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冷宮生活是什麼樣的?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首先我們先說明一下,故宮裡是沒有特定的某個宮殿被稱為冷宮的,今天我們看電視常常會看到,某個妃子被打入冷宮之後,還是被居住在一個很大的宮殿之中,只不過沒有了身邊侍候著的那些人,宮殿冷清了一點,說實話這些情節都是編劇導演在瞎扯。故宮有9999間半的房間,其中很多房間年久失修,陰冷潮溼,破敗不堪,並且還很小,通常冷宮就是選這些十分偏僻,環境十分惡劣的房間來作為冷宮。

現在很多人都羨慕皇帝的後宮生活,畢竟是所謂的佳麗三千嘛,通常我們都會認為皇帝的後宮擁有天下美女,但是這些妃子們為了爭寵,得到榮華富貴,卻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讓皇帝多看自己一眼,勾心鬥角中,有人得寵,有人失意,得寵的妃子,在宮裡被人供著,就怕一不小心惹她不高興,但是失寵的妃子卻免不了被仇人打擊報復,如果不幸犯了個什麼事被打入冷宮,那就真是要自求多福了,甚至有些個心理素質不太好的妃子,知道自己被打入冷宮,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冷宮,由此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冷宮究竟是個什麼鬼地方了。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冷宮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年代久遠,所以很多內容我們只能在明清兩朝的宮廷記錄中得知,近一點的就有一位慈溪太厚非常痛恨的珍妃。她也是被慈溪打入冷宮,最後溺死在水井裡,冷宮常常是故宮中那些破舊的房屋,運氣好的可能還會有個長滿的小院子,運氣不好的就是被關在一間屋子裡,過去得寵時還有僕人侍候著,端茶倒水,至少身邊還有個可以聊天說話的人,但是打入冷宮之後可就沒有僕人侍候著了,一切生活都需要自理,下人頂多就來送個水,換下便桶,通常房屋裡有專門的小窗戶供東西送進來,有些人關久了,可能想正好藉機說個話,來送水的下人是嚴禁和關在冷宮的妃子說話的,所以這就會形成很壓抑的狀態,通常在冷宮關得久的妃子,都有心理疾病。

故宮在北平,冬天非常冷,通常情況下,妃子們都會有固定額度的煤炭來在冬天取暖,但是這些打入冷宮的妃子,連溫飽都成問題,有怎麼會提供煤炭給她們取暖呢,她們居住的冷宮,由於常年的失修,門窗常常也是破破爛爛的,一颳風,冷風就往屋裡灌,所以很多人很難熬過冬天的,所以通常情況下,被打入冷宮的人是很難再翻身了,如果還不幸得罪過其他宦官,妃子,忘記供應水源物資,那樣離死也就不遠了。

慈溪太后恨珍妃,主要是因為珍妃見光緒要搞戊戌變法,所以就常常和光緒交換思想,所以光緒戊戌變法失敗之後,被囚禁中南海瀛臺,珍妃自然也就跟著光緒皇帝一起倒黴了,她被以干政的罪名打入冷宮,據記載,關押珍妃的冷宮就是一間小屋子,從內到外被鎖的嚴嚴實實,除了每天洗漱用水,吃的飯送進去,禁止任何人見她和她交談,每到重要的日子,慈溪還會派老太監來訓斥珍妃,讓她跪著捱罵,並且在關押的過程沒有洗過澡,當珍妃後來被放出來的時候,已經精神失常,渾身蝨子,已經瘋瘋癲癲了,但是即便如此慈溪最後還是沒有放過她。

所以古代被打入冷宮的妃子生活是非常悽慘的,甚至可以用滅絕人性來形容,因為被打入冷宮不只是身體上的折磨,而是對人精神上的扼殺。


玄坤文史


家中有個奶奶輩的親戚,據說年輕時候在紫禁城中待過,後來皇城亡了,逃出了宮回到了老家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在建國後在村中的地位很高,懂得東西特別多,包括神鬼只說,普通的頭疼腦熱,各種生活見識,在村裡好多人有事都去找這位奶奶。自小聽爺爺他們說,這位奶奶回家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敢跟外人說話,見到人都躲著走,也不知道在怕什麼,知道真正的建國以後才好了。

