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級黨組織和幫扶單位在幫扶村開展“解難題、辦實事、送溫暖”活動

市工商聯:近日,市工商聯組織黨員幹部及幫扶責任人,到幫扶點武都區池壩鄉池壩村召開群眾代表座談會。隨後,在困難群眾家中,詳細瞭解今年中藥材收成、經濟收入、家庭成員身體狀況等情況,併為32戶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共計9600元,鼓勵他們要努力奮鬥,創造幸福生活。

  今年以來,市工商聯共協調解決幫扶資金108餘萬元,幫助池壩村修建並砂化產業路60公里,發放肥料760袋,為119戶一般戶購買了戶均兩畝的中藥材保險,為75戶貧困戶發放了棉被、大米、油等生活物資,為60名困難學生髮放了書籍、學習用具等,先後慰問了53戶困難戶、五保戶和殘疾人家庭。

  市委機關工委:近日,由市委機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全體幫扶責任人參與,對幫扶村武都區黃坪鎮黃坪村12戶貧困戶進行了走訪慰問,詳細瞭解他們今年的收成、家庭收入、家庭成員身體狀況以及安全越冬等情況,併為每戶送去冬被1床。隨後,參與慰問活動的黨員幹部及幫扶責任人還分別到各自聯繫戶家中,瞭解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情況。

  市殘聯:近日,市殘聯負責人帶領班子成員,到幫扶村宕昌縣新寨鄉全道村進行走訪慰問,為2戶殘疾人孤寡老人、1戶殘疾人五保戶、5戶殘疾人建檔立卡戶和14戶殘疾人貧困家庭送去生活取暖用煤5.1噸。

  市殘聯立足幫扶村地理環境優勢,踐行“宕昌模式”,把村內發展前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進行扶持管理,由合作社給村內17戶貧困殘疾人和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配股分紅。9月底,兌現了為貧困戶每戶兩箱中華土蜂的分紅承諾,摺合資金10萬元。組織隴南鼎森輔具適配中心,為全道村60歲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適配柺杖54副,為聽力障礙患者適配助聽器9臺,摺合資金21萬元。由村支部牽頭,扶持發展村內“五小產業”,投入資金2萬元扶持“黑羽”土雞500只,建成了全道村高山綠色土雞養殖場。

  市科技局:近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帶領單位黨員和幫扶責任人到西和縣蘇合鎮元山村對全村困難戶進行走訪慰問,向他們送去了過冬棉被、食品等慰問品;幫助因腦溢血後遺症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戶葉二過,每年12000元的護理費,並安排專人進行照料;將精神病患者葉某某送到市精神病康復醫院進行兜底治療。

  同時,對“3+1”衝刺清零進行了排查,集中開展了拆危治亂清理整治工作。此外,市科技局籌集資金2.2萬元,為元山村新建成的黨員活動室配齊了辦公桌椅,完成了搬遷工作;對蘇合鎮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開展了相關培訓。

  市生態環境局:近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有關人員到徽縣麻沿河鎮屈蘭村、王集村、麻安村3個幫扶村,慰問老黨員和貧困戶,為困難群眾送去冬季供暖所需的煤炭等物資;與鎮黨委政府負責人、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進行了座談交流。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先後從辦公經費中擠出資金10餘萬元,協助幫扶村拓展產業渠道、資助種植養殖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幫扶麻安村完善養殖專業合作社基礎設施,資助屈蘭村開展羊肚菌大棚擴建、金銀花種植等;爭取專項資金為三個幫扶村建成公共廁所、垃圾收集池等基礎設施,幫助貧困戶改造危房;爭取社會捐贈資金7萬元,支持屈蘭、王集小學完善設施、購置教學資料;資助8千餘元,幫助身患重病、無法外出務工的屈旭霞家發展畜禽養殖;協助鎮村兩級落實完善“123帶動百千萬”及“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機制。 (隴南日報 陳曉旭 通訊員 王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