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當天,她請戰成為最美“逆行”者

1月30日,金川縣融媒體中心的6名記者,右手握著拳頭,向黨旗莊嚴宣誓承諾,主動請纓到一線,做一名沒有硝煙的戰地記者。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記者,我責無旁貸,更應首當其衝,我自願申請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報道戰鬥中,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我縣疫情防控相關情況,並通過電視、微信公眾號及時向群眾公佈,權威、真實的疫情動態,讓群眾踏實、安心.......”這一天恰好是金川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蘇小娟29歲的生日,在這個特別又特殊的日子,她拋下2歲的孩子,莊嚴的交了上抗“疫”一線的請戰書。

生日当天,她请战成为最美“逆行”者

交上請戰書的那一刻,時間就由不得她分配了,有的只是天天奔赴一線的採訪和寫稿,十幾天以來,她一刻也沒有停歇自己的腳步,交通卡點、進鄉入村、社區宣傳......到處都能看到她美麗的“逆行”身影。她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抗疫一線感動瞬間,記錄下一線幹警、一線醫務人員、一線黨員的感人事蹟,卻沒有記錄下自己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腳步。由於記者人員少、任務重,蘇小娟既要負責外採又要負責編輯,還要負責全體記者的調度,記者不夠的情況下,只能一個人編輯、播幕後音、做節目單,還要自己從各鄉鎮、各部門每天鋪天蓋的疫情信息中尋找到新聞線索進行製作,忙完“室內”忙“室外”,加班到深夜已經是常態。

1月27日,她接到一個特殊的任務,到中藏醫院去採訪接受醫學觀察的接觸者的新聞,在接到採訪任務時,蘇小娟沒有退縮,欣然領命,立即趕往中藏醫院,在大家感到恐懼和“最危險的地方”,用鏡頭記錄下醫務工作者和醫學隔離群眾的點滴。

生日当天,她请战成为最美“逆行”者

十幾天早出晚歸,她沒有與孩子見上一面,沒有與父母見上一面,早上她走時家人還沒有起床,晚上她回家時家人都已經睡了。2月1日,正在一線採訪的她突然接母親的電話,兒子狂吐不止,吃不下飯。“媽媽,你給他喂一點藥,我明天帶他去醫院看。”掛斷電話,繼續投入到採訪。然而,她口中的明天,已經成了無期的明天,直到現在她都沒有看到孩子,更別說帶孩子去看病。母親打電話埋怨她:“春節前就說好了的,春節回來多住幾天,好好陪娃娃,結果才吃了一頓飯就不見蹤影了,工作比你親兒子親媽還重要”。聽到母親的話,她只有將愧疚和酸楚埋在心裡。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蘇小娟作為一名金川兒女、一名黨員、一名從業6年的記者,她沒有將個人的利益放在前面,在風雨之時勇往直前,做好了“傳聲筒”、“連心橋”,用一次次的“逆行”為公眾帶來及時、準確、安定人心的“前線”消息,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在黨旗前面的錚錚誓言。(金川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