後來這位奶奶跟大家熟悉了以後,慢慢的也開始給大家講她在宮中的見聞,也許大家對於冷宮這塊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吧,禁不住大家問,這位奶奶也跟大家說著這方面的事情。據這位奶奶說,冷宮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冷宮在宮內也分為好幾個,並不是只有一間,冷宮內的人也不只是電視中的娘娘妃子啥的,裡邊也有一些身份卑微的宮女。

在宮內有些身份高的娘娘在一開始進入冷宮時,待遇雖然跟之前是天差地別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算是很高的。最慘的是再冷宮中待了多年的人,這樣的冷宮就連宮中送飯的老媽子,都不願意去,整個宮中死氣沉沉的,而且宮中都是很臭的,送飯的時候都是放下趕緊出來。在這樣的冷宮中說不好有多少人已經死在裡面了,裡面的人,對於出去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有飯就吃點,沒有就算了。到了晚上冷宮附近除了看守的侍衛。就連巡夜的人員,都不願意過去。所以真實的冷宮確實是特別的悲慘,基本上進入了冷宮的人,就沒有幾個是能出來的,冷宮,根本就是一個小型的監獄。裡邊的種種悲慘,也許現在我們只是看看,在真正的當時沒準會更慘。


平凡的帝企鵝


很榮幸,當年大獅我在北京當兵時,就去過所謂的“冷宮”,更去過紫禁城內很多沒有對外開放的地方,現在開放的地方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當年被囚禁的地方,當然是慈禧囚禁了她。

這個地方位於寧壽宮的最北側,珍寶館的正北面,是一處小院落,珍妃井也在那裡。當年慈禧名崔玉貴將珍妃丟進去的就是這口井。這個地方可算是最後的“冷宮”了吧。就這麼一個地方,別說是黑夜,就是白天去,都感覺陰森森的,好在有人管理收拾,要是沒人管理,這地方估計連孤魂野鬼都不願意住。

這個小院地處偏僻,而且是個獨立小院,不過倒是便於看管,外門一上鎖,想跑都跑不了。據說這裡當年是宮女住過的地方,後來就荒廢了,慈禧惱恨珍妃,就找了這麼個地方囚禁她。

不過冷宮只是個籠統的名字罷了,並沒有指定那座建築就是冷宮。凡是失寵的妃嬪或是惹惱了皇帝或太后的妃嬪,就要被打入冷宮。既然是冷宮,自然就不能讓你再像以往那麼舒坦,往往找尋一處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讓你居住,這樣做不但可以警示其他妃嬪,更重要的是皇帝看不見你,看不見你,時間長了就忘了你,眼不見心不煩。

可憐被打入冷宮的妃嬪,雖然餓不死,但是也好受不了,大冷天的連個火爐都沒有,屋子潮乎乎的,別提多遭罪。而且有時候還要自己勞作,那些太監宮女都是狠心人,才不會可憐一個失寵的女人。

住在這種地方,想出出不去,想喊沒人聽,只能一輩子幽居此處,慢慢老死。雖然不是囚犯,但跟囚犯沒什麼區別。在這裡病了沒人管,訴苦無人知,等死了,屍體處理後,這裡又空上不知多少年,趕上下一個失寵的妃子,這地方才算有了新主人。

當年武則天將蕭淑妃和王皇后囚禁的冷宮那才叫一個慘,只不過是一間小土屋,屋裡什麼也沒有,就是一些稻草鋪在地上,屋裡又黑又潮,充滿惡臭,吃喝拉撒睡全部在這裡,牆上有個小窗戶只有送飯時才打開,而且只能吃太監吃剩下的殘羹剩飯。

封建社會中那些入宮的女子們,若是被寵幸,便可一躍飛上枝頭變鳳凰,若是失寵便成了“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想一想也夠可憐啊。


大獅


自古以來,皇宮裡的妃子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被打入冷宮。每次看影視劇裡,當有妃子被打入冷宮時,都會發出悽慘的哀嚎,也有不少妃子選擇了自盡,就算不死也都瘋了。可想而知冷宮是個多麼可怕的地方。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都說臣子們伴君如伴虎,後宮的妃子們也是如此,一生榮辱懸於一線,弄不好就被打入冷宮。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人會去的地方,更不用說重新修繕了。被軟禁在冷宮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非常的惡劣,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私自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

