飛 比較慘的韓信 比較小氣的林彪


謙卦1


戰爭的成敗是有天時,地利,人和決定的,當然對於局部戰爭時機最重要,比如衛青和霍去病,衛青戰術是慢慢吃掉敵人,吃掉一個鞏固一個,當然這是兵力強勢時,而霍去病的戰術,就拼命三郎,走到那兒打到那兒,不去保護身後的東西,拼一個夠本,這種戰術利用最近的就是毛澤東,在共產黨弱勢時,用的是敵打我走,敵休我戰,慢慢吃掉敵人,壯大自己,這就是游擊戰,當共產黨處於強勢時,就一個軍團功固一下,再去吃下一個


手機用戶5882608566


知我諒我,罪我謗我,皆隨爾等之意。

第一個標準:實戰。越是殘酷的戰爭,諸如改朝換代的戰爭,異族大舉入侵的戰爭,越挑戰天險的戰爭,越考驗後勤能力的戰爭,越是以少當多的戰爭,越考驗名將的能力。第二個標準:戰略越是一流的軍事家,越是能預見政治形勢的變化,越是能整合所有的政治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進而對對手形成碾壓,也越是能在弱小中壯大發展自己,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一類的名將基本上開國君主級別的,再不濟也得是諸葛亮這樣能預見三分天下大勢的。

第三個標準:戰術發明出具體的戰法、推廣新型的戰術,也包括完成寫出各種軍事理論專書,此類的將領,也可勉勉強強視之為名將。但是戰術又有細分,如果是以依託堅城和國力,指揮有限拒止的防守反擊戰的將領,我會無視,諸如李綱、于謙皆不入榜,哪怕他們一身進退關乎社稷安危。所謂的軍事戰爭能力,至少要體現在可進可退,可攻可守之上,長於攻或短於守,短於守或長於攻的,都不配列入此榜單之中。

霍去病,衛青,李靖,郭子儀,徐達,白起,韓信,李世民(秦王破陣),岳飛,

當然還有兵家的老祖宗 孫武

排名不分先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