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重男輕女”這種封建思想,在老一輩人的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他們都覺得自己有了孫子就能讓自己在別的老人面前更有面子,老人認為:“認為小兩口生的是兒子,就可以繼承家業,而且養老可以得到保障,如果生的是女兒,財產就落在別人的手中”。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老一代的生活條件不好,沒能吃飽飯,生存環境不好,負擔大。他們無法抑制對生“男孩”的強烈慾望。像我們父親那一代,家裡人口很多。


連生兩胎都是女兒,婆婆不待見我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例子:

小娜和老公在2017年結婚,18年就有自己的孩子,第一個小孩是個女孩,婆婆的態度明顯有不滿。19年有二胎,婆婆陪產,結果生了孩子後一看是個女孩,扭頭就走了。從那時起對小娜的態度越來越不好了,老公也在婆婆的煽動下,讓小娜徹底失望。

有些寶媽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一位婆婆重男輕女的婆婆,那可是非常不好受,她把責任歸咎於兒媳,如果媽媽生了一個兒子,證明了自己厲害,如果是女兒,就是無能。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看到這裡,就有網友曾經開玩笑說:“要繼承皇位?”?看似一個笑話,但深刻反映了當代父母對家庭中男孩出生的強烈願望和期望。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對於21世紀的年輕爸媽來說,一般都很少有這種“不成熟”的觀念。男孩和女孩都是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未來的希望。

生女兒到底好不好?

1.兒子在某些方面不一定比女孩強

老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媽媽的小棉襖”,女兒非常纖細和體貼。特別是男孩子,在長大後,男孩會比女孩子叛逆。叛逆期也比女孩子長,更不聽父母的忠告,對抗父母,讓很多父母為難。

女孩的性格比較安靜、溫柔、乖巧,在心理上比男孩成熟。她們更懂事,理解父母的辛苦,一般很少做出讓父母不安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和父母有越來越多的交流。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但女孩逐漸長大成人,就會經歷母親的這個階段,有著和媽媽一樣的感受,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和養育自己艱辛,會激起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會孝順父母。

女兒是個小棉襖這不是白叫的,特別是在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這件事上,兒子很少會打電話回家,而女兒就經常噓寒問暖。在老人住院時,也是女兒會在父母的床邊照顧他們。這對兒子來說很難做到,都是一句工作忙就走了,所以,許多沒有女孩的家庭會特別羨慕他們有女兒的家庭,女孩在很多方面都比男人強。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2.兒子都怕“娶了媳婦忘了娘”

兒子成家後,大部分時間忙於事業,而妻子要照顧家裡所有的事,對家裡所有的事情都不瞭解,如果跟婆婆發生爭吵後,很容易引起婆媳之間的矛盾。當衝突爆發時,站在中間的兒子會進退兩難,幫誰也不是,就不說話,久而久之,兒子在老人眼中變成“不孝子”,就像某些老人喜歡把“娶媳婦忘娘”這句話常常掛在嘴上。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如果你身邊有個女兒,一般來說,你的女兒是你的“精神寄託”,兒子多嫌嘮叨,事多兒,脾氣大,女兒就會耐心的傾聽和開導,只有女人最理解女人。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事例:

有個小區有這樣一件事,一位大媽早年離婚後,也沒有再找個伴,她就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現在兒子的事業很穩定,別人非常羨慕,但她向旁人透露,自己也是有苦衷,跟媳婦住在一起不自在,有苦也說不出,擔心說這些事兒,她又說“有個女兒就好了”。

重男輕女怎麼辦?

作為年輕人,就應該給老人開導,向老人灌輸新時代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男孩和女孩是一樣的,也可以列舉出一些女孩在許多好的方面,打破了這種老套封建的想法,讓她接受了新時代男女平等的理念。

生男孩和生女孩真的一樣?還真不一樣,只有女人才最理解女人

用正確的科學依據開導父母,生男生女的決定權,在於男女雙方,而不是女人說生什麼就生什麼,讓父母接受新思想。

總之,無論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子,這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百善孝為先,花時間陪伴父母,樹立正確的榜樣和觀念,也多關愛老人,這樣他才會更好接受你的開導。

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動動手指點一下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橘子育兒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