一般來說被罰入冷宮後,嬪妃的榮華富貴就此終結,家族的昌盛也往往跟著煙消雲散。所以對於妃子們來說,最不能忍受的是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感覺。

當年的珍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清朝光緒年間,因為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珍妃因經常與光緒交流維新思想,被慈禧以干政為名打入冷宮。據記載珍妃所住的地方屋門由外到鎖著,洗臉吃飯等都是由下人從窗外遞進去,不許同下人交談。每到節日、忌日等慈禧還會派老太監過來,指著珍妃的鼻子大聲斥責,而珍妃必須跪在地上敬聽教誨。不過最後慈禧還是痛下殺手,命手下太監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

其實就算珍妃不被殺死,但在冷宮中受到如此摧殘、身心都受到如此重創也是活不了多久的。這些妃子就是深諳這個道理,所以才寧願自盡一了百了,而不願被打入冷宮。


視頻百樂門


開局先來一張圖

冷宮:皇宮中君主安置失寵的后妃、皇子的地方。

很多古裝宮廷劇中都有所涉獵,大多都是犯了錯了、失了寵妃子、宮女被限制自由的地方,並非裡面很冷,而是裡面的人心已冷。


“宮中多怨女啊”“一入深宮深似海啊”,很多女子,甚至官宦之家啊女孩,未長成人就被一系列 的選秀女什麼的選入宮中,其實大多也不是這些女孩自願的,有很多的父母都是為了攀龍附鳳,將孩子送入皇家,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想法。

皇家生活可不比平民,在宮中地位不高的宮女、嬪妃必須唯唯諾諾,謹言慎行,還得心思玲瓏,審時度勢,一般這樣的才能混的長久,要是不小心得罪了,輕則經常穿小鞋,重則直接打入冷宮或者處死。

真是的冷宮到底是什麼樣的?

冷宮一般都是年久失修,沒有任何人會去重建一個冷宮 ,並且被囚禁在冷宮中的妃子衣食住行各種條件都是極其惡劣的,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甚至還會因為曾經的仇人暗中做點小動作而遭到虐待。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冷宮最主要的不是條件的惡劣,而是心靈上的折磨,跟“囚禁”一樣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下。

孤獨終老啊!

受不了自殺的也大有人在。



一瓶87年的哇哈哈


說起冷宮,這應該是古代后妃們最害怕的地方了。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皇帝一氣之下,對那些犯了錯的妃子都是一句“打入冷宮”。

然後就是妃子帶著悽慘的哀求和絕望的眼神被拖去了冷宮。

冷宮到底在哪裡,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以冷宮命名的宮殿。

但是用來安置這些人老珠黃或者不受寵愛犯錯的妃子的宮殿確實有,只不過這個地方並不固定。它一般是皇宮裡比較偏僻的宮殿或者房子。

既然冷宮偏僻,那肯定是妃嬪們不願意去的地方,因為離皇帝太遠,再也不會受到皇帝的關注了。

其實這還不是最慘的,打入冷宮的妃子的真實生活才是妃子們最承受不住的。那現在就隨有書君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冷宮生活是什麼樣的?

一、房屋簡陋而且年久失修,妃嬪住在裡面是冬冷夏熱

冷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所以房屋一般都是比較簡陋。

不僅房屋簡陋,就是屋裡面的陳設也是非常的簡陋。與妃子曾經住的宮殿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年武則天將蕭淑妃和王皇后囚禁的冷宮,那個地方就只是一間小土屋,屋裡面什麼都沒有。

只有稻草鋪在地上,作為睡覺的床鋪。屋子裡是又黑又暗,充滿了惡臭氣味。

關鍵是,冷宮的破房子沒有人給修繕,年代久遠肯定會出現屋漏的現象。

遇上颳風下雨天,那是又透風又漏雨,生活在裡面可謂是悽慘。不僅如此,關鍵是冬天這樣的透風屋子是很冷的。

有人會說,宮裡不是會給發炭取暖嗎?想想這裡是哪呢?

這裡是冷宮,炭火的供應都是有份額的,但是在冷宮的妃嬪們是沒有權利享受到炭的供應的。所以,冬天是妃嬪們在冷宮裡最難熬的季節。


夏天還好說點,總好過冬天凍得瑟瑟發抖。但是熱起來,也是悶熱無比,沒有清涼可口的冷飲供著。

當然也不可能有下人伺候著扇扇子,更不可能拿來冰塊放置屋裡讓你消暑了。唯有下雨時才會涼快點,可是偏偏屋子又會漏雨。

哎,總之生活在冷宮裡還真是比較慘啊!

二、冷宮在吃穿用方面也是極為地苛刻

俗話說落魄的鳳凰不如雞,這被打入冷宮的妃嬪們在生活上,說實話還真是不如宮女。

進入冷宮前,那些妃嬪們是住最好的宮殿,身邊還有許多太監宮女伺候著,吃的也是宮裡最好的食材製作的食物。而進入冷宮後,什麼都變了。

妃嬪從進入這個“後宮”的屋子後,門就被鎖上了。沒有人伺候,沒有人理會,只是按時地供應著伙食。

她們每天的伙食都是由太監從一個小門裡面遞進去的,那伙食都是清湯寡水,甚至不是餿的就是壞的。冷宮的妃嬪真可謂是吃的宮裡最差的伙食。

進入後宮就沒有人伺候了,每天的衣物被褥都需自己整理,頭髮也需自己梳理。

而且衣物被褥都不再是曾經上好的布料了,全換成普通的,甚至比普通的還要差。

冷宮的妃嬪每天的洗臉水和便桶,也都是通過一個小窗戶,由專門負責的太監或是宮女給遞進去。

而這冷宮的妃嬪也沒有什麼尊嚴隱私了,這每天吃飯、洗臉、上廁所全都是在這個簡陋的屋子裡,沒有隔開的地方。

只有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負責人才會把馬桶拿走。這樣的屋子當然是氣味熏天,讓人難以呆下去。

最為關鍵地是,在這裡還不能洗澡。因為沒有人會給她們送洗澡水,能給送洗臉水就不錯了。所以冷宮的妃嬪們長年累月地不洗澡,身上是髒亂不堪,而且還很難聞。

據說當年珍妃被關進北三所的冷宮裡,放出來的時候,整個人就像瘋子一樣,頭髮是亂蓬蓬的,而且上面還全是蝨子。

整個身上也是髒兮兮地沒法看,從這也就看出了冷宮的妃嬪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了。

三、沒有人講話精神崩潰,而且每個月還要受到懲罰

進了冷宮,就沒有人會伺候了,當然也不會有人同冷宮的妃嬪講話。進了這裡的妃嬪每天的生活都是孤獨寂寞,毫無生機的。

所以時間長了,她們的精神就會變得恍惚,慢慢地也就在精神上有了問題。這也就是人們常常從電視劇中看到的,冷宮裡多瘋女人的鏡頭。

進入冷宮的妃嬪,如果說只要進來了就是懲罰,那就錯了。她們還是會有懲罰的,雖然不會天天地打她們,但是一個月還是會有懲罰的。

就拿光緒皇帝的寵妃珍妃來說,她被打入冷宮後。只要是遇到節日、忌日、初一、十五這幾天,老太監還是要奉旨來列數珍妃的罪過的。

他會指著珍妃的鼻子、臉來罵,而且珍妃還必須地跪在地上敬聽。珍妃聽完以後,還要叩頭謝恩。

這冷宮的生活,沒人說話是沒人說話。這要是來說話的,也不是什麼好話,全是謾罵的,折磨人的話。這日子也真是過的太艱難了。

因此妃嬪一旦進入了冷宮,這富貴的人生就算是結束了。她每天不僅要過著讓人難以忍受的生活,而且心裡也沒有了希望。

生活上的璀璨,再加上精神上的摧殘,凡是進入冷宮的妃嬪們,日子都不會過得太長。

有的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就會早早地自己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說,封建制度害死人啊!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對皇帝而言,最可怕的事是性無能;對嬪妃而言,最可怕的事是被打入冷宮。

說起冷宮,很多人想當然認為皇宮裡有一處“很冷很冷的小黑屋”,名字就叫“冷宮”,溫度就像開空調,伸手不見五指,一旦進入冷宮就再也沒有機會翻身。

皇宮裡的冷宮

古代嬪妃如果犯了錯誤,除了按規定受處分外,還有一個終極殺招——打入冷宮,象徵著永遠被皇帝拋棄,但皇宮裡其實沒有一處叫“冷宮”的固定場所,嬪妃一旦被責令搬到某處偏僻宮殿,被監視居住,就相當於“打入冷宮”。

唐朝時的冷宮一般是掖庭宮,官員被抄家,他們的女性家眷會被罰入宮中為婢,她們就住在掖庭宮,有些受罰的宮女也會住在這裡,嬪妃犯錯被罰,也被打發到這裡居住。

明清時期“打入冷宮”的故事更多,充當冷宮的先後有三處場所,一處是景陽宮;一處是“乾西五所”,是位於內廷西六宮以北的五座院落;另一處是“北三所”,是位於景祺閣北邊的三所房間,光緒帝寵愛的珍妃就是得罪了慈禧,被打入這處冷宮。

冷宮裡的生活

嬪妃一旦進入冷宮,物質、肉體和精神生活大幅下滑。

物質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基本宣告終結。如果皇帝比較仁慈,吃的穿的還不會太差,跟高級宮女差不多;如果皇帝心狠,吃穿就沒保證了,還不如普通宮女。比如得罪了慈禧的珍妃,被打入冷宮後,吃的都是下人的食物,由一個窗戶送進去,就跟犯人一樣。被武則天算計陷害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更慘,住的像狗窩,吃的像狗食一般。

肉體上,人身自由被不同程度限制,不但有人監視,還有可能遭遇肉體懲罰。武則天當時教唆唐高宗李治,把王皇后和蕭淑妃打入冷宮,就對她倆實施酷刑,面目全非。至於肉體上的生理寂寞,更是無處解決,有時個別嬪妃甚至會和看管太監發生私情。


精神上,被打入冷宮相當於被皇帝拋棄,想要重新得寵,東山再起,難如登山。由於孤身一人居住,連聊天說話的人都沒有,加上自怨自艾,很多嬪妃得了精神抑鬱甚至精神失常,不論白天晚上,都會發生淒厲的叫聲,這種精神上的絕望和摧殘無疑是最痛苦的。

當然,被打入冷宮並不意味著人生的徹底終結,還要看皇帝的態度。有些心軟的皇帝,一旦氣頭過去,再有人幫忙說好話,說不定就會原諒嬪妃,讓她從冷宮裡出來。

唐高宗李治就是一個心慈手軟的皇帝,王皇后和蕭淑妃被他打入冷宮後,李治不久後又想念她們,在一次探望時看到兩人的慘狀,頓其憐憫之心,準備放過她們,但武則天知道後先下手為強,把王皇后和蕭淑妃做成“骨醉”。據《新唐書·列傳一》記載:

初,帝(李治)念後(王皇后),間行至囚所,見門禁錮嚴,進飲食竇中,惻然傷之,呼曰:皇后、良娣無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辭曰:妾等以罪棄為婢,安得尊稱耶?流淚嗚咽。又曰: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迴心院'。帝曰:朕即有處置。

總體而言,“打入冷宮”基本意味著嬪妃生涯的終結,不啻為最高等級的懲罰,甚至比要了她們的命更加殘酷,因此即便“打入冷宮”可以免除一死,絕大多數嬪妃寧可選擇死,也不願在冷宮中度過一生。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各朝各代皇室為了體面,將得罪了皇后、犯了大錯、後宮爭寵失敗的妃子等一般不會直接處死,那麼就把她們關押安置在某一處宮殿裡,這些宮殿稱之為冷宮,但是並沒有具體的宮殿稱為冷宮。由皇上或者皇后選擇安置的她們的地方可以都稱之為冷宮。

冷宮只是個籠統的名字罷了,並沒有指定哪座建築就是冷宮。凡是失寵的妃嬪或是惹惱了皇帝或太后的妃嬪,就要被打入冷宮。既然是冷宮,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往那麼舒坦,往往找尋一處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讓其居住。

妃子被關在冷宮意味著富貴人生就此結束,被關進小房子裡,跟監獄沒啥區別。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為人心直口快、心思單純,當明熹宗召她侍寢時,她趁機替被幽禁的範慧妃求情,結果被客氏和魏忠賢得知,將其由長春宮趕到御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就是四年。幸而李成妃機警,吸取了在天啟三年被活活餓死的張裕妃的教訓,事先在宮牆夾縫間私藏了許多食物,才沒有餓死。《清宮怨》中記載: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太后幽禁在寧壽宮最北側,景祺閣後邊北三所。珍妃住的小屋只有一扇窗戶是活的,平時是遞吃喝的,但是不允許出來,嚴禁挺同下人交談。

冷宮的妃嬪每天的洗臉水和便桶,也都是通過一個小窗戶,由專門負責的太監或是宮女給遞進去。而這冷宮的妃嬪也沒有什麼尊嚴隱私了,這每天吃飯、洗臉、上廁所全都是在這個簡陋的屋子裡,沒有隔開的地方。只有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負責人才會把馬桶拿走。這樣的屋子當然是氣味熏天,讓人難以呆下去。最為關鍵地是,在這裡還不能洗澡。因為沒有人會給她們送洗澡水,能給送洗臉水就不錯了所以冷宮的妃嬪們長年累月地不洗澡,身上是髒亂不堪,而且還很難聞。


O亮劍歷史O


在封建社會里,有多少年輕女子都夢想進入宮中,成為皇帝的女人,從而麻雀變鳳凰,由於皇帝老頭只有一個,自然就少不了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皇帝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得寵的就只有那麼幾個,有人得寵就有人失寵,一旦成為了皇帝的女人,終身不得改嫁,更不可能重返民間,因此絕大部分的只能守活寡,哪一天皇帝駕崩了,倒黴的還要去殉葬,運氣好一點的可以出家當尼姑或者替先帝守陵,總之是“一入宮門深似海”。


在後宮之中,你不去害別人,別人也會來害你的,很有可能你一不小心就遭到了陷害,後宮中的爭鬥一點也不比前朝差,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家族而爭個你死我活,一旦在爭風吃醋中敗下陣來,那就離失寵不遠了,如果遭到得寵妃子的暗算,觸犯了龍顏,那就悲催了,皇帝直接賜死妃子的先例不是很多,而是將她們打入冷宮,讓她們在此自生自滅。

歷史上妃嬪被皇帝貶為庶人的極為罕見,一般只會廢除封號,降位為低等級的妃嬪,就算被貶為庶人也會被幽禁在一個陰暗的小房子裡面,跟囚犯沒什麼區別,不會讓她出宮的。

妃嬪被打入了冷宮,就如同從天堂跌進了地獄,除了有個把貼身的丫鬟,沒有人關心你的死活,曾經的豪華生活以成過眼煙雲,現在整天面對的是破敗的小房子,冬天沒有炭火,夏天沒有冰塊,房間裡面陰暗潮溼,衣食住各種條件極其惡劣,生活條件甚至趕不上宮中最低等的下人,有時還會遭到曾經的仇人暗中使壞而遭受虐待。

每天的洗臉洗澡也都是不可能的,便桶都是由太監從一個小窗口遞出去,頭上長蝨子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見不到陽光,還沒有自由,常年生活在陰暗的環境裡,精神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見不到皇帝自然也就沒有翻身的可能了,但凡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如果沒有什麼奇蹟出現,經過這樣的折磨,是很難有人能夠活著走出冷宮的。


明清兩朝的紫禁城中冷宮並沒有具體的地方,只是個籠統的名字,並沒有具體指哪座宮殿就是冷宮,也沒有“冷宮”的匾額,冷宮也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根據明清的文獻記載,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其中明朝萬曆皇帝的王恭妃被幽禁在東西六宮中最偏僻的景陽宮,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成妃李氏因得罪了魏忠賢而被幽禁在御園西面的乾西,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關在景琪閣北邊的北三所。

因此說,關禁妃嬪的地方都稱冷宮,一般都在比較偏僻的地方。


如果被打入冷宮了,那地方可以說是永無出頭之日,家族都有可能遭到牽連,妃子被關在裡面,富麗堂皇的生活就此結束,麻雀變鳳凰的夢想就此破滅,最終還是被打回了原型。




遺產君


歷史上的冷宮並非指的是一處固定的場所,在史料和考古中尚未查證到“冷宮”的牌匾。因此來看,冷宮也就是后妃或者皇子受到君主冷落和處罰之後,被幽禁在宮廷內的偏遠宮室,而這個宮室是不固定的,如北三所、景陽宮、乾西宮等都曾幽禁過後妃,也都稱的上是當時的冷宮。



冷宮的由來

“且說申侯在城內,見宮中火起,忙引本國之兵入宮,一路撲滅。先將申後放出冷宮。” ——《東周列國志》



冷宮最早出現在史料中是《東周列國志》中記載的,周幽王第一任王后申後被救出失火的冷宮,而周幽王也是因為迷戀褒姒,才廢黜申後和太子宜臼。這也體現了所謂被打入冷宮,其實就是將后妃所拋棄,從此冷落於一旁,更有甚者則是在一定的場所幽禁起來。其中也不乏皇子和太上皇,例如慈禧幽禁光緒,朱祁鈺幽禁朱祁鎮,實質是一樣的。



“宮中多怨女”的說法其實也是封建社會中的宮中女子終身沒有自由的寫照,如果被選入宮中為妃嬪,那就是一輩子不得出宮,更不可能改嫁,即使是王公貴族的子女,也是一樣的。而這些嬪妃如果得寵還好,如果失寵,就可能面臨著被打入冷宮的遭遇。但皇室尊貴,皇帝的女人是不會輕易處死的,一旦犯錯或者失寵,皇帝便會留其性命,幽禁在一個偏僻的宮室,也就有了“冷宮”的說法。

冷宮的處所



前面說到“冷宮”並無固定場所,只要是關禁嬪妃的地方,就俗稱為“冷宮”。 有史考證的冷宮在明清時期常能見到,如明萬曆時期,王恭妃被幽禁在景陽宮,明末天啟時期,李成妃被幽禁於乾西宮,而乾西宮也成為當時比較固定的冷宮場所,先後有定妃、定嬪、恪嬪都幽禁於此地。清朝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幽禁在景祺閣北邊的北三所,也就是珍妃投井的西邊。

冷宮的生活

打入冷宮主要是對后妃的位分給予了降級或者收回,大部分被打入冷宮的人也就不再是皇帝的嬪妃了,但直接廢除為庶人的例子極為罕見,有史可考的直接貶為庶人的就是唐高宗的瀟淑妃和王皇后,但這畢竟是與武則天政治鬥爭的結果,並不完全代表皇室的意志。為了照顧皇室的體面,大部分還是降級位分的,如光緒的珍妃就是降級為貴人。

雖然被打入冷宮沒有影視劇裡那麼悽慘,但也確實不是什麼好地方。根據史料記載的珍妃,在冷宮裡幾乎變成了瘋子,這個精神層面的打擊對於后妃來說是巨大的,曾經皇帝的寵妃變成冷宮無人問津的貴人,連與下人交談都不允許,跟坐牢沒什麼區別,如已經有皇子的王恭妃,被下令不得與兒子相見,也不許兒子探望母親,地位還不如死囚。被打入冷宮後,雖然吃飯喝水倒是一樣都不會少,但都得由窗戶遞來遞去,這種失寵後的孤獨感是其最難承受的地方。



而冷宮往往都是宮內年久失修的老破房子,有些情況糟糕的房子可能連屋頂的瓦都不齊全,颳風下雨都如野外一般。到了冬天,宮廷內的取暖炭火也是按位分分發的,本來就被貶的嬪妃領不到太多木炭,再加上虎落平陽被犬欺,下人們剋扣了嬪妃該領取的物資也是有可能的。從錦衣玉食到挨凍受餓,這種肉體上的折磨也是冷宮中殘酷的表現。但尚未有史料能夠查證到影視劇裡那樣,后妃被打入冷宮中需要幹體力活的,這也與皇家的尊嚴是不符合的,個人覺得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